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日電 (記者應妮)“妙手補書書可春——全國古籍修復技藝競賽暨成果展”1日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開幕。在匯集了參賽作品的同時,該展還展出了《趙城金藏》、敦煌遺書、《永樂大典》等珍貴古籍修復作品,是目前以古籍修復成果為主題的最大規模的展覽。
展覽現場 杜洋 攝
展覽共分為四個單元:
“巧技天工 古籍修復原則和技藝”單元中詳細介紹了古籍修復的原則、技法步驟,以及所使用的工具、材料與設備等;
“科學助力古籍保護中現代科技的應用”單元展示了國家圖書館“古籍保護科技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的技術研究內容及高新設備情況,展現了其古籍修復保護技術的新成果;
“生生不息 古籍保護人才的培養”單元通過數字、統計等形式直觀展現各個古籍保護人才培養基地的現狀及成果;
“經典重光重點修復成果展示”單元則介紹了敦煌遺書、趙城金藏、永樂大典,以及全國各省市重點修復項目等內容,梳理展示國內重要古籍修復成果等,體現了國內如火如荼的古籍修復事業現狀。
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國家典籍博物館館長饒權表示,此次活動是對我國古籍修復成果的具體呈現,也是對我國古籍修復人員水平的實際檢驗。展覽展出了修復競賽作品和珍貴古籍修復成果共103冊件,涵蓋敦煌遺書、早期佛經、宋元善本、金石拓本、明清古籍、少數民族古籍等。同時,展出了古籍修復工具設備以及古籍修復用紙等實物,通過修復專家視頻講解、修復師現場演示、觀眾互動體驗等方式,立體展示古籍修復技藝,引導大眾深入了解古籍修復技藝,宣傳古籍保護理念,營造全社會參與、關注、保護和傳承古籍修復技藝的濃厚氛圍,進一步推動古籍修復事業發展。
修復師現場演示 杜洋 攝
“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十分重視古籍修復工作和修復人才培養,建立12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依托“培訓基地、高等院校、傳習所”,通過舉辦短期培訓班、招收古籍保護專業碩士、師帶徒等多種方式培養古籍修復人才,使修復人員從不足百人發展壯大至千人。
目前,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全國附設傳習所已達32家,傳習導師28位,收徒241人,先后開展了《天祿琳瑯》、西夏文獻、唐宋佛經、《古今圖書集成》、納格拉洞藏文佛經等修復專項工作。全國古籍修復室面積超過2.7萬平方米,搶救修復古籍總量達到360萬葉,古籍修復工作成效顯著。
據悉,此次競賽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舉辦全國范圍的古籍修復技藝競賽,匯集了全國21個省43家單位推選的百余冊件參賽作品。評審工作目前已經完成,結果將擇日公布。(完)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原創歌劇電影《賀綠汀》完成拍攝
下一篇:
全球最大古典音樂經紀公司CAMI倒閉
縱四點四米,橫二點八米。不同以往的是,此次通過“無損傷況勘察技術”“顏料檢測分析”等現代科技檢測手段進行病害分析,結合...
,電影檔案影片數字化修復工程自2006年啟動以來,中國電影資料館已完成影片修復3100余部,其中包括普通影片修復2606部, 2K和4...
9月16日,我省“考古出土曾國青銅文物保護修復項目結項驗收會”在京山召開,經專家組實地考察、評審,該項目通過驗收。項目負...
修復之后,青春有了“超清版”影視作品修復已不是新鮮事物, 2009年,導演王家衛的《東邪西毒》在內地重映取得了近4000萬元的...
10月19日,兩市股指高開高走,滬指盤中金融、釀酒、地產等板塊的帶動下快速拉升。截至發稿,上證指數漲逾1%,深成指亦強勢震...
修復中的畫作極易干燥,需要時常補水對細節處理需要足夠敏捷的手法和細致的心性薄如蟬翼的絹畫,修復起來很難漿糊的調制是修...
“修補燈泡其實并不復雜,當時拍這個視頻也只是覺得好玩,沒想到一下‘火’了。”57歲的西安鋦瓷手藝人柴桂寧笑稱,自己發在網...
唐李道堅墓壁畫室內清理修復。陜西省考古研究院16日透露,該院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對唐代貴族李道堅墓葬壁畫完成了第一階段修復...
讓世界看到更多中國古畫——訪大英博物館東方書畫修復室裱畫師邱錦仙由于疫情的關系,今年,大英博物館從3月18日起暫停對公眾...
11月13日,湖北省斧頭湖管理局組織咸安區紀委、財政局、水利和湖泊局、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咸安分局、咸寧向陽湖濕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