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希子 通訊員 彭禹希 田麗 |
“葉逐金刀出,花隨玉指新”。 一張張普通的彩紙,經過構思巧妙的操作,剪出了心中愿景,剪出了幸福生活。5月14日,以“傳承傳統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為主題的鄂南雕花剪紙展在咸寧市博物館開展。
精彩展覽拉開帷幕
一疊紙,一把刀,巧手輕舞,紙屑紛飛,5月14日,記者來到咸寧市博物館三樓展廳。鄂南雕花剪紙展在此展出,一幅幅充滿喜慶吉祥色調的剪紙作品呈現在絡繹不絕的觀眾面前。
記者走進展廳,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幅講述鄂南風土人情的剪紙作品,鮮明的鄂南特色圖案奪人眼目。雕花剪紙內容以百年黨史、戰疫、迎2022北京冬奧會、鄂南古民居保護等題材為主。雕花剪紙材料除了傳統的大紅外,還有深藍、金色、黑色等。
“這些剪紙要先通過草稿畫圖,這個圖案是橋,反映了咸寧的地域特色……”湖北科技學院副教授、教師代表向宏年指著一幅作品,仔細向記者介紹。
咸寧市第二小學的肖坤小朋友和父母一起前來逛展,剪紙藝術精巧的手工藝令她連連驚嘆,“湖科的大哥哥大姐姐們太厲害了,我剛才認真看了那只喜鵲,剪得很精致。另外剪紙作品讓我大開眼界,我在美術課上學過剪紙,沒想到可以剪得這么好看。”
“剪紙藝術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我們不能遺忘……”現場市民觀眾普遍點贊,這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普及活動非常有必要,激發了大家的學習熱情和對傳統文化的關注。
此次由湖北科技學院主辦的鄂南雕花剪紙展,展出師生100幅作品,內容精彩、形式新穎。活動旨在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宣傳紅色文化,并通過結合鄂南傳統民居建筑藝術,發掘本土文化資源,宣傳《咸寧市古民居保護條例》,促進咸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弘揚傳統優秀文化。
展覽內容豐富,既有傳承又有創新,展覽現場作品的體裁內容和剪紙技藝豐富多樣,每幅剪紙作品寄托著湖科學子的藝術修養、審美追求,寄托著大家憧憬未來的美好向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
剪紙綻放“新”活力
“剪紙非常考驗人的耐心,培養了我的細心和自信心,以后我會堅持學下去。”湖北科技學院學生、該校剪紙工作室成員姚山有感于去年疫情期間堅守工作崗位的各行各業逆行者,拿起剪刀和刻刀,創作了《2020武漢最美逆行者》《2020武漢抗疫》等抗疫雕花剪紙作品,表達對英雄的崇敬之情。他表示,剪紙的門檻不高,大家都可以來學習,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愛上剪紙藝術。
“能夠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咸寧市博物館展出,并能夠與在場參觀的市民交談,介紹自己的作品,我們感到非常榮幸和開心。”參與此次活動的其他學生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湖北科技學院剪紙藝術工作室自成立以來,成員們在向宏年副教授的帶領下,學習剪紙、通過參觀咸寧博物館等考察活動、接觸咸寧本土文化,將剪紙與咸寧文化相結合,用心刻制了許多作品。在疫情期間也克服了種種困難,創作出風格各異的剪紙。
得知要在咸寧市博物館辦專題剪紙展覽,師生們早早就投身于操辦展覽的工作中,工作室的成員們都緊張又興奮。一次次會議,一遍遍修改,從制作剪紙、收集每個成員的作品,到編寫作品簡介和排版,從設計跡展會海報到布置作品展,雖然過程繁瑣,大家依舊充滿激情。
“活動可以讓觀眾陶冶情操,也可以讓他們增長相關的文化知識。” 湖北科技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彭勁表示,藝術是多方面的,不僅僅只是繪畫,通過雕花剪紙民間美術形式,讓大家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找到我們民族的自信,找到我們文化的根。
觀眾在展覽上看到的題材豐富的剪紙作品,或奇異山水、或花鳥蟲魚、或為防疫發聲、或咸寧風情等等……背后都凝結著湖科師生們的心血和智慧,他們還運用傳統文化再創新,與新時代的思想相結合創作出一系列的“新”剪紙。
推廣傳承非遺技藝
“鄂南雕花剪紙作為傳統的藝術工藝,包括其深刻的哲學內涵,都值得我們深入的學習、鉆研。”咸寧市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題材表現上,鄂南雕花剪紙還兼具文字性、歷史性等,其中還運用到了“破工”手藝,使得刻剪而成的畫面顯得不那么死板生硬,起連接作用。
咸寧市文聯副主席李忠軍表示,這次舉辦的展覽,對校地結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記者了解到,剪紙行業是純手工操作,且剪紙藝術需長年累月的刻苦練習方能有所成就。如今愿意投身于剪紙藝術的年輕人相對較少,如何將這門藝術完整地傳承下去,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我是市博物館、群藝館的忠實粉絲,經常帶著家里的孩子來參觀。”咸安市民任富年是退休職工,他說,感覺以前大家對剪紙藝術的了解比較少,剪紙是只有少數人關注和熱愛的“陽春白雪”,市博物館舉辦的一系列活動很有意義,剪紙藝術正在被更多的人知曉。
“這次展覽由地方高校和博物館合作,把優秀傳統文化和非遺教育相結合。”咸寧市文旅局副局長章化提到,活動為咸寧市博物館豐富展覽內容,拓展服務方式都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通過湖北科技學院師生作品的展示,看到了地方高校對我們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期待湖北科技學院與咸寧市博物館加深合作,共同承擔提高社會思想道德文化素養的職責,共同努力,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研究咸寧市地方特色傳統文化做出更多的貢獻。
展覽現場,多位剪紙愛好者現場拍照打卡,交流剪紙技巧。據悉,此次剪紙展覽將歷時兩個月,目前已有一萬余名咸寧市中小學生預約參觀,咸寧市七個社區組織正在計劃組織社區居民,在建黨百年主題活動日參觀本次展覽。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咸寧市作協舉辦小說欣賞會
下一篇:
方方正正字 濃濃筆墨情
光明日報記者訾謙龍軍禹愛華光明網記者熊憲斌《中華英烈圖》《十大元帥圖》《吉祥娃娃慶百年》……在湖南長沙寧鄉的劉章喜剪...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為傳承民族文化,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4月26日,咸安區南大街社區舉辦“學習剪紙藝術傳承中...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陳希子報道:“剪刀的方向要對準,力度要輕,不然就剪毀了……”22日,記者在咸安剪紙班微信群看到, 30...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遠杰、趙冬平報道:疫情期間,通山縣通羊鎮南門社區羅漢灣小區疫情門檢站, 10多名留守兒童正聚精會神地聽小...
題:共同守望大運河的文化記憶——走進“90后”的非遺生活新華社記者翟翔深秋時分,京杭大運河畔。頗有“Q版”氣息的神荼、郁壘...
繪云(咸安)外婆是一個舊式女子,知書達禮,三寸金蓮,身材秀巧,思想明白剔透。我打小大部分時間是在外婆身邊度過的,直至小...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焦姣、通訊員周懸松報道:“大家知道剪紙已經有2800多年的歷史嗎?”近日,記者在南昌路社區體驗了一堂豐...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徐大發、通訊員阮緒煥報道:日前,通山縣孝和傳統文化學校開學典禮如期舉行。典禮上宣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
被譯成數十種語言,發行數百個國家,故事、原創、科技水準均獲得較大提升傳統文化動畫題材耀眼奪目作者:胡祥近日,國家廣播電...
七夕節這天,光明網聯袂酷狗音樂上線網絡中國節系列七夕節特別策劃——“一夕千念情長相伴”主題歌單。利用數字音樂挖掘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