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云(赤壁)
家鄉位于鄂南幕阜山脈與平原結合部的長江南岸,依偎在石金山腳下,坐北向南,靠山面畈,物產豐富,美麗富饒。據《中華周氏聯譜·赤壁卷》記載,赤壁周姓一世祖系北宋理學家周敦頤(字濂溪,湖南道州人)。元武宗年間(公元1310年),濂溪公后裔伯垣公由江西南昌府朱氏巷遷居湖北武昌府蒲圻縣馬咀頭株林莊。明洪武九年(1376年),其孫【朝端(官七公)之子】文銘(靖六公)由株林莊遷入大貴莊。在此開枝散葉,繁衍生息六百余年,現有周氏族人四百余眾。
鼎盛時期,家鄉人丁財旺,正月時興耍龍燈“九龍下海”,青壯年人人參與,浩浩蕩蕩,威振八方。全灣擁有七十二棟門樓,房屋近千間,田地山林遍布方圓十里。當地人稱家鄉一帶為“大富大貴”之地,作為地名,“大貴畈”一直沿用至今。家鄉老宅古屋眾多,一塊挨著一塊的青石板鋪就的村道一直延伸到村外,村內石板路縱橫交錯,連接各家各戶。“周家石板街”遠近聞名,不少外地人慕名而來,一睹尊容。鄰村媳婦格外羨慕石板路雨天不濕鞋,晴天不沾灰,進出干凈整潔。古時,家族建有高大宏偉的宗祠,每年大年初一,全村男丁各自帶上鞭炮、蠟燭、香紙、酒肉等祭品齊聚拜祖。宗祠至今尚存,先人留下遵規守矩、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崇廉尚德等祖訓勒石鑲嵌在上殿醒目位置,警示族人。以祠堂為中心,一條中巷將整個村灣一分為二,另有多條小巷曲徑通幽。陌生人初次進村,繞得兩圈定會迷路。傳說,先祖始遷之初,開基鑿石,用鋼扦鐵錘硬生生將山石砸開分割成不規則形狀,正大方圓的做石墻;小而不成形的作鋪路石;長條形的用作臺階登步下坎;有的石塊用來護砌溝坡;有的深加工制成石門柱、石窗、石臼、石磨、石碾、石滾.……我家堂屋石造大門左右兩邊還立有石墩,門柱立在墩坐上,門頂橫梁下方柱頂各蹲一只石雕獅子。聽爸爸講,老屋被日本人燒毀后,石大門巍然屹立,建現屋時請工匠用起動機費九牛二虎之力搬遷而來。古董商曾高價收購石大門,爸爸說是傳家寶,價再高都不賣。
青石板走過家鄉祖祖輩輩勞碌而又繁忙的腳步,經歷著過往的風風雨雨,早巳被雨水沖刷和歲月打磨得光滑錚亮,見證著時代變遷的點點滴滴。小時候,奶奶經常講到爺爺在舊社會是個讀書人,熱天喜歡坐在石板上看書寫字,不會做農活,后到汀泗橋街上幫店鋪老板做賬房先生,一生吃心事飯。抗日戰爭時期,家鄉淪陷,日本鬼子沿著石板路兩次侵入村中,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殺人放火。曾奶奶挺身阻擋鬼子兵放火燒房暴行,被刺刀捅傷推入火堆活活燒死。叔祖父被鬼子抓夫挖戰壕修炮樓一年多,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國民黨統治時期,堂祖父周茂連走出青石板,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一去不返,再未歸鄉。解放后,族下叔爹周茂斌響應國家“抗美援朝”號召,在青石板上披戴紅花,奔赴前線,血灑疆場。土改時,祖父患病英年早逝,祖母含辛茹苦拉扯父親成人。黨和政府培養父親加入黨組織并擔任村支部書記,他帶領村民大搞農業生產,興修水庫、開挖“紅旗渠”,大搞社會主義基本建設……
家鄉有我快樂的童年,那時的青石板是我們的游樂園。夏日炎炎,驕陽似火,大地烤得直冒煙,黑狗吐著長舌竄到樹蔭下趴著一動不動。這時,村中大小巷道成了男女老少歇息納涼的好地方,一棟棟房屋遮住太陽強光,留下片片濃陰。老人坐在石板上搖著蒲扇,悠閑自得;小伙伴們圍在一起下“回”字型的“乘三棋”、做游戲、聽故事、搭泥塊、唱兒歌、看書、寫作業……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家鄉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村級通組公路全部硬化為水泥路面,徹底改變以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狀況。多數家庭拆舊蓋新或重新選址建樓房,但那承載家族歷史的青石板仍舊保留下來。
石板路靜臥家鄉經年累月,默默見證歲月滄桑巨變,無聲訴說歷史風云。它甘當鋪路石,樂做墊腳板,無怨無悔,護佑一代又一代家鄉兒女奔向遠方追逐夢想,干事創業,飛黃騰達。
編輯:但堂丹
12月15日,一群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們來到通山縣黃沙鋪鎮梅田河邊,清理起了河邊及路邊的垃圾。一周前,該小學班會課上,梅田...
吳秋華(武漢)家鄉堂弟托姐夫捎給我一提茶,還向我邀約,他們的九井峰茶文化生態園已經開園。幕阜群山孕育著家鄉茶,讓人總徘...
葛昌永(武漢)“誰不說俺家鄉好”,這首歌唱山西的名歌,為什么有名?因為唱到了所有熱愛家鄉人們的心坎上。誰不說俺家鄉好,既...
馬輝久二0一八年三月二十日,一個平常的日子,我親愛的哥哥啊,一顆普通而平凡的心臟,永遠地停止了跳動。
周瑞云(赤壁)家鄉大貴畈位于鄂南幕阜山脈與平原結合部的長江南岸,依偎在石金山腳下。有的深加工制成石門柱、石窗、石臼、石...
?●策劃:李建文采寫:記者漆兵特約記者周益民幫貧困戶免費安裝光伏設備,堅持到養老院看望慰問孤寡老人,為留守兒童買校服、...
國慶檔火爆程度堪比春節檔《我和我的家鄉》中,沈騰、馬麗的表演最具“笑果”。”《我和我的家鄉》讓人笑中帶淚盡管《姜子牙...
坐著高鐵看中國,車窗外江山如畫,車廂里雙節勝年。近日, 《紐約時報》就刊文稱, “當人們擠進火車,擁擠在古老的廟宇中以...
李天珍(嘉魚)我的前半生是在一間低矮、窄小的房子里度過的,那時每天企盼,渴望有一朵白云從我頭上飄過。就這樣騰出一小塊孩...
特約記者胡劍芳“古田畈,好地方,兩港泉水潤田莊,四面青山相擁抱,幸福生活響當當!”2月6日下午,一場由農民自編自演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