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亞平
采訪時間:11月11日
采訪地點:咸安區三元社區
本期閱讀人:李娟娟
發現一本好書,猶如發現一座寶藏,讀完一本好書,如同完成一次美好的旅程,你的視野得以開闊,靈魂得以休憩,思想得以豐滿,情趣得以滋養……而我在約瑟夫·布爾戈的《為什么我們總是在逃避》這本書里,找到了更了解自己的方法。
作者約瑟夫·布爾戈是精神分析師、臨床心理學家,從事心理治療30多年,曾擔任國際精神分析協會組成協會的董事會成員、官員和講師。這本書從“心理防御機制”的角度出發,妙趣橫生地解釋了人們總是在逃避的原因,幫助我們克服遇到問題就試圖逃避的消極心態,找到勇敢去面對的辦法。
書中說,心理防御機制是一種逃避現實的防御機制,是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我們運用各種防御機制去逃避一切我們不愿意面對的痛苦,比如“鴕鳥心態”。鴕鳥遇到危險時,會下意識地把頭埋入沙堆里,以為自己眼睛看不到危險就安全了。
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心理防御機制的本質和目的,以及人類經歷中通常引發這些防御機制的困難;第二部分,探討人類最重要的心理防御機制,并識別其背后的潛意識和情感;第三部分,探討了解除心理防御機制的若干方式及如何更有效地處理我們最棘手的情感問題。
生活中,我們通常會認為那個擁有意識體驗的他們就是真實的自己,事實上,我們對重要的情感世界所知不多。需要或渴望與他人取得聯系,并依賴他們滿足我們的需求。同時也要在這些關系里體驗挫敗、失望或無助。
改變自己的過程中,我們通常在不斷地做出選擇:是保持原來的防御機制,還是采用新的思維方式?作者的比喻非常貼切,就如同行駛在坑洼不平道路上的車子一樣,你需要隨時留意著不要讓輪子滑入舊車轍里。
改變是一個漫長而痛苦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我們首先要克服對改變的抗拒心理。有時候我們會進行自我辯解,找各種理由為自己的防御機制辯解。我們要學會覺察,不斷地糾正,使自己回歸到正確的道路上。
與防御機制和解是一項終生課題,如果你能堅持下去,你就會一直成長與改變,但你永遠無法抵達終點,不再受相似的問題困擾。這就好比去健身房,如果中止鍛煉,那你投入的時間、取得的成效都會付諸東流,所以要想保持身材,你就要持之以恒。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新書薦讀
下一篇:
追求長期全局多維的發展
動態平衡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中庸之道,為什么要講“中”呢?因為“中”就是保持事物的平衡。在這個時間、地點取得了平衡,到了下...
○汪永富近期,在咸寧市教科院舉行的課題研究專項培訓會上,武漢大學中國教育家研究中心主任程斯輝結合自己從教幾十年對幸福...
適應能力強的孩子,性格往往較為外向堅強。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半小時漫畫世界史》長期占據暢銷書榜前列、《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的樣子》銷售.現代表達:從智...
近日,一些家長在班級家長微信群里問:“我也很關注孩子的思維方式、習慣和品質,但是除了考試,還有什么方式能對此進行觀測呢...
在復盤中,下棋的人要想一想當時下棋的情形,為什么走這步,思考每一步是否合理,這棋子這么走對不對,如果不這樣走而走別的...
美國前貿易代表、前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日前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指出,美國政府發動對華“新冷戰”只會導致兩敗俱傷...
現在我可以很自信地講,因為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使我能夠輕裝飛行,去逐夢。
今年暑期,中伙鋪鎮整合各類資源、不斷豐富關愛幫扶舉措,聯合市圖書館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幫助留守兒童健康茁壯...
○曹莉我們初中銜接班的孩子們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好奇心強,喜歡并善于模仿。大部分學生或多或少的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