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以前,歸糧洲處于嘉魚新街鎮境內的長江中,宋初以后,由于泥沙淤積逐漸形成了沙洲。初是一片蘆葦,沒有居民,蘆葦為官府所有,在規定的時間內發鐮給農民收割,老百姓稱之為官鐮洲。明初始有劉姓等居民在此建村,逐漸墾殖,種植雜糧。糧食大部分交給官府,遂稱之為官糧洲。明正德十一年(1516),工部尚書吳廷舉(嘉魚人)向武宗朱厚照寫了一個《請減南糧疏》以后,銷改了“一年之耕不能供半年之食,啼饑號寒者十有八九”的狀況,“民得少舒”。從此遂稱官糧洲為歸糧洲。洲上居民的聚居地命名為歸糧洲村。
歸糧洲地處江中,為堵江水,于民國15年(1926)挽筑永樂埦(歸糧洲圍堤),每逢汛期,江水漫堤。1998年特大水災之后,省紀委將歸糧洲列為平埦行洪、移民建鎮民垸。1999年,歸糧洲全村560戶、1795人,全部遷至四邑公堤內馬鞍山東麓的武赤公路北側,占地面積200畝,興建歸糧洲移民新村。新村共使用國家移民建鎮資金911萬元,自籌資金50萬元,建房560棟。新房按統一設計、統一規劃、統一施工、統一裝修建設而成,每棟建筑面積200平方米,兩層,每層兩室一廳,一廚一廁。新村道路布局六縱十二橫,呈棋盤狀,道路全部硬化,全長5760米,開挖硬化下水道13條,全長5860米。全部飲用嘉魚縣甘泉水業新供的長江水。建有公廁4所,共100平方米;垃圾池4個,40平方米。安裝路燈30盞,建有小學一所,道路兩側全部綠化。
2004年9月歸糧洲移民新村屬新街鎮馬鞍山村,即使遇到比1998年更大的洪水,也會安然無恙。(劉森林)
編輯:Administrator
上一篇:
古城畈往事
下一篇:
崇陽縣首屆白崖山櫻花節側記
鐵海坡是原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汀泗橋戰役的前沿陣地,它位于咸安區汀泗橋鎮汀泗橋火車站北約500米的京廣鐵路西側,與汀泗河對...
小時候,我老家通城縣石南鄉下的祖父家中,擺著一尊木雕的神像。我偶爾從祖父的口中得知,這尊神像叫伏波將軍,后來我在某個...
“一腳踏三省”,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平江縣石牛寨鎮積谷村、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黃龍山林場坪等分場、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白嶺鎮...
每個國人心里或許都有一處桃花源,在這里,漁樵耕讀、且歌且吟,時光停滯千年。但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這只是終南山隱士的生...
因河命名的橋,在咸寧有幾處,其一就是咸安區浮山辦事處龍潭村因龍潭河命名的龍潭橋。 淦河、大橋河與溝崽口溪交匯后3千...
在嘉魚縣城西南高鐵嶺鎮與官橋鎮交界處有一座山,名叫大崖山。東嶠有個山洞,或傳為古人徙居之所,今衍為“仙人洞”。 明...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茶...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
咸安及其所在的鄂南、湘鄂贛邊區人民,在茶葉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實踐中,形成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葉方言。它們記載著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