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底,由湖北省發改委開展的2021年度全省營商環境評價結果出爐,赤壁被評為優異等次縣(市、區),咸寧僅此一家。
赤壁是如何做到的?4月19日,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政務服務更有質效
4月19日,在華潤·赤壁長江經濟帶鄉村振興示范區未來鄉村綜合服務中心項目現場,施工人員正在有序推進項目建設。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未來鄉村綜合服務中心作為示范區對外展示的窗口,兼具現場指揮部的功能。他們將突出鄉村特色風貌,打造集展示、辦公、生活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服務中心,打響鄉村振興示范區品牌。
華潤·赤壁長江經濟帶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總投資500億元,規劃面積64.5平方公里,通過實施生態環境治理與修復、現代農業、文旅等項目建設,將為區域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推動自然生態和人文環境升級。
去年11月15日,華潤·赤壁長江經濟帶鄉村振興示范區首批項目建設舉行開工儀式。首批項目涵蓋漁光互補、生態治理、現代農業、集中供熱、綠色建材和美麗村莊建設,計劃投資超100億元。
截至目前,示范區一大批項目已動工,今年將完成投資111.385億元。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去年以來,赤壁上下圍繞“高效為企業辦成一件事”,從工作中找經驗,求突破,拿出可行的辦法,全力優化營商環境。
企業投資項目審批環節多、流程長、落地難,歷來是影響赤壁市項目落地的痛點問題。
赤壁市自然資源與規劃局開展“拿地即開工”五證同發工作。投資592億元的華潤·赤壁長江經濟帶鄉村振興示范區項目,從正式簽約到落地建設,只用了41天。住方科技9個月建成11萬平方米廠房,實現了當年落地當年開工當年投產。“拿地即開工”為重大項目落地按下快捷鍵,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帶來“赤壁速度”。
赤壁營商辦負責人張燕燕說,去年,赤壁市項目落地明顯加快,推行工程許可承諾制,工業項目實行“先建后驗”,全面推進不動產登記“一證一碼”,查封、注銷等登記即時辦理,辦事程序大幅精簡,辦事效率大幅提升,辦事時限大幅縮短,獲得廣泛好評。
聚焦市場主體需求,市場環境更具活力
優化營商環境就是“放水養魚”,水多水好才能魚多魚大魚肥。
“我公司辦理營業執照,只在窗口填了一張表,一天就辦好了,辦事效率真的很高。”近日,新開辦企業赤壁市百姓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博園店負責人遲中鋒,在領取營業執照和免費贈送公章后感慨地說。
為持續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赤壁市全面推行企業開辦“210”標準,實現企業開辦2個環節(一表申請、一窗發放)、1天內辦結、零費用且免費為企業贈送公章并發放電子印章。
助力開辦企業只是起點,幫助企業解難題沒有終點。
“3月底,當看到手機短信上300萬元‘青創貸’的到賬通知,讓困擾我許久的資金周轉問題終于迎刃而解。”近日,湖北智優創電子實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志對赤壁農商行感激不已。
受疫情影響,今年年初,陳志經營的湖北智優創電子實業有限公司資金吃緊,一直為進貨款和人員工資發愁。當他得知赤壁農商行可以貸款后,立即用手機掃碼申貸,赤壁農商行迅速開啟貸款程序。兩天后,陳志便接到了提款電話,這是赤壁市今年首筆企業“青創貸”。
“有了這筆錢,資金問題解決了,還大大降低了公司經營成本,貸款利率也降低了很多,真的很感謝政府的好政策。”陳志說。
“青創貸”是赤壁市落實金融支持企業發展的有效舉措之一,可有效助力青年企業家和青年創業者復工復產、創新創業。截至4月11日,赤壁農商行共發放“青創貸”85筆,共計3014萬元。
近年來,赤壁市聚焦主責主業,落實“六穩”“六保”,大力發展培育市場主體,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開辦企業繼續提速,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推出企業開辦、注銷、延期申報、延期繳納、出口退稅等事項容缺辦理。降本增效持續加力,加強銀企對接,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招工補貼,推行“非接觸式”辦稅繳稅,成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網……
隨著一項項得力舉措的實施,赤壁市去年新增市場主體11444戶,同比增長6.3%。截至目前,該市已有各類市場主體65892戶,同比增長10.70%。
聚焦良好社會生態,法治環境更加公平
去年11月11日,赤壁高新區一家公司的一名工人,在下班途中暈倒,送醫院搶救無效后死亡,家屬要求公司賠償40萬元,公司負責人覺得很冤。
當天下午,受赤壁市人民調解中心委派,赤壁高新區民商事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全國百佳調解員昌清與家屬溝通。
根據多年來的調解經驗,他一方面穩定家屬情緒,表示“一定給一個滿意的說法”。另一方面,他耐心地做公司負責人的思想工作,勸說他們盡量多給家屬一些賠償,讓她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多一點保障。
昌清通過政策宣傳、真情勸說,讓雙方很快就自愿達成了協議,由公司給予人道主義賠償15萬元。由此,一場意外死亡糾紛快速得到解決。
該公司負責人感激地說,事發后公司非常擔心,沒有想到在調解員的幫助下順利解決了難題,公司生產沒有受到影響。
“企業一般都聘請法律顧問處理業務上的問題,他們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意外事件。”赤壁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但愛華告訴記者,為了讓園區近200家企業安心發展,他們共成立了四個調解工作室,去年7月以來已成功調解5起突發事件,有效保障了各方利益。
法治是營商環境的核心和保障。
近年來,赤壁市堅持把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著力解決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急難愁盼”問題,為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保駕護航。
2021年,該市推動調解、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成立民商事調解委員會3個,設立工作站2個,全市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受理矛盾糾紛2603件,成功調解2597件,調解成功率99.5%。其中,解決涉企經濟糾紛52起,挽回經濟損失1.28億元,為企業節省訴訟費、律師等費用100萬元以上,這一先行先試經驗被全省推廣。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祝寶成 鎮強 特約記者 童金健 但唐靜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創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我們打贏了
下一篇:
襄陽:條條“交通線”蝶變升騰“發展線”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見習記者吳文謹報道:11月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集中...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文會報道:20日,我市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培清“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寧志豐委員說,我市鄉村產業振興應加強產業規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志茹“鄉村振興應與大自然相結合、應與城市垃圾治理相結合、應與發展綠色農產品相結合、應于脫貧攻堅相...
通訊員楊惠春日前,嘉魚農商行簰洲灣支行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貸款1000萬元,解決了公司春節生產收購原材料資金缺口。...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記者王恬通訊員龍鈺山間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鄉味道、離別時父母的牽腸掛肚……每個人記憶中的鄉村各...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咸安建區20周年,也是咸安發展進程中極為關鍵、極不平凡的一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敏15日,我市收視收聽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丁小強指出,...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李瑞豐、張文會13日,全市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赤壁市召開,深入學習貫徹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