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區馬橋鎮高賽村7組王家畈自然村中間,有一棟老房子,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兩層連五,上層還有隔熱層。這棟房子長14米,寬8米,占地252平方米,建筑面積504平方米。與一般民房不同的是,大門呈“∩”狀,門框為石質,正面墻為矩形,四方有屋檐,下雨時水從左、右、后三方流下。
這就是王家畈人、湖北地產大王王職夫捐資建成的“王畈學堂”。
王職夫又名“王甫秩”,生于1873年,少年喪父,家里無田無地,特別貧困。母親因眼疾失明,到今高賽村李家畈隔壁石門寺經館燒火煮飯,將王職夫帶在這里讀書。
王職夫勤學苦練,成績優異。14歲時,因家庭貧困棄學。其母拜托王家畈一商人帶他到漢口謀生。王職夫聰明靈活,被一對英國律師夫婦請去當家僮做家務。這對英國夫婦常常帶他進出洋行跑生意。不到兩年,王職夫學得一口流利的英語,成為這對夫婦的管家。
第3年,這對英國夫婦回國辦事,卻一去不復返,杳無音訊。王職夫一邊當好管家,一邊在漢口做桐油、茶葉等出口生意。1916年,王職夫被聘為美商福祿士翻譯。3年后,成為美商寶泰洋行的買辦,后成為著名地產商。
當年,武漢大學籌建,遭逢土地緊張,王職夫將武昌珞珈山200畝水田、山地、林果地無償捐贈給武漢大學。時任武漢大學校長王世杰決定,以后每年免除3名王職夫家鄉咸寧縣(今咸安區前身)在武漢大學讀書學生的學費。
1937年,王職夫捐資在家鄉王家畈修一所學堂,族人紛紛幫工,王職夫都照價付工錢。學堂竣工后,王職夫要王家畈每家出一個雞蛋。有人說,一個雞蛋不值錢,沒有收取的必要;有人說王職夫惡吝,不應該要老百姓破費。
王職夫解釋:“每家出一個雞蛋,就是每家都出了錢。這學堂就是公家的,家家都有份。各家各戶的子弟就可以理直氣壯來讀書。我的后人就不能說這學堂是我家的。”王職夫還向學堂捐了10畝田地,用于解決老師工資和補貼困難學生。
新學堂第一學期開始招生的時候,族人建議將學堂取名“職夫學堂”。王職夫說:“建這學堂,大家都出了雞蛋,學堂就歸公了,怎么能以我的名字作為學堂的名稱呢?這個名稱損害了鄉親們的尊嚴。既然是王家畈各家各戶集資建的,就叫‘王畈學堂’吧!”。
1949年5月以后,咸寧縣人民政府在王畈學堂辦小學,將“王畈學堂”改稱“王畈小學”。后來,王畈小學與高寨小學合并為高寨小學,學生轉到高寨小學就讀。1985年9月,王畈大隊改稱“王畈村”。2005年3月,王畈、李畈、高寨、金曹4個村合并為“高寨村”,村委會設在高寨小學,“王畈小學”被閑置。因它有70年歷史,群眾習慣稱之為“王畈老學堂”。
這個名字,將永遠叫下去。因為它記載著“王職夫捐資建學堂收取各家各戶一個雞蛋”的故事。(陳大銀)
編輯:Administrator
鐵海坡是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汀泗橋戰役的前沿陣地,它位于咸安區汀泗橋鎮汀泗橋火車站北約500米的京廣鐵路西側,與汀泗河對...
小時候,我老家通城縣石南鄉下的祖父家中,擺著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爾從祖父的口中得知,這尊神像叫伏波將軍,后來我在某個...
“一腳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石牛寨鎮積谷村、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黃龍山林場坪等分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白嶺鎮...
每個國人心里或許都有一處桃花源,在這里,漁樵耕讀、且歌且吟,時光停滯千年。但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這只是終南山隱士的生...
因河命名的橋,在咸寧有幾處,其一就是咸安區浮山辦事處龍潭村因龍潭河命名的龍潭橋。 淦河、大橋河與溝崽口溪交匯后3千...
在嘉魚縣城西南高鐵嶺鎮與官橋鎮交界處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東嶠有個山洞,或傳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為“仙人洞”。 明...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茶...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