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愛瓊(嘉魚)
2020年的6月,天空時有陽光,時有雨霧,云朵時凝聚在一塊,時被風吹散到四處。這是江南的古怪天氣!
在這古怪的天氣里,我們撐一把傘,行走在“神州第一組”官橋八組的懷抱里,滿眼的詩情畫意。碧綠的森林,明凈的湖水,高端的影視廳和農博館,充滿智慧的開心農場,臨水而居的別墅群,寧靜之中彰顯文化氣質的文昌塔和清風樓……這鄉村中的一座城,這城市之中的一座村,遼闊之中不失江南的靈秀,秀美之中顯露面向四海的坦蕩胸襟!山水相依,清溪照影,花香四溢,又宛如一幅水墨畫,我們每個人便成了畫中人。陽光也罷,雨霧也罷,都滋生出一派心的愜意。
是誰締造了這一切?是誰將這座人囗只有67戶、247人,面積只有3.8平方公里的丘陵小村莊發展成為宏大敘事的現代新農村?
我們靜坐在影視廳,在一段跌蕩起伏的光影里回望他的傳奇人生!
1978年,他迎著祖國第一縷改革的春風,辭工返鄉,擔任貧困小村的組長。當鄉親們依然用焦慮的目光苦巴巴地望著黃土地時,他已看到曙光就在遠山盡頭,即將普照在鄂南大地上!
1979年,當多少人驚喜又慌亂、猶豫不決時,他果敢地帶領鄉親們聯產承包,分田到戶,興修農田水利,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種植杉木林,建設茶園果園,發展養殖業,使全組糧食產量從20萬斤增長到35萬斤,徹底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
1981年,當多少人為喝上一口干凈的水,來回走幾十里山路時,他帶領鄉親們修建水庫,家家吃上自來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90元,讓官橋八組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1982——1984三年間,他開熟食店,辦冰棒廠、磚瓦廠、螺絲廠、床具廠等等,讓鄉村企業遍地開花,讓八組農民提前過上了小康生活。
1992年,他所帶領的小村莊人均收入2010元,創下鄂南地區組級經濟富裕新紀錄。
1993——2002年十年間,他高瞻遠矚,轉型升級,發展高科技產業,引進人才、技術、項目,組建田野集團,完成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
2015年,他的田野集團駐點觀音寺村精準扶貧,支持資金936萬元,整合資金3209萬元,幫助貧困村民發展油茶、香菇、水稻生產,為村民修鄉村公路、通網絡、建魚塘、作易地搬遷等等,讓貧窮落后的觀音寺村徹底擺脫貧困,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新氣象!
2017年,官橋八組村民的年均收入達6.5萬元。
現如今,年過花甲的他依然目光炯炯,胸懷壯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幅宏大的碧水青山藍圖在他的筆下,在官橋大地徐徐鋪展開去……
時光見證了一切!
四十載風風雨雨,一面火紅的旗幟依舊高高飄揚在官橋八組,欲加鮮艷,欲加奪目!他永遠守護著他頭頂的這面旗幟,永遠守護著他腳下的這方土地,他與她們從未分離!
“我熱愛我的家鄉,我要用畢生的精力建設好我的家鄉,讓我的家鄉、讓我的鄉親們過上衣食無憂的美好生活。”他說。他用他一生的貼著灼熱黃土地的行走,踐行著他質樸的初心和偉大的使命!
他是誰,他是大地的赤子——周寶生!
走出影視廳,沿著開滿鮮花的小徑,去探尋。天空已放晴。眼前的一切更為澄明,更為遼闊。這片豐盈的大地上的每一叢花草、每一座山林、每一條河流、每一縷炊煙,都回響著他的足音!
編輯:但堂丹
胡喜榮(嘉魚)夏日,我的小村,是荷的天下。把藕帶掛在脖子上,或斜挎在肩膀上,邊走邊嚼,那甜津津的味道,和那股藕荷特有的...
“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不僅有黃花,還有寧夏肉牛、黑龍江藍莓、河...
本報記者龐革平張云河起個大早,全國人大代表劉入源直奔廣西博白縣江寧鎮道根村。不履職盡責,咋能對得起鄉親?”去年6月,道...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易地搬遷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實現貧困群眾跨越式發展的根本途徑,也是打贏...
展現了“跑山電工”良好的精神風貌——(歌詞)從九宮到幕阜巍巍青山無重數從三河到兩湖悠悠碧水映山谷跋山涉水餐風飲露披荊...
新華社西寧10月5日電題:青稞酒酥油茶更加香甜——青藏鐵路鋪就致富路新華社記者王浡、劉洪明、王艷10月的青藏高原已有寒意,...
光明日報記者陳海波張銳夏靜在奔向小康的路上,發生著許多令人感動和振奮的故事。有的人返鄉創業,給傳統手藝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咸寧網訊通訊員鄧丹、何文杰報道:近日,嘉魚縣觀音寺村活動中心里,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和掌聲,當天,該村在這里舉辦《脫貧攻...
1927年8月5日,中共湖北省委就制定了《鄂南農民暴動計劃》。8月初,省委派符向一等40余人到鄂南開展工作,并指定符向一在鄂南...
1927年“四·一二”政變發生后,在全國三個政權對峙的局面中,繼續保持國共合作的武漢國民政府,其時直接管轄的區域有湘鄂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