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景芳 (通山)
初見“伏茶”二字,是在夏季。
那天上午八點,太陽就很熱情了,街道明晃晃的,耀眼。
我到銀行辦卡,經過公交站點旁一座掩映在古榕樹下的涼亭,它如園林中的一段回廊,紅柱綠瓦,飛檐斗拱,長凳環繞。我被吸引了,駐足細看。十二根圓柱,每根寫有一句話,最中間的一句是“亭迎八方進出萬眾皆朋友”,流光溢彩,氣勢磅礴。后面柱子間嵌著磨砂玻璃,簾子攏在兩邊,正中間那塊寫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上面掛著“麗岙老人活動室宣”的長條橫幅。七八個老爺爺坐在長凳上,端著茶杯,呷茶聊天。涼亭前檐帆布篷下擺著兩張長條木桌,桌上放著一紙箱方便杯,兩個不銹鋼桶,桶身貼著“伏茶”二字,紅底白字,甚是醒目。
“自古嶺北不植茶,唯有涇陽出茯茶”,電視劇《那年花開月正圓》里茯茶的故事即刻閃現。這伏茶與那茯茶寫法不一樣,是筆誤?還是有天壤之別?
乘客上車下車,路人來來往往,聚攏到伏茶桶旁接茶喝,很是熱鬧。
一個中年男子騎著自行車,橫過馬路,站在伏茶桶旁,用他自帶的圓肚小水壺接了一壺伏茶,轉身,朝來時的路去了。一個戴著安全頭盔穿藍布衣的男子,用可口可樂的瓶子接滿伏茶,沿右邊的路走了。下車的上車的路過的,抽個方便杯或拿著自帶水杯接伏茶,坐到長條凳上,或站在帆布篷下,慢慢品嘗。農夫山泉瓶、綠茶瓶、不銹鋼瓶接踵而至,大杯小杯、圓杯方杯交錯堆疊,可沒見一個人付錢。
一個戴白草帽著杏色衣裳的老年男子,從站牌轉角處走來了,笑盈盈地,提著一個小茶桶,走到伏茶桶邊,揭開桶蓋,往桶里倒茶,蓋上桶蓋,轉身走了,不一會,又來倒了一桶。看著一個個喝得津津有味,我也就渴了,也想喝一口,喝出他們一樣的滋味。
“我可以喝一杯伏茶嗎?”我輕問長凳上的老爺爺。初來乍到,問清楚總是好的。
“可以!”爺爺很是爽快,面上皺褶里是笑意,我想伏茶定是極好喝的。伏茶紅褐色,涼亭的顏色,抿一小口,澀澀的,甜甜的。抿完這伏茶,在茶客的愜意里,我抽身走了。
百米處,又有一座涼亭,又有伏茶。距離這么近,怎么有這么多伏茶?辦好卡,我在這座涼亭歇腳。涼亭規模極小,沒有榕樹掩映,沒有紅柱綠瓦。洋鐵皮的頂,五六根鐵棍支著,四把小木椅,三條小板凳。兩桶伏茶擱在前面桌面上,也有方便杯。后壁掛著“茶堂村為老服務中心伏茶點“的長條橫幅。一個穿白汗衫的老爺爺坐在小木椅上,與一個端杯喝茶的保安說著話。照例有人來來往往,接伏茶喝伏茶。涼亭不因簡陋而落寞。
我問了一句同樣的話,老爺爺直點頭。味道與第一處一樣。
老爺爺很熱情,我邊喝伏茶邊與他攀談起來。
原來各村都有伏茶點。伏茶點都是愛心人士捐款建的。他很是自豪,指著橫幅下面“愛心款紅榜”給我看,整整一榜,有捐五百的,有捐一二百的。
老爺爺把煮伏茶的食材給我看。一大布袋的,像麥穗,像樹葉,還有些零零碎碎的。老爺爺說,這是懂行的人從藥店買來的中藥材,專門煮伏茶的。老爺爺又揭開一個洋鐵桶蓋,里面全是中藥材。我明白了,此伏茶非彼茯茶。彼茯茶叫金花茯茶,是黑茶磚經過傳統工藝發酵,長出“霉芽子”金花而聞名。這里的伏茶,是在三伏天,用中藥材燒制。
老爺爺佝僂著背,揭開伏茶桶看了看,張羅著燒伏茶了。忙完,坐在小木椅上,打著扇子扇風。
“這么熱的天,有點補助沒有?”我很希望他能得到些補償。
“沒有的。”老爺爺哈哈一笑,笑得爽朗,“每天在這里值班的,都是義工,免費的!”
“累嗎?”我有些憐惜了。
“不累,就是太熱!”爺爺心直口快,“我們老人做不動別的事情了,燒桶伏茶,為行路人解解渴吧!”
我頓時對伏茶點的老爺爺肅然起敬。利益與享樂至上的時代,這里有一群老人,盡己所能,發揮余熱,無怨無悔,默默奉獻。夕照與晨曦,同樣是美麗的,同樣有絢爛的色彩。
告別老爺爺,又經過原先的涼亭,古榕樹灑下一片濃蔭,依然你來我往,人頭攢動。
涼亭免費施茶,源于一對夫婦。據說,這對夫婦,多年無子女,涼亭施茶三年后,兒女雙全。涼亭施茶得福報的故事不斷流傳,流傳至今。
回到家,那兩杯伏茶澀澀甜甜的滋味,一直縈繞在心頭,抹之不去。
編輯:但堂丹
題:風暖三晉處處新——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之山西篇新華社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三次到山西考察調研,對山西發展作出...
黨的二十大召開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張建光充滿期待:“我們要牢記總書記囑托,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賡續傳承中發揚光大,使...
一個農村出身的孩子,如果在農村隨處看到閑置荒蕪的土地、抹牌賭博的村民,會怎么做?胡盛與記者講起了投資中藥材的緣由與動...
茶葉、油茶種植既不能占用基本農田,又不能毀壞林地,高山石漠化地區成本又太高),發展中藥材不受基本農田和生態公益林等條...
中醫藥不僅能治百病,而且許多中藥材具有藥食同源的屬性,可用于膳食,調養身體,治未病。建設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示范帶,加...
11日,走進崇陽縣銅鐘鄉清水村聚草康“七彩藥王谷”基地,一壟壟長勢喜人的中藥材苗,吐著綠油油的芽苗。
藥姑山管委會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中藥材產業的服務和指導,不斷提高種植戶的積極性,提升中藥材栽培管理技術水平,全面推進...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姜明助、特約記者劉健平報道:連日來,通城大坪鄉來蘇村菊花種植基地老板胡來龍心里樂開了花:烘...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程昌宗、通訊員周紅松報道:11月3日,位于通城縣馬港鎮金山村的裕豐生態農業種植合作社基地里, 5...
咸寧網訊(記者徐浪?通訊員吳鵬)9月20日,在五里鎮尖山村,只見油茶產業基地的每一株油茶充滿生機,而另一側,是前不久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