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旗招親
咸寧溫泉有座山,名曰潛山,說起這潛山,還有一段故事哩。
傳說在宋朝時,溫泉馮狀元的小姐招親,她繡了一面有九個人像的彩旗,掛在山頭龍王廟前的旗桿上,說誰數清了旗幟上的人像,便招誰為夫。彩旗掛出后,不少文人才子慕名前來,都說旗上繡有九人。馮小姐都說不對。
一日,龍王廟一個小和尚走到旗桿下,抬頭數了起來。守護旗桿的士卒笑他:“和尚想討媳婦,到尼姑庵里去?!毙『蜕姓f:“旗下士卒莫笑君,旗上九人頭擺昏,爾等快去回小姐,今有十郎配千金?!?/p>
士卒將和尚的話回復小姐,馮小姐說:“他就是我要招的人?!辈⒘钍孔湔垇韽R中長老,為小和尚解戒還俗。
長老為了討好馮府,便當即要了紙筆,題詩一首:“錦旗掛廟前,小姐招賢婿,九人隱一君,才子大山潛?!?/p>
以后人們就將這山叫做潛山了。
獅子巖
通山縣九宮山半山腰,有一個獅子坪,緊靠著獅子坪有一個小山包,名獅子巖;巖頭上有一匹大石獅子,昂頭仰腦,形狀威武,栩栩如生,只是下嘴唇缺了半邊。
相傳當年這匹獅子,是侍候祖爺的隨從,只要祖爺一聲差遣,便四蹄生風,做事殷勤吃苦。后來,祖爺見他容貌不好,就派它到半山鎮守第一道山門,一來看護過往朝山香客,二來防止強人野僧剪徑。獅子來到山門老老實實守在那里,兩眼不停地向四周來回轉動,豎起耳朵留神傾聽,搜尋可疑行蹤,長年累月如此,從不叫苦。只是它食腸大,餓得快,咬著牙也難熬。
有一次,祖爺忘記派人送飯來,第一天,獅子忍著餓挨過去了,第二天又熬過去了,第三天,餓得兩眼冒煙,身子撐不穩了。莫奈何就拖著身子,高一腳,低一腳,來到瑞慶宮祖爺殿前,偷偷地把滿桌供品一掃而光。祖爺知道了,氣得拍桌打椅,命令雷公去把那獅子劈成肉醬。雷公盤在天空,對著獅子“噼”的一聲一雷鑿打來,正準備再打第二鑿時,電母駕著祥云來了。電母說:“這獅子素來純良和善,又沒犯天條,你我如何下得了手。”這一說,把雷公說軟了:“唉!你怎么不早來一步?!彼麄兟湎略祁^一看,幸好,不曾傷著獅子性命,只打缺了它半邊嘴唇。
古老廟
通山縣九宮山“噴雪崖”對面山上,孤單單豎著一座廟宇,叫“古老廟”。這里山勢陡峭,大路不通,人煙稀少,香客不多??蛇@廟宇卻有一段不平常的來歷。
據說當年張果老騎神牛游玩九宮山,想觀看九宮日落,來到九宮山主峰銅鼓包對面一山頭,忽聽到草叢中有人哼“哎喲”,上前一看,一老漢頭破血流躺在地上,旁邊不遠處有把藥鋤和一個藥簍。原來是個挖藥老人,失足摔傷了。張果老取出甘露,扶老人到一塊石頭上靠著,揩掉他滿身的血污,說:“你老漢這么大年紀了,這里山高路險,以后切莫再來這里挖藥了!”
挖藥老漢聽了,長嘆一聲,眼淚直滾:“我命苦哇!一輩子孤老,無兒無女無田無地,只有靠挖藥換口飯吃。再說,挖藥診病是救人行善的事,也為我來世積點功德。“老漢說著起身施禮:“多謝恩人救我一命,敢問恩人尊姓大名。”
“莫喊恩人,我也是個孤老,叫張孤老。”張果老答道。
“哦,都是可憐人?!蓖谒幑吕夏眠^藥簍,說:“這有我今日尋來的幾棵靈芝草,還有石耳、黃連,都是我們這里最貴重的藥草,全送給你,以報答你的救命之恩?!?/p>
張果老見挖藥老漢心地善良,孤苦可憐,不禁動了慈悲心腸,忙說:“這些東西我一時用不著,你的情我領了。你所說的藥草,你住的茅棚四周多得很,以后不必再攀崖爬壁了。”說完,騎神牛飛上了銅鼓包。
挖藥孤老驚呆了,以為自己花了眼?;氐搅嗣┡镆豢?,果然四周長滿了石耳、黃連、靈芝草,他心里猜想:今日莫非碰到了神仙?沒聽說神仙里有叫張孤老的呀!想著想著,心里一亮:八仙里有個張果老,未必就是他?越想越覺得像。此后,挖藥孤老就時來運轉了。不多時,他攢了一筆挖藥換來的錢,就在遇神仙的地方蓋了一座廟,名“果老廟”,以報答張果老救命之恩。挖藥孤老過世后,有人把它喊成了“孤老廟”。后來,人們見這座廟年代古老,又喊成了“古老廟”。(王愛武)
編輯:Administrator
嘉魚陸口附近的界石山上有座廟,人稱吳主廟。廟里供的雖是吳主孫權,它的來歷卻和陸遜很有關系。 當年陸遜才二十多歲...
從通山縣城到九宮山,中間有一座山嶺,叫望闖嶺。說起望闖嶺還有一段故事哩。 傳說闖王起事以后,就有一句民謠:“迎闖...
何婆橋為今通城縣馬港鎮政府所在地。相傳,此地有一員外,家資巨富,雖年逾花甲,但膝下無子,僅有一女兒,自然視若掌上明珠...
通城縣石南鎮排合村有個叫牌樓沖的屋場,說起來倒有一段傳奇的來歷哩。這牌樓沖有一姓吳名昌祚的人,此人善醫術,鄉里誰人染...
寶鏡洞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寶鏡村,是黃龍山著名風景點。相傳玉帝之女慕黃龍山道教七十二洞天之名來游,至寶鏡洞時,坐下小憩。...
天岳關位于通城縣黃龍山小坳要隘,南通湖南平江,北通湖北通城,為古鄂州最南端的邊防要塞,亦為近代兵家重地。天岳關之名因...
通城縣黃龍鄉盤石村有個叫摸劍嶺的地方,為縣城去黃龍山的必經之地。相傳呂洞賓上黃龍山訪葛洪至此天黑,便蹲在一山崗石上出...
通城縣藥姑林場轄地有一個原名楠竹溝的地方。由于林深地險,當年被辟為紅軍醫院。有醫護人員10余人,長年傷病員70余人。這里...
續家畈原名姜家畈,位于通城縣雋水鎮九宮山,秀水河穿畈而過。姜家畈是怎樣更名續家畈的呢?這得從李自成單騎入九宮山元帝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