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學習強國”總編輯劉漢俊所著的黨史、黨建理論學習普及讀本,從黨史變遷看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的內在邏輯。
上個世紀30年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釋這部作品的標題時說,“鋼是在烈火里燒、高度冷卻中煉成的,因此它很堅固?!边@段話不僅闡述了一個革命戰士的成長過程,也引發了我們對一個百年大黨“百煉成鋼”的歷史思考。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歷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也沒有哪個黨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那么,是什么使一代代共產黨人最終“百煉成鋼”的呢?由中宣部宣傳輿情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總編輯劉漢俊新著的《百煉成鋼》一書對此給出了答案。
《百煉成鋼》記載了劉漢俊近年來關于黨建理論發展的所思、所感、所歷、所為。該書不僅從黨的百年征程中科學、系統、準確地剖析了我們這個“青春大黨”百年輝煌的內在邏輯,更從多個視角探析了共產黨人歷經百年洗禮、最終百煉成鋼的理論基因、思想密碼及實踐基礎,是建黨百年極具價值的獻禮之作,也是致敬初心飽含情懷的傾心之作。該書對“百煉成鋼”的解密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越讀答案越感清晰,越讀信仰越覺熾熱。
一是百煉成鋼,離不開政治堅定。
旗幟鮮明講政治,既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征,也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政治優勢。一百年來,我們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高度重視黨的政治建設,形成了講政治的優良傳統,也為新時代加強政治建設積累了豐富經驗。該書圍繞黨的政治建設,從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加強政治領導、夯實政治根基、凈化政治生態、防范各種政治風險、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七個維度對其進行了理論解讀,使讀者在清晰的邏輯框架中對黨的政治建設有了更加全面、立體、深刻的認識。
特別是,該書圍繞“核心”問題進行了深入闡述,可以說是抓住黨的政治建設的關鍵所在。作者認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高度統一’,體現在思想先進性、政治先進性、實踐先進性基礎之上的高度統一,體現在思想核心、政治核心、實踐核心的高度統一”。同時,作者指出新形勢下維護領導核心,就是要在思想上“與‘核心’同心”、政治上“與‘核心’同向”、行動上“與‘核心’同行”。總之,作者對黨的政治建設鞭辟入里的理論分析,對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具有積極意義和現實價值。
二是百煉成鋼,離不開歷史考驗。
“歷史總是在曲折中前行,經驗總是在教訓中提煉”,我們黨的百年征程并非一片坦途、一帆風順。正如書中開篇所言,“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建黨史就是一部在危機中尋新機、求先機,在危局中開新局、謀大局,頑強奮斗、不斷前進,充滿苦難和輝煌的歷史?!?/p>
該書全景式展現了我們黨一百年來經歷的困境危局。其中,既有大歷史觀視角下歷史大潮的風云激蕩,又有微觀特寫鏡頭中具體事件的真實溫度,既有豐富翔實的數據資料,又有入木三分的分析評述。翻開書頁,讀者霎時便進入到歷史畫卷里,置身其中,常常是“山重水復疑無路”的緊張與迷惘才上心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釋然與喜悅便上了眉梢,這種閱讀體驗為我們讀黨史、學黨史又平添了不少樂趣。
該書帶給讀者的不僅僅是這份沉浸式的閱讀體驗,更多的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思考與沉淀。作者通過對我們黨百年來應對困境危局的歷史梳理,總結提煉了共產黨人在指導思想、理想信念、根本宗旨、斗爭精神、思想路線、自身建設等六個方面化危為機、開創新局的寶貴經驗與歷史啟迪,為我們面對新挑戰、取得新勝利注入了智慧與力量。
三是百煉成鋼,離不開初心使命。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該書對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進行了深入思考、深刻分析、深情謳歌。閱讀該書,作者對人民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在字里行間隨處可見,如山間清泉,遍布廣野,綿延流長。
劉漢俊是這樣寫的,也是這么做的。作為黨的宣傳戰線的一員,他始終堅持把初心傾注筆端、化為力量,把使命扛在肩上、寫在大地。去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荊楚大地首當其沖。作為湖北籍的著名作家,劉漢俊以筆為刀,投身戰“疫”,先后創作了《致敬武漢人民》《武漢,生命在呼喚》《給武漢的一封信》等長詩。劉漢俊在詩中記錄了“新中國最大規模的醫療集結”的偉大史詩,訴說著“你把人民捧在心里”的赤子情懷,頌揚了“不信邪不服周”的荊楚文化,“煙波江上”的戰“疫”之聲表達了中華兒女“共同的情感、情愫和情懷”,為抗擊疫情貢獻了直擊人心的“文藝的力量”。而劉漢俊的有力之舉、鼎力之作,恰恰是對《百煉成鋼》中闡述的──“文藝的力量”“來自火熱的社會實踐、來自偉大的人民群眾、來自深厚的文化情懷”這一觀點的最好腳注。
四是百煉成鋼,離不開學習奮斗。
“中國共產黨是誕生于學習、成長于學習、壯大于學習的學習型政黨”,我們黨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將依靠學習走向未來。書中,作者辯證分析了“學習”與“奮斗”的關系。認為“學習也是奮斗,奮斗需要學習”,并進一步指出,“為人民幸福而學習、為國家富強而學習、為民族復興而學習,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作者的論述有助于我們更為準確地把握“學習”與“奮斗”之間的內在邏輯與互動關系,從而進一步增強黨員干部以學促行、以行踐學的使命感、責任感。
作為“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總編輯,劉漢俊系統闡述了“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歷史基因、功能定位、具體任務等內容,繪制了“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建設目標和發展前景,使大家對“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有了更深的認識與了解,從而更好做到“學而時習之”。同時,“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成功創新實踐,也為我們黨應對挑戰、百煉成鋼,匯聚了學習之力,積蓄了奮斗之能。
五是百煉成鋼,離不開黨性修養。
黨性是共產黨員立身、立業、立德的基石,加強黨性修養也是黨員干部一生的必修課。該書圍繞黨性修養進行了唯實的研究、提出了務實的對策。大到厚植“為天地立心、為萬眾塑心”的家國情懷,小到反對“串小門、喝小酒、傳小話”的“微風”“末節”,遠從“錢清江”中探尋修身的智慧,近在“馬上就辦”中接受實踐的鍛造,這些都為廣大黨員干部錘煉黨性、修身立德提供了生動范本。
該書的一大亮點還在于作者善于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政德的力量”,從而使該書更具文化的醇香和歷史的韻味。作者在古代官員政德觀的基礎上,提出了共產黨人“更富有進步意義和時代內涵”的政德觀。認為黨員干部要通過“‘修心’以‘正心’”“‘養德’以‘明德’”“‘守志’以‘補鈣’”“‘明禮’以‘守法’”“‘尊道’以‘弘道’”,打造“一個具有高尚道德追求、鮮明道德導向、強大道德力量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進而為“中國號”乘風破浪保駕護航。
初心如磐,使命如山,歷經磨煉,風華正茂。如今,經過百年“烈火”與“冷卻”的共產黨人依然志比鋼堅、身比鋼強。面對新的困難與挑戰,只要我們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從“百煉成鋼”的偉大歷程中堅定信念、汲取養分、總結規律,就一定能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戰勝一切艱難險阻,昂首闊步走向勝利。我想,這也是作者撰寫《百煉成鋼》一書所要表達的初衷與希冀吧。 ? ? ?
(咸寧日報綜合)
編輯:但堂丹
■黃軍十八歲,我穿上了綠軍裝,實現了兒時的挎槍夢想.鋼槍伴冷月,雪水咽干馕,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用忠誠、使命、奉獻...
黃軍(市直)十八歲,我穿上了綠軍裝,實現了兒時的挎槍夢想.鋼槍伴冷月,雪水咽干馕,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用忠誠、使命、...
○劉念周末我看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是第二次看,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朵撹F是怎樣煉成的》是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
中高考來臨之際,頻繁的考試,波動的分數及排名,讓很多陷讀的家長過多的關注孩子的成績,導致家庭矛盾增加,家長出現嚴重的...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開展優秀影視作品展播活動,以不同藝術形式和風格的影視作品,反映中國共...
【話百年黨史?謀民族復興】光明日報記者白雪蕾“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魏海生委員說,當前,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
“馬上就要上初中了,學習還是手忙腳亂,一點計劃都沒有。紫荊花教育集團負責人李老師介紹,不管是小學生還是初高中生,都面...
“態度倒是很認真,可是學習效率太低了。尤其是青少年,要自覺排除一切干擾學習的外界因素,在短時間內專注一件事,可以持續...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一體推進中央和國家機關、行業協會商...
咸寧網訊?(記者?胡廣?通訊員?陳茂楊)自黨史教育伊始,建行咸寧分行立足實際,認真組織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在做好規定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