他,8月初受邀出席在意大利舉行的“中意書法交流論壇暨書法筆會”,為意舉辦方揮毫題贈“學無止境”墨寶;
他,書法作品曾5次入選書法專業“全國雙大展”(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和全國書法篆刻展),為全省之冠;
他,各種作品被收藏于中國美術館、鄧小平故居、中山艦博物館等文博單位,書法石刻或碑刻被立于市政府人民廣場、宜昌清江書法長廊、江西彭澤龍宮洞等景區……
他,是我市“全國雙大展”的唯一入選者、中國書協“當代名家系統工程”唯一入選者和“湖北省十大青年書法家”唯一入選者;
……
他,就是供職于咸寧市國稅局的覃修毅,入選中國書協書法名家系統工程,獲得中國書法進萬家全國先進個人稱號。
靜以修身,弘毅致遠。從一個普通的書法愛好者到全國知名書法家;從個人潛心學書到以推廣書法為己任;從馳騁書界的“常勝將軍”到逐藝無涯的書壇朝圣者——覃修毅,與書法之間的情緣故事在筆墨中飄香,在揮毫間跌宕,在傳承中致遠……
“覃”于練, 從小癡迷揮筆天地間
覃修毅,1970年出生于美麗的赤壁神山湖畔。父親和四位哥哥都能寫得一手遒麗好字,覃修毅自幼受家人熏陶,極愛寫字。
覃修毅五六歲時,家中大門兩側的方石墩,便是他練字的地方,盡管那時他還未進學堂,但已會寫兩三百個字。更多時間,不須紙筆,從枯裂的墻縫里摳出一小塊干石灰或泥土,即可當筆;地上,左鄰右舍的木門窗,都能讓他“縱情遣興”。七歲上學后,他更是揮“筆”于天地間:課間時,在小黑板上用粉筆練習各樣漢字的筆法;放牛時,在小山丘間執枝臨摹各個年代的碑文;戲水時,在小河灘里握石刻畫各式書體的筆風;進餐時,他常常用筷子比劃書法筆法而忘記了吃飯……在接下來十幾年的求學生涯間,覃修毅潛心讀書,醉心書藝,走的是一條漫長而又艱苦的自學成才之路。
絕大多數習書法之人,都走過同樣的一條路,就是臨摹。覃修毅也不例外,他在高中畢業暑假期間一次性購買了六十余本字帖,每天幾個小時的練習已是家常便飯。尤其到讀稅校時期,沒有了中學備考的劍拔弩張。課余時間,他全心撲在書法之上,常常挑燈夜書,然后枕帖而眠,真正做到“不可一日不臨帖”。多年來一直堅持臨帖,覃修毅打下了較為深厚的書法功底,于是在學校開起了書法課,帶過幾十個學生。
精研和臨摹古人的作品,是包括覃修毅在內的絕大多數書法家會采取的一種練習方式,對技法的訓練使他能輕松地讀懂古人書法作品中蘊藏的信息。他認為在臨習時要把握好三點:精準、節奏、氣韻,只有把握好這三點才能進入到古人書法的世界,因為中國傳統書法的技巧太豐富了,如果手頭沒有深厚的筆墨技法功夫,在創作上則無技可循。
那時讀書條件清苦,覃修毅從牙縫里擠出錢訂了一份《書法報》,每周一期,每次都早早到門衛那里等。當時,因為沒條件,他只能用鋼筆臨摹毛筆形狀。
正因為覃修毅不懈的追求,讓他的書法成為一道美麗風景:小學四年級開始,他就幫助老師在蠟紙上鐫刻復習資料;中學時期,他承包了班上黑板報和學校的宣傳欄;大學時,他的書法作品在全國各大書法報刊刊登并頻頻獲獎……
“修”于身,苦心修藝享譽全中國
稅校畢業后,覃修毅成為一名稅務干部,習字熱情依然絲毫不減。無牌酒之嗜,無鬧談之興,他唯獨對書法如癡如醉。得意時能消遣,失意時可消愁。情之所至,或奮筆疾書,或駐足良思,心領神會,好不愜意。
覃修毅十分崇古,他在學習古人、繼承傳統上下了許多功夫。細細數來,覃修毅家收藏的字帖已有上千冊,從唐宋入手,上溯秦漢,下涉明清,南帖北碑、廣獵博取。研習碑帖早已成為覃修毅的日常功課,他努力從中吸收古代碑文中的藝術精華,如饑似渴地汲取傳統書法寶庫中的營養,融入于心中。
隨著對書法參悟愈來愈精深,覃修毅改變了多年來“博”而有余“專”而不足的情況,夜以繼日地臨習“二王”、米芾、褚遂良等古人書法名帖。在風格上力取蘇字圓轉寬博之高格古調,寫出濃郁的書卷氣來,試圖實實在在地走出自己的路,探尋書藝的幽靜。
1993年春,《中國青年報》刊登了有關“全國學習雷鋒書法比賽”征稿啟事,曾獲獎多次的覃修毅抱著“積極參與”的心態繼續投了一幅作品,結果在10余萬名參與者中脫穎而出獲得一等獎。其后,他的硬筆作品幾度在全國獲得大獎,隨后書寫編著鋼筆字帖和教材數種,在硬筆書壇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覃修毅書藝路上的轉折點,發生在199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覃修毅得到全國著名書法家金伯興的啟發與點撥,領悟到毛筆書法的表現力更豐富、更有發展前景,從此開始了從鋼筆到毛筆的轉換過程。良好的天資加上異常的勤奮,他很快暫露頭角并入選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作品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此后他經常求教于金伯興先生,自然也成了金先生的門生。
入選第七屆國展,這塊“國字招牌”,讓覃修毅很快成為了中國書協會員。而從鋼筆到毛筆的成功轉換,從硬壇高手變成全國展的“常勝將軍”,這種變化讓覃修毅成為書壇的傳奇人物。隨后多年,覃修毅的書法作品5次入選書法專業“全國雙大展”(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和全國書法篆刻展),為全省之冠。他也成為我市“全國雙大展”的唯一入選者、中國書協“當代名家系統工程”唯一入選者和“湖北省十大青年書法家”唯一入選者。
修身修藝之間,覃修毅用堅持和勤奮“修”來全國各種書藝之榮譽。
“毅”于行,傳承書藝墨香飄萬家
“覃老師好,請給我指點一下。”這是福建林業大學的書法老師馮輝榮在QQ上給覃修毅的留言。經過多次網上交流之后,覃修毅在咸寧見到了這位遠道而來的求學者馮輝榮,他不僅熱情接待他,而且還就書法向其提出了許多真誠的建議。
馮輝榮,只是全國各地眾多求學者中的一位。覃修毅對每一個求學者都傾注了熱情。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來了解書法,學習書法,弘揚書法。
覃修毅,在全國書法界聲名赫赫,在咸寧本地更是一塊響當當的文化品牌。參加工作之后,不少單位和書法協會經常請他去評點書法講解藝術。2002年,為推動本地書法發展,給青年書法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覃修毅發起成立了咸寧市青年書法家協會。“青年書協可以與市書協進行競爭。有競爭就有壓力,有競爭才有活力。”覃修毅如是說。青年書協成立后,每月舉行一次點評會,會員們拿出自己的書法作品,公開指出優點和不足,相互砥礪,共同進步。
也從2002年開始,覃修毅與書友們每年上街為市民義務寫春聯。“記得2008年春節前夕的一天,在溫泉中百倉儲超市門口為市民寫對聯400余幅。當收工回到家時,全身手腳已酸痛不已。”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覃修毅甚感自豪。在溫泉花壇,在扶貧村點,在公園內……十幾年來,每到春節前夕,覃修毅和書友們為百姓義寫春聯揮毫潑墨的身影成為當地的一道風景。
由于長期的努力和堅持,覃修毅的書法在社會上也產生了十分廣泛的影響。市人民廣場沁香園、十六潭公園、桂花公園等地,均可見到他題寫的園名書法作品;而四川鄧小平故居、安徽趙樸初紀念館、宜昌清江書法長廊等國內著名景點處,也都留有他的墨寶。他還應邀為長江出版集團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中小學毛筆書法教材題寫《快樂書法》書名。2008年,覃修毅作為身在市州的優秀書法家代表,入選中國書協名家系統工程。2013年,他更是被評為中國書法進萬家活動的先進個人。
“篤學和無私,是覃修毅給我兩個極深的印象。在全國的展賽中屢獲戰功,幾成湖北書壇的‘傳奇’人物。那時他只有30出頭。在書藝傳播上,又把自己所學毫無保留地奉獻給書友們,可敬可佩!”這是湖北省書協理事肖平安對覃修毅的評價。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也許是覃修毅超出書法本身以外的更大修為。書法之路漫漫,文氣和筆墨俱皆精到的覃修毅一定會在書壇開辟出更寬闊的天地……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從王中正的詩文看其書法精神
下一篇:
咸寧民間音樂家王焰的精彩人生
15年前,他懷揣著5元一幅的臨摹字畫穿行于深圳的街巷中等待買主;15年后,他執筆潑墨一字值千金。他為眾多名人制印,40年的孜...
退休后如何與時光相伴?赤壁一位老人選擇了“書海沉浮”,“打撈”本地歷史和文化。近日,赤壁市文史工作者,古稀老人張海濤...
作為一位對保護和傳承鄂南民間文化有著強烈責任感的學者,20多年來,定光平一直行走在家鄉故土,開展基層調查、學術研究和鄂...
咸安區官埠橋鎮文化站66歲的的退休干部王焰,十幾年來堅持業余詞曲創作,在全國《詞刊》、《歌曲》等音樂刊物發表作品100多首...
熊應華,1951年出生于號稱“木雕之鄉”的通山縣九宮山鎮,1971年師從岳父陳新旺學習木雕技藝,后成為“通山木雕”陳氏第四...
1999年10月,中國藝術院舉辦“共和國50年藝術研討會”,他撰寫的提琴戲調研文章《活躍山區群眾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隊伍》參加...
咸安區汀泗橋鎮馬鞍村12組村民高緒才,過著與眾不同的人生。他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及農閑時揮毫潑墨或創作詩歌,矢志不渝地...
在嘉魚縣,有這么一位收藏達人,名叫劉浩然,在家中打造“紅色展覽館”,耗時20多年收藏了毛主席語錄瓷器、毛澤東雕像、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