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通訊員 成麗 張丹
|
好時代誕生好作品。近年來,我市作家協會會員和文學愛好者創作熱情高漲,創作發表的作品數量大幅增長,質量不斷提升,呈現出百花爭艷的大好局面。
(一)
“陽光耀眼,天空和大地顯得特別純凈,辦公樓園區內的三角梅爭相吐蕊,每一朵花都靜靜開著,讓人心情愉悅……”8月29日,窗外陽光和煦,室內歡聲笑語,由市作協主辦,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市朗誦藝術家協會協辦,市圖書館、市新華書店承辦的作家歐陽明詩集《時光落地無塵》作品欣賞會在市圖書館舉行。作家、評論家和香城文化產業公司、在校大學生、赤壁市朗誦藝術協會、赤壁文學院文學愛好者20余人參加。
歐陽明是赤壁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八十年代開始在《人民文學》等刊發表文學作品,出版詩集多部,報告文學一部。其詩歌、散文、報告文學、文學評論等收錄國內多個文本。
“與歐陽明老師的第一次見面,好像是在一次文學沙龍上,那時的歐陽老師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文質彬彬。”赤壁市文聯主席楊潔感慨,讀著歐陽明的詩,能體會到一個曾經離開故土數十年的游子對家鄉的眷戀,對親人的依戀,讓人感動,也讓人唏噓。
“我的詩集《時光落地無塵》歷經三年,終于出版了,總算對自己這幾年的心血有了一個交待。這消息讓人振奮,這消息同樣讓人喜悅。”活動現場,歐陽明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歷程和心得,用獨到的藝術語言、意象,對生命和生存進行了深刻的解讀。
9月3日,城區細雨過后處處散發著芬芳,市作家協會會員們利用閑暇時間,打開電腦或手機,將各自新近創作的散文詩歌作品整理編輯,待擇優刊登在朋友圈或公眾號上。
“創作形式不拘一格,但不變的是創作熱情。”協會成員丁嵐介紹,特別喜歡和大家一起通過游覽采風、“文藝沙龍”的方式吟詩賦對,既能表達對美景、對人生的所思所想,又能感受到自然之美,積累豐富的創作素材。特別現在網絡交流很方便,大家一樣受益匪淺,搜集創作靈感。
(二)
“我這次捐贈以紅色書籍為主,教育后代學習先烈無怨無悔的追求精神、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英勇不屈的無畏精神。”盛夏時節,在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五樓,正舉行一場隆重的捐書儀式。中國作協會員、咸寧文壇“不老松”劉明恒和省作協會員、本土女作家楊華向咸寧職業技術學院捐贈圖書200余冊,向建黨百年華誕獻禮。
劉明恒50余年創作中,出版作品頗豐。特別是在身體有大恙時,嘔心瀝血,筆耕不輟。其中有咸安革命歷史名人傳記:《女包公——錢瑛》《青年楷模——何功偉》《紅色教授——錢亦石》《聶洪鈞傳》等等,為時代代言,為底層發聲,為苦難救贖,為貪腐觀照,為良善立碑。作者在創作中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自省與求知,塑造一個個生動人物,講述了一個個感人故事,創作了一部部精品佳作。為咸安黨史留下了一座精神富礦,為鄂南黨史工作豎起了一方標桿。
劉明恒在黨政機關工作20多年、有著46年黨齡。他先后多次陸續向文化和教育單位捐書,旨在豐富本市文化單位藏書內容,增加鄂南地域文化元素。
“標桿的力量是無窮的。”女作家楊華在老先生感召下,整理適合大學生閱覽的書籍,向學校捐贈80本。楊華致力于本土文學創作,文體多樣,勤奮進取,收獲斐然,在國家級、省級、市級報刊媒體上發表文章百余篇,并相應獲得多項獎項。
市作協副主席樊芳倍受感染,當場將刊發了咸寧市女作協抗疫文學作品小輯的《長江叢刊》(2021年第2期上旬)60余冊全部捐贈,并表示市作協今后會經常組織這種有意義的公益活動。
(三)
“文學對我而言是一盞燈,激勵我成長,照亮生命。我尤其喜歡古典詩詞,會堅持創作。”日前,第二屆“蝶戀花杯”國際華人文學大賽揭曉結果,赤壁市女詩人袁秋英創作的《詩詞十五首》獲“詩詞曲賦”類二等獎。
“華語杯”國際華人文學大賽由經典文學網、中華文藝微刊、美國西部華僑聯合會聯合舉辦。本次大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詩人、作家、文學工作者、文學愛好者參加,參賽稿件8000多件。大賽采取網站投稿、微信投稿、QQ投稿、郵箱投稿等多種方式,為廣大文字工作者和文學愛好者提供了交流創作的平臺。
袁秋英系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湖北詩詞學會會員,赤壁詩詞學會會員,諸多作品發表在媒體、報刊和網絡平臺。文字風格細膩婉轉,清新雋永,作品意境高遠而開闊。
位于通山縣的中港村屬九宮山六大景區之一,境內分布有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家大屋古民居、風景秀麗的“十八潭”。早在2014年,中港村就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20年8月,中港村再獲殊榮,成為湖北省作協在市州設立的首批35家基地之一。
早在2018年,通山縣就成立了作協“創作基地”,組織作家們采風交流,提高會員創作水平,立足于農村基層生活變化,致力于創作反映人民呼聲和時代要求、歷史進程的優秀文藝作品。
一直以來,該縣的文藝氛圍就非常濃厚,特別是近年來,創作成果十分豐碩,以孔帆升、倪霞、成麗等為代表的通山作家,更是成為了全市文學青年學習的典范。
筆耕不輟,書寫擔當。近年來,我市作協會員或是出版了不少文學專集,或是頻頻在全國、全省各類文學賽事中獲得優異成績,為咸寧爭得了榮譽。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赤壁市作協文學創作基地揭牌
下一篇:
赤壁市兒童福利院舉辦“圖書分享會”
既做文化“碼頭”,又做文化“源頭”——上海把14臺優秀新創劇目“請進家門”光明日報記者顏維琦10月24日晚,隨著序曲《好大...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報道:近日,市文聯在嘉魚縣舉行光年城堡文藝創作基地暨咸寧市文藝家工作室掛牌儀式。...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藝術創作之泉要長流不息,必須有源源不斷的后備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會議有一大“亮點”:...
作家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采風活動,將文學觸角伸展到基層生活最深處,汲取了創作營養,開闊了創作思路,激發了創作熱情,要...
重溫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史,回望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文學歷程,會使我們更為清晰地看到一個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黨的全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
作者常攀附經史等強勢文體以自高,并在小說中談文論藝,以示博學,提高小說的品位,因此,小說中蘊藏著豐沛的文論資源,值得...
大會圍繞國家廣電總局“四個聚焦”的選題規劃,加強重大現實、重大革命、重大歷史等題材電視劇創作生產,聚焦新時代影視業發...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⑦】?光明日報記者郭超最近,因為紀錄片《掬水月在手》的上映,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再...
及時應變是互聯網時代生存的基本素養作者:唐山立(自由編劇)我算是比較完整地參與和體驗了整個互聯網影視從無到有和從有到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