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橋村位于咸安桂花鎮,民風淳樸,景色秀麗。近年來,隨著保護和開發的有機結合,劉家橋被授予“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湖北旅游名村”、“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稱號。2018年1月,劉家橋村被評為“湖北省歷史文化名村”。
一個小村子,有著怎樣的歷史文化“亮點”? 9日,記者走進劉家橋村進行探訪。
劉家橋的文化之形
對土生土長的“咸寧伢”來說,“劉家橋”是個跳不過的字眼,幾乎每個本地人都對這個地名耳熟能詳。
劉家橋村如今常住人口不到4000人,規模不算大,但劉家橋村的歷史,卻是沉甸甸的:劉家橋古民居始建于明成化9年,是漢高祖劉邦的同父異母小弟彭城王主劉交后裔劉元牙始建。此外,劉家橋還是歷史上遠近聞名的書香門戶,素有“墨莊世第”之稱。據統計,這里在民國前有舉人2名,貢生2名,庠生2人,秀才23人。
與別的村莊完全不同,遠眺劉家橋,一派“大家閨秀”的氣象。一進村,瓦檐、天井、石階、廊橋……古韻盎然,散落在劉家橋村的角落。白泉河岸邊,不時有游客駐足拍照。
49歲的村民劉華先正拿著簸箕清掃垃圾?!肮澕偃諄淼挠慰透啵院蟠謇锟隙ㄟ€會大變樣!” 說起自己的村,劉華先很是自豪。
在村民的引路下,記者穿過了某戶人家的堂屋和天井,雖然不比深宅大院般富麗堂皇,然而也是回廊連接,別有一番韻味。
村民介紹,劉家橋村有廊橋和獨木橋各一座,兩座橋和石板路將四處民居連接成為一個整體。老屋依山從下而上成階梯形建筑,其它則依山伴水而建,具有明清古莊園建筑風格。
記者看到,村莊房屋大多為兩層建筑,從外觀看,門庭嚴謹,高墻聳立。屋內一進幾層,迂回曲折,可謂是“行至幽廂疑抵壁,推門又見一重庭”。一眼望去,鱗次櫛比,蔚為壯觀。
如今,村中的這些古街、天井、堂屋,已成為觀光客休閑漫步的好去處,劉家橋的景致也讓來此采風的攝影師們流連忘返,前來寫生繪畫的人更是不在少數。
劉家橋的文化之魂
古老的民居沿著河流一字排開,老母雞在悠閑地踱著步,身影倒映在水面上。記者從橋上走去,一些農家樂餐飲店已經開張,一片熱鬧景象。
如今,成千上萬的游客慕名前來劉家橋觀光,也有不少導演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先后有《汀泗橋之戰》、《漢正街人》、《守望家園》、《桂花嫂》等劇到這里拍攝外景。
之前,劉家橋部分古民居因為年久失修,垮塌得厲害,危及村民以及游客安全。村民們有的修復意愿不強,有的則擅自修復,現代的磚瓦風格各異,破壞了傳統古民居村落的和諧和美感,受到游客的詬病。
為了保存好傳統古建筑,更好地傳播本地文化,讓村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咸安區政府和桂花鎮向省文化部門爭取來了200余萬元的專項修繕資金,對劉家橋風雨橋、上新屋、彭城世家三處古民居、文物進行搶救性保護。
劉家橋文物及古民居修繕,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村民們對于劉家橋以后的旅游大發展,也有著深深的期盼。
“要是今天丟個塑料袋,明天扔個煙頭,風景再美,也搞不成?!?6歲的村民樊四偉回憶,以前,部分村民和游客環境衛生意識不強,走在劉家橋村,時不時有垃圾、污物等,實在有礙觀瞻。
令人慶幸的是,尷尬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近年來,劉家橋村先后投入近85萬元對村莊環境進行了全面整治,配置垃圾桶1120個,建垃圾池48個;村民用上了衛生、便捷的自來水。
此外,劉家橋村全體村民還討論制定了“村規民約”,嚴禁隨地亂倒垃圾穢物、私自亂建亂搭等不文明行為,積極加強村容村貌整治。
劉家橋的文化之韻
徜徉在劉家橋,游覽方式也在變化:水上竹排、觀看水車、農家樂……應有盡有。不妨坐在油紙傘下,泡上一杯清茶,享受周邊優雅恬靜氛圍,讓心緒慢下來。如今的劉家橋,已成為五湖四海游客們的游玩棲居地。
劉家橋村旅游建設如火如荼,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呢?劉家橋村某飯館老板戴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通過經營特色農家樂、生態養殖等方式,2017年,飯館年均盈利增加了5萬元左右。
劉家橋村村委會工作人員介紹,全村下轄20個村民小組,每年接待旅游人數40余萬人次,每年帶動當地農蔬及豬肉土雞等銷售 30 萬元左右。
“十一”黃金周等節假日是劉家橋村旅游的旺季,每年當地都會組織開展一些活動,如舉辦攝影展、舞獅表演等。
咸安區桂花鎮文化站工作人員介紹:“今年節假日期間,當地政府也將聯合數家旅行社來到這里,在帶動當地旅游經濟的同時,盡力做好宣傳推介工作。”
為了發展特色旅游經濟,該村將繼續引進項目,完善古民居改造,帶動農家樂、農產品及特色民宿等經濟收入,提高全村整體經濟情況。
據悉,桂花鎮將在完善修復劉家橋村的基礎上,改善當地生產和生活環境,咸安區旅游局也將聯合當地政府整合資金,興建停車場、綠化帶,開展河道清理、護堤、路燈亮化等,對劉家橋村基礎設施進行改善。屆時,游客不僅能在劉家橋村品嘗到健康的美食,看到漂亮的美景,還愿意停留下來,在這里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劉家橋的未來,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越描越美好。(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通訊員 吳劍)
編輯:Administrator
鐵海坡是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汀泗橋戰役的前沿陣地,它位于咸安區汀泗橋鎮汀泗橋火車站北約500米的京廣鐵路西側,與汀泗河對...
小時候,我老家通城縣石南鄉下的祖父家中,擺著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爾從祖父的口中得知,這尊神像叫伏波將軍,后來我在某個...
“一腳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石牛寨鎮積谷村、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黃龍山林場坪等分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白嶺鎮...
每個國人心里或許都有一處桃花源,在這里,漁樵耕讀、且歌且吟,時光停滯千年。但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這只是終南山隱士的生...
因河命名的橋,在咸寧有幾處,其一就是咸安區浮山辦事處龍潭村因龍潭河命名的龍潭橋。 淦河、大橋河與溝崽口溪交匯后3千...
在嘉魚縣城西南高鐵嶺鎮與官橋鎮交界處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東嶠有個山洞,或傳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為“仙人洞”。 明...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茶...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