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中的畫作極易干燥,需要時常補水
對細節處理需要足夠敏捷的手法和細致的心性
薄如蟬翼的絹畫,修復起來很難
漿糊的調制是修復的關鍵
李廣來教授學生分辨各類紙張工藝
工作之余,李廣來熱衷焚香撫琴,陶冶心性
揮毫落紙,方寸之間盡顯萬里江山,但時光洗禮,古籍書畫難免殘卷蒙塵。從塵世谷底,如何打撈起那些面目已非的美好,仿佛是照在書畫修復裝裱師李廣來心頭的一道光影,讓他沉迷至今。
童年時受家人熏陶,少年時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士杰學習書畫裝裱,青年時以非遺傳承人身份,入天津、北京學習古畫修復。如今,42歲的李廣來已是書畫協會及書畫名家座上賓,舉辦了省級個人裝裱藝術展,在中南民族大學傳藝授課。但談及古籍字畫修復,他口中卻是一個“難”字。
古畫難修,難在技法。
“洗、揭、補、全”的修復環節看似簡單,實際操作卻往往要經歷多次修補,才漸漸找回古畫真容。工作臺前,李廣來正在“補”一幅破損的絹畫,一手拿著細針,一手按著畫面,在燈光下把斷開的蟋蟀觸須補好,挑、拉、按、揉,一起一落,殘缺的觸須漸漸完整靈動起來。
古畫難修,難在工藝。
修復前,先要鑒定材質、年代、顏料成分等等,熟悉歷史、地理。李廣來自制的漿糊優選高精面粉,加入黃柏等中草藥抗菌防蟲,加入明礬等提亮色彩;不同時期、不同區域造紙工藝不同,李廣來走南闖北尋覓各種原料,對眾多書畫名家的筆法、風格更是不斷臨摹。
古畫難修,難在修德。
名聲在外,常有私人藏家邀請李廣來修復殘畫,不乏齊白石、高其佩等名家字畫。工作中難免接觸三教九流,曾有人高價邀請李廣來合作一些“高仿畫”,但他拒絕了。傳承名家藝術,亦傳承名家風骨。“有所堅守,內心更顯寧靜。”
工作之余,李廣來熱衷焚香撫琴,泛讀國學,或與學生吹簫合奏,打拳漫步,陶冶心性。古畫修復難矣,人生又何嘗不難,但求閑適恬淡吧。
圖/楚天都市報記者 蕭顥
文/楚天都市報記者 周治濤 實習生 肖紅
編輯:但堂丹
縱四點四米,橫二點八米。不同以往的是,此次通過“無損傷況勘察技術”“顏料檢測分析”等現代科技檢測手段進行病害分析,結合...
,電影檔案影片數字化修復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中國電影資料館已完成影片修復3100余部,其中包括普通影片修復2606部, 2K和4...
9月16日,我省“考古出土曾國青銅文物保護修復項目結項驗收會”在京山召開,經專家組實地考察、評審,該項目通過驗收。項目負...
修復之后,青春有了“超清版”影視作品修復已不是新鮮事物, 2009年,導演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在內地重映取得了近4000萬元的...
10月19日,兩市股指高開高走,滬指盤中金融、釀酒、地產等板塊的帶動下快速拉升。截至發稿,上證指數漲逾1%,深成指亦強勢震...
“妙手補書書可春——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成果展”1日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幕。同時,展出了古籍修復工具設備以及古籍修復用...
“修補燈泡其實并不復雜,當時拍這個視頻也只是覺得好玩,沒想到一下‘火’了。”57歲的西安鋦瓷手藝人柴桂寧笑稱,自己發在網...
唐李道堅墓壁畫室內清理修復。陜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透露,該院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對唐代貴族李道堅墓葬壁畫完成了第一階段修復...
讓世界看到更多中國古畫——訪大英博物館東方書畫修復室裱畫師邱錦仙由于疫情的關系,今年,大英博物館從3月18日起暫停對公眾...
11月13日,湖北省斧頭湖管理局組織咸安區紀委、財政局、水利和湖泊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咸安分局、咸寧向陽湖濕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