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云(赤壁)
俗話說:“細伢望過年,大人望栽田”。土里刨食,靠土吃飯,栽田是頭等大事,插下秧苗就好似播下了豐收的希望種子。
家鄉栽田都是請親朋戚友互幫互助,以工換工。第一天栽田,稱為“開秧門”。主人家請幫工吃飯,好煙好酒好菜招待。栽田結束,稱“關秧門”,有的戶主繞田走一圈,拔一把秧苗帶回家,丟在大門口,寓意“秧苗認家門,豐收由此進”。
栽田首先要扯秧,扯秧的勞動強度比栽田輕松多了。吃過早飯后,大伙將一個個秧頭用竹篼或秧夾挑到早巳整理好的大田邊,逐個拋到水田中間。緊接著,人們卷起褲管下到田里一字排開,低頭、弓身、彎腰,解開扎秧繩結。栽田要求從左到右,邊插邊退,深淺恬當,橫豎對齊,間隔距離五至八寸遠。每人每排栽苗棵數因人而異,臂長手快可多栽幾株。
南方雨量豐沛,日照充足,適宜栽種早、晚雙季稻,收割早稻后補栽晚稻,稱為“雙搶”?!半p搶”是搶收搶種的簡稱,時間為每年七月底八月初,是一年最忙時節,全家老小齊上陣,人人出力,可謂“全家皆兵”。
農耕社會,老牛拉木犁,肩挑背馱,人工栽田插秧延續了世世代代,滿含農人辛酸與痛苦。插秧栽田是項艱辛農活,風里來雨里去,面朝泥水背朝天,低頭弓身不停歇,腰酸背痛不叫累。初春,乍暖還寒,人下水田渾身顫;夏日,脊背曬得發燙,眼冒火星;雨天,全身上下遍體濕透無干衫。
最難栽的田塊要算晚稻田。早稻收割后的谷樁留在田里來不及腐爛,板田因多日曝曬,翻耕泥土尚未完全泡漲松散,特別不容易栽插。一天下來,有的手指反復插入泥土,早已紅腫;有的手指被雜物戮傷。
打栽田鼓和唱山歌是栽田人最開心的時刻。家鄉“栽田鼓”由鼓手擊鼓起號,奏起樂,眾栽田手用不同腔調和唱段接唱,一唱一和,兩者配合,相得益彰。歌聲悅耳動聽,鼓舞士氣,令人干勁十足。
隨著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插秧機和新型拋秧方法在農村推廣使用,農人世代追求“栽田不彎腰”的愿望夢想成真。家鄉人頭攢動的栽田熱鬧場景一去不返,鄉親們忙碌的身影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編輯:但堂丹
在一片柔波里蘇醒低飛的蜻蜓有陽光照在湖面有風吹過綠色的大堤我在奔跑中,追趕自己一群蜻蜓,從天而降在越來越濃的晨光里在...
孔帆升(通山)說到某人的時候,有人會說:“他是個捋鋤頭把的。也有人自謙自己世世代代為農,祖上是“鋤頭把,把鋤頭”。把接鋤...
袁麗明(通山)四月,春光正媚。記憶中的鄉村,此時鶯歌燕舞,草木葳蕤,紫云英盛裝打扮著農田,與滿地怒放的豌豆花遙相呼應...
2018年起, “籉笠就緒,倉箱可期”的秋分被定為我國致敬農民、禮贊豐收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古人會折桂枝博個“蟾宮折桂”...
果園里的病蟲害預防,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眼下正逢果樹春季生長的關鍵期, ”3月24日,市農科院果蔬科技服務團隊專家...
周瑞云(赤壁)家鄉位于鄂南幕阜山脈與平原結合部的長江南岸,依偎在石金山腳下,坐北向南,靠山面畈,物產豐富,美麗富饒。小...
12月15日,一群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們來到通山縣黃沙鋪鎮梅田河邊,清理起了河邊及路邊的垃圾。一周前,該小學班會課上,梅田...
吳秋華(武漢)家鄉堂弟托姐夫捎給我一提茶,還向我邀約,他們的九井峰茶文化生態園已經開園。幕阜群山孕育著家鄉茶,讓人總徘...
葛昌永(武漢)“誰不說俺家鄉好”,這首歌唱山西的名歌,為什么有名?因為唱到了所有熱愛家鄉人們的心坎上。誰不說俺家鄉好,既...
馬輝久二0一八年三月二十日,一個平常的日子,我親愛的哥哥啊,一顆普通而平凡的心臟,永遠地停止了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