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八零’后……” 這是父親的獨白。
“他是因為如了四世同堂的愿,才像一個小伢一樣開心……”這是母親的旁白。
“悠著一點,明天我開車送你到江夏……”這是二哥與父親的對白。
耄耋之年的父親,在人生的長河里,是一位善泳者。他老人家和母親相濡以沫、相敬如賓,走過艷陽天,共享夕陽紅。
2020年中秋國慶雙節同日。連日來,在三哥的喬遷宴、二哥孫子的滿月宴上,在家庭舞臺的中央,兒孫滿堂的父親詞華典贍。
“累,并快樂著!……”口若懸河的大哥向父親描述其伺候孿生孫子的樂趣。父親高興地回復去年添孫的大哥大嫂:“‘做’爺爺,‘做’奶奶,關鍵就一個‘做’字,‘做’得越多越快活。”
面對老二一家五口,紅光滿面地父親說:“謝謝你們送來的鱖魚。家和萬事興,人勤百業旺!”
三哥三嫂來敬酒,父親點評:“打球,于一人,打出好身體好心情;于你倆,打出好夫妻好家庭。”母親接過話題說:“他是說你們的沙灘汽排球打得好,打得他臉上有光。”
對老四和四媳婦,父親說:“不管正處副處,一定要看人長處、容人短處、記人好處、幫人難處。”
老五遷入武漢了,父親咂了一口啤酒,又叮嚀了老五兩口子一番:“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能用汗水解決的問題莫用淚水解決。”
每到全家聚會,父親一定會重復一句祝酒詞----一馬當先福滿門。此時,父親會率領我們向屬馬的母親敬酒,以感謝母親對一家老小的付出。
每逢周末或節假日,總會收獲父親更新的臺詞。父親怎么會有這么多的臺詞?母親揭開了謎底:“你爸爸每個星期在屋里做足了功課,不是看報看書,就是看電視,把全世界的新鮮事說得我聽。”
“有時,他還作點打油詩,”母親拿出父親的手寫詩《念桂花》,“玉葉金花四季青,遮風擋雨送濃蔭,糕糖桂酒香四海,試問誰人不念君。”
原來,為了與每個孩子有共同語言,父親天天在學習,在收集信息,在準備臺詞。每到周末,父母會打開大門,等候孩子們來與他聊天。每次參加家宴,父母一定會穿著得干干凈凈,表現得精神煥發。兩位老人家一直期盼著,時刻準備著與孩子們“臺詞過招”。
其實,每位父母都是“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的人,是希望兒孫“往高處走、向善處行”的人。每位父母的臺詞都來自于他們曾經的披荊斬棘,來自于他們曾經的含辛茹苦。我的父母不例外,您的父母也不例外,天下父母概莫能外!?(作者?柯建斌)
編輯:胡慧娟
王慰(嘉魚)父親是一位有著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如今已退休在家,平時,央視新聞他是必看的,他對國家的發展十分關注。父親一...
黃琦(咸安)父親名字中有一個“松”字,一生與松結緣,恰似一株長在懸崖峭壁上的青松,頂風傲雪、堅強挺立。經過第二次間苗后...
王戰強(通城)今天,是父親的八十歲生日,我跪倒在父親的墓前,淚如雨下:父親,對不起,我今生無法兌現我對您的承諾了。晚上十...
劉雙燕(溫泉)最近,我想練毛筆字。父親是個老書法迷,聽我想練毛筆字,把我拉到書桌前橫豎撇捺一番講解,最后堅定地對我說:“...
王艷(溫泉)近日,我抽空回了一趟父親的老房子,無意間看到桌上他寫的兩本詩集,翻閱之后,心靈極受觸動。今年新冠疫情防控期...
父親將三輪車停靠在守堤的哨棚邊,坐在一塊路碑上,微微弓著身,雙手撐住一根古銅色的拐杖,凝神靜氣,將目光投向遼闊的長江...
熊建軍(嘉魚)父親今年66歲了,頭上添了許多銀絲,歲月的艱辛,深深地刻在他的臉上。記得母親生前在我面前數落父親,窮得連褲...
阮中南(溫泉)最近,報紙電視廣泛宣傳“光盤行動,文明用餐”,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對此,我舉雙手贊成,這也使我想起父親...
與父親合資買房后,父親再婚,房產怎么算?現在父親病重住進醫院,王濤很擔心房產起糾紛,想把房產證過戶到自己的名下,或者...
阮義堂(通山)記得那時一個盛夏的午后,太陽實在太歹毒,汗水把我弄得睜不開眼晴,在學校,現在正是午睡的時間,我早已經呵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