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簡兮整理/本報記者 王恬
春雨至,萬物生!眼前細雨,綿綿而下,無聲落地,“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綠。”在古詩詞的天空里,一場場春雨后,綠草如茵,杏花繁,潤物無聲,鱖魚肥!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這是唐朝詩人韓愈,寄給張籍的詩——《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公元823年的早春時節,五十六歲的韓愈,約張籍春游,張籍以事推辭,韓愈便寄贈此詩。這首詩的風格清新自然,詩人以平淡的語氣表達了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春天的雨,濕潤如酥,淅淅瀝瀝,春雨染綠了小草,遠遠看去,雨中的小草綠意朦朧,走近一看卻幾乎沒有什么變化,詩人抓住“小雨”和“草色”的細節,描繪出了早春的獨特景色。“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景色,比起那滿城煙柳的晚春,要好得多!
而躬耕“草堂”的杜甫,對春天及時雨的到來,更加地喜愛。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這首《春夜喜雨》下得真“好”,因為它下得“及時”,雨水補給干旱的土地,讓萬物復蘇。春雨,它就來了,而且悄悄地來,無聲地來,和風兒一起來,滋潤萬物,卻不去打擾誰,這樣的雨誰不喜歡?緊接著詩人從視覺的角度,描寫雨夜景色。在暗黑的天空下,除了黑沉沉的云,什么也看不見,只有江面的一條小船有一絲亮光。如此“好雨”下了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種子發芽,植物開花,天明之時,整個城市一定花團錦繡。詩人以充滿喜悅的心情,想象著這場春雨帶來的美好!
春雨,是春天的眼,萬物之源。公元781年,任滁州刺史的大詩人韋應物,在游覽滁州西澗時,有感而發于春雨中的山間景色——《滁州西澗》,它描繪的是一幅滁州西澗的暮春圖畫。情景交融,在唐詩中也是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獨憐”二字說明作者特別喜歡,在深澗幽谷旁,生長的一片青草地,樹叢深處婉轉啼鳴的黃鸝聲,清脆悅耳,傍晚時分,春雨淅瀝,春潮上漲,河流中水勢湍急,荒野中的渡口空無一人,只有一只小船孤獨悠閑地飄在水面。這亦詩亦畫的情景,繪就了詩人恬淡的胸襟和憂傷情懷。
雨濯春塵,萬物萌動。公元773年,顏真卿任湖州刺史,作為朋友,張志和前往拜謁,時值三月,桃花水漲,鱖魚肥美,他們駕舟游玩,張志和即興唱出了這首詞——《漁歌子》,它生動地描寫了江南水鄉“斜風細雨”時的湖光山色,“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斜風細雨中,春江水暖,岸上的桃花開得正艷,天空中白鷺雨中飛翔,遠處的青山,在煙雨中迷蒙靜立,江上漁舟流連忘返,江水猛漲,鱖魚正肥,戴著青箬笠、身穿綠蓑衣的漁人,陶醉于垂釣的快樂中而忘記了回家的路。一場春雨,一次垂釣,怡情悅性的意趣,表現了詩人超凡脫俗、淡泊高遠的人生態度。
窗外的雨,如針如線,如絲如縷,斜落在天地間,經歷了冬天漫長的落寞等待,在一次次春雨中,一抹抹新綠,漸漸地在大地上的每個角落里隱隱浮動,“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春雨在詩人筆下永遠那么柔和、潤濕,給萬物帶來生機和希望。
編輯:但堂丹
境界的“可說”與“不可說”張世英依據人的精神自由程度,將人之境界劃分為四個層次,從低到高分別是“欲求境界”“求實境界...
霜是刀子嘴豆腐心,經霜才甜,就像人只有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只有經歷風霜雨雪和艱難困苦的磨練洗禮和考驗,才更純粹,更堅...
6月7日,藍天白云下,嘉魚三湖連江美不勝收,遠處的嘉魚長江大橋、中處的三湖橋、近處的白湖橋猶如一串珍珠連接著江河湖泊,...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路石(嘉魚)平躺,閉目四周黑暗涌向黑暗萬物流動又靜止有時,它像刀剝樹皮風吹沙礫一個人,意亂情迷有時,它像泉水流經山谷...
系宅醫創始人、五行長生功創始人、高能經濟學創始人、自然風水學創始人、五行相生起名法創始人、宅醫堂創始人、中華好少年成...
摘要:《溪蠻叢笑》是一本最早提及“苗”這一族名的,以湘西少數民族風俗與物產為典記對象的民族專著。正因為消極厭政的歸隱...
作者:舒中甫(通城縣民間文藝家協會?古瑤文化?湖北?通城)摘要: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通城自北宋熙寧五年從崇陽分立置縣63...
彩繪兵馬俑《華夏之路——文物里的中國通史》中國國家博物館編朝華出版社綠底粉彩花卉紋多穆壺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具有某種同...
夔鳳紋瓦當? ?人類歷史發展的軌跡具有某種同一性,但其發展速度在不同地區卻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