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現代化所需要的 創新不僅僅是科技創新,更需 要產業創新。目前我國的科技 創新和產業創新的國際差距是 不對稱的,經濟發展的不充分 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產業 水準的相對落后而引起的。一 方面,我國目前很多領域的基 礎研究水平已經進入世界前 列;但另一方面,我國的產業水 準國際差距較大,在許多領域 還處于中低端。問題就在于處 于國際前沿的基礎研究成果中 有相當一部分沒有轉化為產業 創新的成果。因此我國的新時 代現代化必須著力于產業創 新。其路徑是如習近平總書記 要求的,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 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解決 好從“科學”到“技術”轉化,建立 有利于出創新成果、有利于創新 成果產業化的機制。我國的產 業創新、產業水準要趕超發達國 家,尤其要注重發展被稱為“新 經濟”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 以創新為核心要素的產業將成 為我國現代化的新動能。
一是要高度重視基礎研究, 通過基礎研究提供核心技術。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什么是核 心技術?一是基礎技術、通用技 術;二是非對稱技術、“殺手锏” 技術;三是前沿技術、顛覆性技 術。要引導從事基礎研究的高 校、科研院所優化科研目標,樹 立“頂天立地”的研究方向。其 中,“頂天”,就是提升基礎研究 能力,不斷產生引領性的基礎研 究成果;“立地”就是要進行產業 化的科技創新,參與攻關推動產 業創新的原創性技術、前沿技 術、顛覆性技術的研發。
二是要加強產學研協同, 構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 新體系。產學研協同創新是科 技和產業創新最有效的對接方 式,主要是通過大學與企業共 建協同創新平臺來實現。產學 研協同不是大學與企業機構之 間的簡單合作,重點在于功能 上的協同。要深化科技體制改 革,將研究型大學及其科學家 推向技術創新階段,推動科學 家進入孵化新技術平臺。
三是要鼓勵融合科技創新 和科技創業,推動高新技術產業 化。科技創業不僅要對創新成 果進行適應市場的改良性創新, 還要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科 技創業需要適合的生態環境,尤 其要有順暢的風險投資或者創 業投資,要為有技術而缺資金的 項目提供風險投資。政府要通 過制定激勵創新創業的政策,營 造良好的創業氛圍等,為科技創 業創造良好的環境。
編輯:chenguo
上一篇:
自主創新可持續發展要突破兩點
下一篇:
推進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咸寧市大健康產業發展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