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做文化“碼頭”,又做文化“源頭”——
上海把14臺優秀新創劇目“請進家門”
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10月24日晚,隨著序曲《好大的事情在身邊》在上海大劇院響起,扶貧路上的故事開啟新篇章。這部新創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以廣西百色樂業縣百坭村原第一書記黃文秀的真實經歷為藍本,還原全國扶貧攻堅戰線的奮斗與擔當。10月25日一早,帶著前一晚觀摩演出的感觸,來自上海的文藝院團、音樂院校和劇場等機構的負責人就“歌劇創作如何表達當代題材”“民族歌劇的音樂和民間曲調如何結合”等問題,與主創團隊展開細致討論。
從今年9月開始,上海文藝界就處在這樣熱烈的切磋琢磨氛圍中。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導,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主辦的“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邀請來自北京、江蘇、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4臺優秀劇目集中亮相,涵蓋歌舞劇、民樂、京劇、昆劇、滑稽戲、彩調劇、川劇、話劇等。其中既有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精品,也有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迎接建黨100周年的力作。
舉辦集中展演,既讓市民觀眾“足不出滬”就能“進劇場,看大戲”,感受多元的地域文化特色,分享最新的文藝創作成果;又能將新創的優秀作品和主創團隊請到“家門口”,促進上海與全國文藝工作者交流互鑒,共同打磨精品,推動上海文藝創作再上臺階。
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劇照 王曉溪攝/光明圖片
1.“請進來”虛心學,帶著問題研討
“小劇團、小劇種,大題材、大勇氣?!苯K省常州市滑稽劇團創排的滑稽戲《陳奐生的吃飯問題》是“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中首部亮相的外地劇目。這部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的舞臺作品,來自一個25人的小劇團,用兩個小時“笑中帶淚”的滑稽戲,完成了當代農民對人生命運、對時代變遷的檢視,也啟發了上海院團工作者和專家學者的思考。
“陳奐生”這個人物對許多人來說并不陌生,原型出自作家高曉聲小說《陳奐生上城》中的主角?!蛾悐J生的吃飯問題》延續原著人物的性格邏輯和特征,創作出全新的故事,以表現改革開放40余年間中國農民的命運變遷?!耙酝鼞蝾}材很少觸及民生問題這類太‘大’的題材,就怕喜劇效果出不來。”該劇編劇之一張軍坦言。在上海市重大文藝創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文藝評論家酈國義看來,《陳奐生的吃飯問題》很好地處理了這一“碰撞”,借助和豐富“陳奐生”這個當代文學史上的典型形象,將改革開放以來農村面貌和農民生活的巨大變化,以詼諧夸張的藝術手段,生動形象又不乏深刻地在戲劇舞臺上呈現出來。
“這對當下重大題材作品創作中時有所見的同質化現象,是一個可喜的反撥。”酈國義說,“這部劇的成功,再次促使我們思考:選題的確立,如何依托和開掘地域的文化人文資源;形象的塑造,如何注重思想的深刻和故事細節的血肉豐滿;而藝術的呈現又怎么雅俗共賞,滿足更多受眾的需求……”
看完廣西戲劇院彩調劇《新劉三姐》,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久久不能入眠,“經典旋律一直出現在腦海。主演一張口,我的眼眶就濕潤了。無論老戲新演,還是老戲新排,經典留給我們的精神和價值,給創作帶來強大源泉。”更讓谷好好坐不住的是,《新劉三姐》為上海昆劇團正在創排的《紅色娘子軍》帶來的啟發和緊迫感。
“請進來”虛心學,帶著問題真研討,真抓實干促創作。這一次,以“藝起前行”為旗幟,上海將兄弟省市新創的優秀劇目請到家門口,演出第二天就召開創作現場交流會,各創作主體一起尋差距、找不足、促創新。引進劇目中,《陳奐生的吃飯問題》《新劉三姐》《長安第二碗》《草鞋縣令》等入選2020年度國家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其中《新劉三姐》還入選了2020年度劇本扶持工程。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創新性和觀賞性,展演和研討交流將持續到11月。
有著優良文藝創作傳統和深厚積淀的上海,沒有故步自封,既敞開胸懷,歡迎各方面的創作主體加入重大主題創作,同時秉持謙遜的態度,認真向中央單位和兄弟省市學習,梳理題材和體裁空缺,補足創作短板,以問題為導向,排查上海文藝創作的軟肋、痛點、弱項,推進上海文藝院團開闊視野、更新觀念,制定進一步完善提高的執行方案和工作路線。上海希望,和全國文藝工作者們攜手,推動文藝創作高質量發展,繁榮新時代中國文藝舞臺。
2.打磨舞臺精品,砥礪從藝初心
展演過半,上海的文藝工作者處在緊張、亢奮和忙碌中?!暗炔黄穑蛔?,慢不得”,大家在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的驅使下,精心打磨作品,砥礪從藝初心。
就在一個月前,上海市重點文藝創作推進會召開。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要時間節點,發布首批39個重點文藝創作項目,吹響上海文藝戰線重大主題創作“沖鋒號”。上海市各創作單位進入掛圖沖刺階段,聚焦在重點項目上實現突破、在上海題材尤其上海特色現實題材方面實現突破、在薄弱門類上實現突破、在創作品質上實現突破等“四個突破”,著力推出一批反映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現實題材的精品力作。
“今年以來,上海18家市級國有文藝院團,以及區級院團、民營院團抓創作抓得很緊,大家都鉚足了勁,朝著藝術精湛、思想精神、制作精良的目標往前沖。”作為展演的主辦方之一,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總裁李明說起自己的感受。由于疫情的影響,大家對全國的整體創作情況并不是很了解,展演的舉辦,為上海與兄弟省市文藝創作的交流互鑒搭建了平臺。這也是今年疫情發生以來,上海舉辦的首個綜合性舞臺作品集中展演活動,展現了上海與全國文藝工作者面對疫情創作不停,創新轉型、積極前行的努力實踐。
上海瞄準的是:做文化“碼頭”,更要做文化“源頭”,抓好創作是根本。去年,上海5個門類6部作品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排名全國第二,上海市委宣傳部獲組織獎,創歷屆上海參評“五個一工程”的最好成績。
李明介紹,這輪“藝起前行”展演,有多部“上海出品”的優秀劇目同臺展示。上海歌舞團帶來“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雙獎作品《永不消逝的電波》,這是該劇歷經百余場巡演后,主創和主演對作品進一步理解、打磨后的呈現。上海雜技團的雜技劇《戰上?!啡脒x2020年度國家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創造性地運用雜技藝術傳遞紅色文化內涵。上海歌劇院原創歌劇《晨鐘》,刻畫了中國共產黨人為探尋真理不屈不撓、不怕犧牲的精神品格。
3.創作要向人民學習,為人民服務
10月17日晚,美琪大戲院,蘆笙與鋼琴合鳴。由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委約,上海越劇院制作的越劇原創大戲《山海情深》,在“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和“全國脫貧攻堅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中首次與觀眾見面。這部作品也入選了今年上海首批重點文藝創作項目。
“我們想要改變越劇舞臺上固有的一些手段,推出一個嶄新的舞臺形象?!睂@部新作,上海越劇院院長梁弘鈞有“野心”。十多天前,看了廣西出品的彩調劇《新劉三姐》,梁弘鈞更堅定信心:“全新的故事運用《劉三姐》原有曲調,從基礎情節再生發出來,這種‘新’代表了完全不同的生命力,有似曾相識又耳目一新之感。”而如何以戲曲為載體講好當代故事,在現實題材書寫中體現民生關切、時代觀照與人文關懷,正是《山海情深》主創團隊面對的課題。
擔綱《山海情深》唱腔設計的陳均拿到劇本就被打動了。越劇本就“以情出發”,戲里有婆媳情、父女情、姐妹情,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調動唱腔手段表達人物的情感。在他看來,越劇不能脫離流派,但不能“套腔”,每一次創作都是對流派的考驗,說到底,流派是為人物服務的。
說起《扶貧路上》歷時兩年的創排過程,該劇編劇、導演田沁鑫感慨,這次創作對于整個劇組和主創團隊,都是一次向人民學習、被人民感動的珍貴經歷。
記者注意到,這批展演作品中,有不少從當代中國的火熱生活中發現創作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用藝術的語言展現中國人民實現偉大復興的逐夢旅程。有的作品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和養分,以現實主義創作手法的介入,使之既保留傳統文化的魅力,又符合當下觀眾的審美。
人民文藝人民創造,人民文藝服務人民——這是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的題中應有之義。展演期間,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還策劃了“藝術教育”“藝術天空”“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聯盟演藝人才培訓班”等多項特別活動,服務大眾,傳遞溫暖向上的藝術力量。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27日 08版)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黎仲實外孫女曾愛平向宋慶齡陵園捐贈60余件照片、信件及資料
下一篇:
北京文創大賽助推產業發展 涌現一批大學生文創精品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報道:近日,市文聯在嘉魚縣舉行光年城堡文藝創作基地暨咸寧市文藝家工作室掛牌儀式。...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藝術創作之泉要長流不息,必須有源源不斷的后備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會議有一大“亮點”:...
作家們紛紛表示,通過本次采風活動,將文學觸角伸展到基層生活最深處,汲取了創作營養,開闊了創作思路,激發了創作熱情,要...
作者常攀附經史等強勢文體以自高,并在小說中談文論藝,以示博學,提高小說的品位,因此,小說中蘊藏著豐沛的文論資源,值得...
大會圍繞國家廣電總局“四個聚焦”的選題規劃,加強重大現實、重大革命、重大歷史等題材電視劇創作生產,聚焦新時代影視業發...
【第八批“中國夢”主題新創作歌曲⑦】?光明日報記者郭超最近,因為紀錄片《掬水月在手》的上映,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再...
及時應變是互聯網時代生存的基本素養作者:唐山立(自由編劇)我算是比較完整地參與和體驗了整個互聯網影視從無到有和從有到多的...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張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建有半畝塘木雕館、三秋民俗館、盆景蘭草園、藝術創...
作者:天下塵埃(原名向娟,系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湖南省作協創研室副主任,著有網絡小說《星星亮晶晶》《咸雪》等)...
當代女性題材電視劇《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兩部作品最近分別在網臺同步播出,引起一定社會反響特別是青年女性群體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