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化 >> 心靈驛站 >> 正文

試斷《溪蠻叢笑》作者朱輔生平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0-05-06 08:12

舒中甫

(通城縣民間文藝家協會 古瑤文化 湖北 通城)


摘要:《溪蠻叢笑》是一本最早提及“苗”這一族名的,以湘西少數民族風俗與物產為典記對象的民族專著,其對南宋時期五溪蠻地區各溪蠻族群的生產活動、社會關系、民族文化、蠻風習俗、宗教信仰及服飾、發型、特產、文物等作了翔實的記載,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從對作者生平的研究,來了解南宋時期社會經濟、民族關系及士族斗爭和伐金大潮對知識分子階層與最底層民眾的深刻影響,都不失為一種直接而有效的方式與途徑。

關鍵詞:《溪蠻叢笑》《攻媿集》《詠虎丘》 桐鄉 朱輔 葉錢 潛山先生 樓鑰 沅州


朱輔,南宋人,著有《溪蠻叢笑》一書。

《溪蠻叢笑》是一本最早提及“苗”這一族名的,以湘西少數民族風俗與物產為典記對象的民族專著,其對南宋時期五溪蠻地區各溪蠻族群的生產活動、社會關系、民族文化、蠻風習俗、宗教信仰及服飾、發型、特產、文物等作了翔實的記載,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該書內容豐富、條目明晰、敘述嚴謹,有很多記載“溪蠻”族群的生活習俗,讓漢人感到怪異好笑,故稱“叢笑”。這在宋代簡秩浩繁的典籍中,尤顯彌足珍貴,“完全可以與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周去非《嶺外代答》相媲美”[1]

朱輔所著《溪蠻叢笑》,雖全文不足五千字,然字字珠璣、條條據實成典,生動準確地記錄了“五溪蠻”地區的“苗”、“瑤”、“僚”、“伶”、“仡佬”等少數民族的生活生產狀態、民情風俗和土特產,可信度極高。故清人《四庫》的編者們在《溪蠻叢笑·提要》中亦言:“所記諸蠻風土物產頗備,如闌干布之傳于漢代、三脊茅之出于包茅山、數典亦為詳瞻。至其俗尚之、異種類之別曲折纎悉,臚列明晰。事雖鄙而詞頗雅,可謂工于敘述,用資考證多益見聞,固不容以瑣屑廢矣。”[2]今流傳的《溪蠻叢笑》是為收錄在《四庫全書》的版本。《四庫全書》的編者們在《溪蠻叢笑·提要》中,提到了作者朱輔的生平:“《溪蠻叢笑》一卷。宋朱輔撰。輔字季公,桐鄉人,不詳其仕履。惟《虎丘志》載:所作詠虎丘詩一首,知為南宋末人耳。溪蠻者,即《后漢書》所謂五溪蠻者。《懷太子注》稱武陵有雄溪、樠溪、西溪、潕溪、辰溪,悉是蠻夷所居,故謂五溪蠻。在今辰州界者是也。輔葢甞服官其地,故據所聞見作為是書。”[3]這里粗糙的把朱輔斷定為南宋末人。然,據清·順治四年宛委山堂《說郛》叢書中也收錄了《溪蠻叢笑》,并附有葉錢所作的《序》。葉錢作《序》時間署明為“慶元乙卯”年[4],即為宋寧宗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 葉錢在《序》中稱朱輔為“沅州通守”[5],贊其“風流博雅”[6],仍“朱公潛山先生之季子”[7]。朱公潛山先生,正史亦無記載,根據宋人筆記等諸多古籍資料考證,應為南宋朱翌。朱翌,字新仲,南宋初年人,生于公元1097年,卒于1167年,享年70歲。因其著有《潛山集》四十四卷,故自號“潛山居士”[8],其長于理學,曾官至中書舍人。葉錢既然稱朱翌為“潛山先生”,又贊朱輔“風流博雅”,可見其應是朱翌生前故友,且與侄輩朱輔也相交甚好。

葉錢為朱輔作《序》的時間為公元1195年,那么朱輔寫就《溪蠻叢笑》應比1195年略早。《溪蠻叢笑》全文五千字并不很長,或朱輔在沅州作通守時業已做了筆記,故《溪蠻叢笑》最后刊定時間應在公元1193—1194這兩年間。既然葉錢在《序》中稱朱輔為“沅州通守”,那么說明朱輔在1195年之前,還是或曾經是“沅州通守”。通守即通判。

把葉錢作《序》的“1195”這一年作為一個時間節點。試想:如果把“1195”年時間往前移,分析朱輔其父的生卒時間與仕途履歷,再查找宋人詩集筆記中記載“朱新仲”的蛛絲馬跡,則可推斷出朱輔出生年代和初仕時期;如果把“1195”年時間往后移,則根據當時南宋的重大歷史事件與政治形勢,便可對朱輔人生經歷和仕途履歷了之大概。

朱輔作《詠虎丘》詩,應是其官場失意、閑居避世、一心問禪的暮年時期:“自許胸中著一丘,飽于世路合休休。未陪靖節遠公社,且與景常元慧游。四野凍云催雪到,五湖春浪蹴天浮。不將拾翠相隨去,碾罷新茶即泛舟”[9]。靖節即陶淵明。他在詩中追悔早年自己未能像陶淵明那樣“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是在官場上委曲求全,茍且仕途幾十載。全詩表達的是一種年逾六旬的老翁心態,是一位即將歸隱的宦場倦人。

首先來弄清楚朱輔的祖籍地。

朱輔其父,即“潛山先生”朱翌,字新仲,一生頗負文名。其著有《猗覺寮雜記》、《潛山集》,均題“桐鄉朱翌”。《溪蠻叢笑·提要》中也介紹朱輔:“輔字季公,桐鄉人,不詳其仕履。”宋·樓鑰《攻媿集》中有《送朱季公倅嚴陵》:“朱家族裔甲龍舒,循吏清名史特書。止為嗇夫恩所部,至今廟食盛鄉閭。舍人曾賦嚴公瀨,季子方題仲舉輿。但向棠陰增蔽芾,桐鄉今卻在桐廬。”[10]中言“朱家族裔甲龍舒”,其實是指他們朱家應為西漢朱邑的后代。

朱邑,西漢人,曾任渤海郡(今安徽桐城)守。漢時有舒縣和龍舒縣,皆隸屬廬江郡,龍舒縣與舒縣下轄地區先后有交叉,朱邑是舒人而不是龍舒人。《漢書》載其傳記“朱邑字仲卿,廬江舒人也。少時為舒桐鄉嗇夫,廉平不苛,以愛利為行,未嘗笞辱人,存問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愛敬焉。遷補太守卒史,舉賢良為大司農丞,遷北海太守,以治行第一入為大司農。為人淳厚,篤于故舊,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身為列卿,居處儉節,祿賜以共九族鄉黨,家亡余財。神爵元年卒。天子閔惜,下詔稱揚曰:‘大司農邑,廉潔守節,退食自公,亡強外之交,束脩之饋,可謂淑人君子,遭離兇災,朕甚閔之。其賜邑子黃金百斤,以奉其祭祀。’初,邑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故為桐鄉吏,其民愛我,必葬我桐鄉,后世子孫奉嘗我,不如桐鄉民。’及死,其子葬之桐鄉西郭外,民果共為邑起冢立祠,歲時祠祭,至今不絕”[11]。這里的“桐鄉”只是漢時舒縣下面的一個小地名,相當現在鄉一級的管理機構。記載朱邑年輕時在舒縣桐鄉這個小地方的擔任過“嗇夫”,掌管一鄉的訴訟和賦稅等事務。因朱邑為人廉潔公正,待人寬容,做事本著對人慈愛和有利的原則,從不粗暴無禮地對待別人,撫恤慰問老人和孤寡無依的人,凡遇到他的都得到很好對待,深得桐鄉當地吏民的敬愛。故當朱邑病重彌留之際,囑咐他的兒子說:“我原來做桐鄉的官吏,那里的百姓愛戴我,我死后一定埋葬在桐鄉。后代子孫供奉我,也不如桐鄉的百姓。”等到朱邑死后,他的兒子將他安葬在桐鄉的城西,百姓果然一起為他立墓修祠堂,年年在祠堂祭拜他。

由此可見,署名“桐鄉朱某”,只是自稱朱邑一族的后人為顯榮耀,標榜“桐鄉”以示“祖澤”。宋人洪邁在《容齋四筆》中有載:“朱載上,舒州桐城人。。。。中書舍人新仲翌,其次子也。”[12]這里言明朱翌是朱載上的小兒子,且言朱載上是“舒州桐城人”,那么朱翌也應是“舒州桐城人”。同樣,朱輔也只能是“舒州桐城人”。

然后再來搞清楚朱輔的出生地與出生年代。

查,樓鑰《攻媿集》中有《送朱季公守封川》詩中云:“韶陽生長十余年, 城郭重經固宛然;嘆息紫薇仙去久,尚余遺墨照山川。”又注:“先舍人居韶十四年,季公生于壬戍”[13]。又見周必大《朱新仲舍人文集序》中“朱翌因忤秦檜,而遭貶居韶州十四年,檜死始北歸”[14]。由此可見,朱翌貶居韶州應當在紹興十一年至二十五年之間。而朱輔則是在韶陽出生的,其“生于壬戍”,即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并且,朱輔在韶陽(今廣東韶關)生長十三年,其整個童年都是在嶺南韶關度過,直至公元1155年13歲時,才隨父遷回臨安(今杭州,時為南宋都城)。據查:“朱翌,宋徽宗政和八年進士。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除秘書省正字,遷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祠部員外郎秘書少監、起居舍人。十一年,為中書舍人。秦檜惡他不附己,謫居韶州十四年。檜死,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平生倡明理學。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卒,年虛七十一”[15]。那么,從朱輔13歲(公元1155年)到25歲(公元1167年)的12年間,正是其父仕途的黃金時期,朱輔在臨安應該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在這段治學期間,接觸并認識了父親的老朋友葉錢先生。

接著推斷朱輔的出仕年代和履歷時間表。

父親去世后,二十多歲朱輔,風華正茂,既有學術又有熱情和干勁。朱翌晚年,時值南宋孝宗執政時期,其尤崇理學、最褒孝道,加之朱翌又在朝中擔任要職,所以于公元1167年之前,作為求學青年的朱輔,是沒有機會也不可能被放遠南嶺邊地為官的。因此,朱輔最早去沅州等“五溪蠻”地區任職的時間,只能是在其父去世守孝三年后,于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照例蒙朝廷恩澤,才有可能去沅州就任通判,時年28歲。

宋孝宗趙昚在位27年,自南宋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至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后世普遍認為趙昚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并極重孝道具,因感高宗收養禪位之恩,為其服喪三年。他在位期間,平反岳飛冤案,起用主戰派人士,銳意收復中原;內政上,加強集權,積極整頓吏治,裁汰冗官,懲治貪污,重視農業生產,百姓安居樂業,史稱“乾淳之治”。所以自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至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終孝宗一朝,朱輔極有可能在“五溪蠻”地區干了19年的沅州通判。這也就解釋了,他為何能在《溪蠻叢笑》中,把“溪蠻”的物產、工藝表述得如此細膩而又準確,把各族風俗和墓葬形式描述得這么詳盡而又全面。

樓鑰《攻媿集》中《朱季公寄詩有懷真率之集·次韻》詩有句云:"君嘗遠宦逾沅湘,又向封川憩甘棠。”[17]可知朱輔為沅州通判之后,又曾為封州(治封川,今廣東封開縣)知州。同書卷十《送朱叔止守南劍》;“羨夾河為太守,阿連剖竹向封川”[18]之句,也可知與朱軫為南劍的知州同時朱輔知封州。又清·厲鶚《宋詩舊事》卷五十九錄朱軫詩一首,注云:“叔止,翌之侄,嘉泰間,知南劍州”[19]。由此可知,朱輔“知封州”是在嘉泰年間,其時已年逾六十。又從樓鑰《送朱季公倅嚴陵》詩中可知朱輔任過嚴州通判。“嚴陵”即“嚴州”,“倅嚴陵”就是“副嚴陵”,即“嚴州通判”。通判乃知州之次,可見朱輔在“知封州”之前、結束“沅州通判”之后,曾任過“嚴州通判”。

又據《朱季公寄詩有懷真率之集·次韻》詩中“七人各列官與鄉,年德俱高世所臧。丙午同甲遙相望,清談生風相瑯瑯。”可見,朱輔應是于“丙午”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舉進士。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孝宗倦于政事,禪位太子趙惇,改元紹熙,史稱宋光宗,從紹熙元年至紹熙四年,共在位四年(公元1190—1194年)。史載光宗體弱多病,又沒有安邦定國之才,聽信讒言,罷免辛棄疾等主戰派大臣;后宮專政,奸佞當道——朝政從宋孝宗時期的清明轉向腐敗。然光宗素與孝宗不和,乃至孝宗病逝也不服喪。因此大臣韓胄和趙汝愚經過太皇太后允許,逼迫光宗禪位于太子趙擴,改元慶元,是為宋寧宗。由此,我們有理由推測朱輔在宋光宗即位后,更換部分孝宗朝地方官員,此時朱輔應結束了“沅州通判”的任期,并賦閑在家。這樣的話,《溪蠻叢笑》最后刊定時間,應在公元1193—1194這兩年間。

很快趕上寧宗即位,即宋寧宗慶元元年(公元1195年),賦閑在家的朱輔又時來運轉,碰上寧宗重新起用孝宗朝舊臣。故朱輔應在慶元年至慶元年間(即公元1195-1200年),被委以嚴州(今浙江建德)通判。上任之初,朱輔年已53歲。

宋寧宗即位后,任用韓侂胄為相,于慶元年間(公元1995-1200年)與嘉泰年間(公元1201-1204年)積極為北伐抗金備戰并培養人才。且于慶元二年定理學為偽學,禁止趙汝愚、朱熹等人擔任官職、參加科舉,是為“慶元黨禁”。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寧宗追封岳飛為鄂王,兩年后削去秦檜封爵,打擊了投降派。史載宋寧宗的政治能力并不十分出色,在他統治前期,朝政由韓侂胄把持,后期則由史彌遠楊皇后控制,且在兩次宋金戰爭的問題上搖擺不定,但他平時虛心好學,生活節儉,并善于聽取臣下意見,總體而言尚算一名忠厚之主。嘉定年間,南宋的人口、戶口均達到峰值,官方還確立了江南禪院五山十剎的地位。

史載:“樓鑰(公元1137—1213年),字大防,又字啟伯,號攻愧主人,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南宋大臣、文學家,樓璩第三子。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及第,授溫州教授,遷起居郎中書舍人。寧宗立,韓侂胄掌朝政,不肯依附,遂改顯謨閣直學士,出知婺州,移知寧國府。后告老歸家(1195年),家居13年,讀書授徒。韓侂胄被誅后,(1208年)起為翰林學士,拜吏部尚書,遷端明殿學士。嘉定初年,同知樞密院事,升參知政事,授資政殿大學士,提舉萬壽觀。嘉定六年(1213年),卒,謚號宣獻,贈少師。有子樓淳、樓蒙(早夭)、樓潚、樓治,皆以蔭入仕”[16]。其著有《北行日錄》、《攻愧集》一百二十卷。

朱輔任嚴州通判期滿后,便于寧宗嘉泰年間(公元1201-1204年)“知封州”。然朱輔與其父朱翌一樣既明理學亦事禪宗,在“慶元黨禁”問題上應屬于中間派,既不反對抗金也不同意黨禁,所以注定兩邊不討好。故朱輔應在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即韓侂胄伐金的頭一年,逐告老歸家。此時的朱輔年滿63歲,已無心宦場,一心歸隱。正因為消極厭政的歸隱心態以及不明確的政治立場,即便到了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后,朱輔也不會因為韓侂胄北伐兵敗身死,而在“嘉定和議”后的嘉定年間(公元1208-1224年),象樓鑰一樣被重新起用。與時為朝中重臣的同甲好友樓鑰光輝仕途相比,這種官場失意、仕途無望與老年閑居孤寂的心情,亦從《詠虎丘》詩中可見一斑。在經歷了“慶元黨禁”和“開禧北伐”再到“嘉定和議”,使得朱輔有一種劫后余生感覺,對政事更加心灰意冷。故《詠虎丘》詩應大約在“嘉定和議”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于杭州游虎丘寫成,是年朱輔67歲。朱輔結束封州任期后,應歸隱閑居于杭州。

樓鑰是在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去世的,其生于公元1137年,比好友朱輔大5歲。樓鑰的《攻媿集》中收錄有寫給朱輔的三首詩:《送朱季公倅嚴州》(約公元1195年)、《送朱季公守封川》(約公元1201年)與《朱季公寄詩有懷真率之集·次韻》(約公元1202年)。詩句中,對朱翌長輩的功績成就充滿緬懷和敬仰之情,對朱輔本人長年通守邊地、仕途坎坷充滿關懷之意,足見兩人一直關系非常之好。然終其樓鑰《攻媿集》一百二十卷中沒有一句是寫懷念朱季公的詩。這說明樓鑰76歲去世時,朱輔還健在,只是也已老去,且年已71歲高齡。《朱季公寄詩有懷真率之集·次韻》:“伊昔羊尹臨丹陽,真率之名初濫觴。香山尚齒當會昌,臥云不羨坐巖廊。七人各列官與鄉,年德俱高世所臧。丙午同甲遙相望,清談生風相瑯瑯。耆英人物尤軒昂,賦詩遠追白侍郎。文富歸休壽而康,衣冠十二何鏘鏘。吾鄉五老如雁行,至今月評尚推揚。家舅仕宦接王楊,眉壽遂及渭水姜。我如傷禽趁鸞鳳,忽驚騎箕歸銀潢。向來雅約猶寶藏,菜羹草具烹彘肪。四皓中間有夏黃,藹藹義風夸句章。年來抱痾久在床,同社闊別如河梁。君嘗遠宦踰沅湘,又向封川憩甘棠。瘴雨蠻煙暗桄榔,何時歸安朝士坊。忽傳新詩幾生光,斂衽正色而寒芒。詩境幾成破天荒,徐為續貂未須忙。靜揣歸期應未央,歸縱未衰亦老蒼。莫年甘與子同裳,何事相望天一方。”[20]該詩是樓鑰告老還鄉后(1195年),在收到朱輔從封州任上寄來的詩信的回贈之作。當然,我們無從知道朱輔寄給他的詩寫得有多好,但從這首《次韻》中,可以感受到樓鑰收到朱輔自千里之外寄來詩信時的激動心情。可見他倆既是朋友、又是詩友,既同甲朝臣、又共專理學,兩心惜惜、遙相仰慕,一句“莫年甘與子同裳,何事相望天一方”更是情同手足,親密無間。除了早年“通守沅州”沒有寄詩信,“倅嚴州”與“守封川”,樓鑰都寫詩贈了朱輔,足見兩人聯系相當密切,感情非常深厚。以至于連季公之出生年代與生養之地及父輩“紫薇仙去久”,樓鑰都一清二楚,可見朱樓兩家為世交。兩位有如此才華又相宜的人,本應同為詩詞高質高產先生。緣何只有樓鑰出了自己的詩詞集《攻媿集》百余卷,而朱輔僅遺一首《詠虎丘》詩?況且朱家亦有出詩集的傳統。我想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此時的朱輔已年老多病,在聽到樓鑰去世的消息后,更是傷感、病情加重,便于樓鑰死后的第二年也隨之而去,故而沒有來得及刊出自己的詩集。可見,朱輔應死于樓鑰之后,或是嘉定年間的1214年前后。

好了,到此我們可以對朱輔的生平做一個總結式的描述:

朱輔,字季公,舒州桐城人。生于宋高宗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卒于宋寧宗嘉定年間(約公元1214前后)。朱輔在紹興十二年(壬戍)生于韶陽(今廣東韶關),在韶陽生活了十三年,在其13歲(公元1155年)時,隨父遷居臨安(今杭州,時為南宋都城),宋孝宗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其父朱翌卒,輔守孝三年。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至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就任沅州通判,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44歲的朱輔舉進士。宋光宗紹熙元年至紹熙四年(公元1190—1194年)其賦閑在家 ,并于公元1193—1194這兩年間刊定《溪蠻叢笑》。宋寧宗慶元乙卯年(公元1195年)葉錢為《溪蠻叢笑》作《序》。自慶元元年至慶元六年(即公元1195-1200年)被委以嚴州(今浙江建德)通判。宋寧宗嘉泰年間(公元1201-1204年)任封州(今廣東封開縣)知州。宋寧宗開禧元年(公元1205年)被解職,閑居臨安(今杭州),約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于杭州游虎丘寫成《詠虎丘》詩。后歸隱禪游,約于嘉定七年(公元1214)去世,享年72歲。

2020.2.12晚于羅湖居。



參考文獻:

[1]符太浩《歷史民族志《溪蠻叢笑》論略——兼論作者朱輔其人》[ J ]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0):50一54。

[2][3]清·永瘩等撰《四庫全書總目》[ M ] 北京:中華書局,四65:631,631。

[4][5][6][7]宋·朱輔:《溪蠻叢笑》,出自《說郛》,見宛委山 堂刊本第67冊,清順治四年刻本,第7頁。

[8]宋·朱翌撰《潛山集》,見《猗覺寮雜記提要》,出自《四庫全書總目》。

[9]清·厲鶚輯撰《宋詩紀事》[ C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宋·樓鑰撰《攻媿集》,出自《四庫全書總目》。

[11]漢·班固撰《漢書》[ M ] 長沙:岳麓書社(2007),(下):P1350/1351。

[12]宋·洪邁編著《容齋四筆》是一部史料筆記,·國學數據庫。

[13][14][17][18][19][20]宋·樓鑰著《攻媿集》一部史料詩集,·國學數據庫。

[15]宋·朱翌,·百度百科。

[16]宋·樓鑰,·百度百科。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綠滿大幕紅漫山
下一篇: 不刺不痛不青春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