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斗角
村名。嘉魚縣八斗鄉所在地西。原是大巖湖南沿的水碼頭。起初,因這里有一座山被水沖擊成水潭,潭邊住有一戶姓管的,人稱管水潭。民國十七年(公元1928年),一個叫管振道的看到水陸行人增多,就在一塊大田的田角邊搭了一座茅棚,經營雜貨,兼開酒館,來往行人多在此店歇腳。丘岡地區塊田面積較小,獨這店邊的田塊大,計有八斗(一斗約合0.7市畝),于是就稱這店所在地方為八斗角。后來湖面縮小,水碼頭下移,店鋪也跟著下移,逐漸形成有五條街的集鎮。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起,因這里是新四軍游擊隊活動的地方,受到日本侵略軍和國民黨軍隊的連續摧殘,集鎮逐漸衰敗,到1949年解放時,這里只是一個小村了。
樟樹杜家
村名。八斗鄉西。村在一株樟樹邊。這樟樹,高20米,干直徑3米,圍9.1米;枝展17.2米,直徑1.2米,圍3.5米;冠影428平方米,樹齡千年以上,稱“千年古樟”,今存。杜姓在樹邊建村,已三十多代人了,人稱樟樹杜家。
社兒亭
地名。舒橋鎮西南。清光緒年間,附近南塘方家村的方天樹,領頭捐款在此修了一棟房子,收養社會上的孤兒,并題碑為“社兒亭”。清末廢毀。人們至今稱此地為社兒亭。
慈陽璠
村名。舒橋鎮西北蜜泉湖西沿。傳說古時有一匹金馬,從長江邊的邱家灣,經安樂,過高鐵嶺左經山,繞馬經嘴,到慈陽澥就不見了,人們就認為此處是“福地”。后來有一位稱為“八母”的老婆婆,在這“福地”上修了一座“慈陽廟”。廟邊逐漸聚居成村,村以廟名。“八母”去世后,人們在廟前修了一座“八母塔”,石匾額鐫刻有“福庇慈陽”四個大字。 (張平云)
編輯:Administrator
嘉魚陸口附近的界石山上有座廟,人稱吳主廟。廟里供的雖是吳主孫權,它的來歷卻和陸遜很有關系。 當年陸遜才二十多歲...
咸寧溫泉有座山,名曰潛山,說起這潛山,還有一段故事哩。 傳說在宋朝時,溫泉馮狀元的小姐招親,她繡了一面有九個人...
從通山縣城到九宮山,中間有一座山嶺,叫望闖嶺。說起望闖嶺還有一段故事哩。 傳說闖王起事以后,就有一句民謠:“迎闖...
何婆橋為今通城縣馬港鎮政府所在地。相傳,此地有一員外,家資巨富,雖年逾花甲,但膝下無子,僅有一女兒,自然視若掌上明珠...
通城縣石南鎮排合村有個叫牌樓沖的屋場,說起來倒有一段傳奇的來歷哩。這牌樓沖有一姓吳名昌祚的人,此人善醫術,鄉里誰人染...
寶鏡洞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寶鏡村,是黃龍山著名風景點。相傳玉帝之女慕黃龍山道教七十二洞天之名來游,至寶鏡洞時,坐下小憩。...
天岳關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小坳要隘,南通湖南平江,北通湖北通城,為古鄂州最南端的邊防要塞,亦為近代兵家重地。天岳關之名因...
通城縣黃龍鄉盤石村有個叫摸劍嶺的地方,為縣城去黃龍山的必經之地。相傳呂洞賓上黃龍山訪葛洪至此天黑,便蹲在一山崗石上出...
通城縣藥姑林場轄地有一個原名楠竹溝的地方。由于林深地險,當年被辟為紅軍醫院。有醫護人員10余人,長年傷病員70余人。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