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化題材類文本是小學語文課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愛國主義思想教育的重要載體,對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講述故事”是革命文化類文本主要任務。借助革命文化類文本,學生可以了解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重大事件、偉大成就,也可以重溫革命先烈和革命領袖的感人事跡,還可以感受他們偉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在革命文化題材類文本教學中,多樣化多角度講好革命故事是關鍵。
故事是情感表達與價值傳遞的最佳方式。好的革命故事往往具備人物、情節、環境等諸多因素。只有把革命故事講清楚、講具體、講生動、講熟練,文本內容才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那些革命人物崇高的理想信念,英勇無畏的革命情懷,頑強拼搏的斗爭精神才會深入學生的心。
講好革命故事有三大“妙招”:一是要素法。抓住文本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就可以把握主要內容,讓學生對故事產生完整的認知和情感鏈接。例如一年級下冊《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僅用103個字,就清晰、簡潔地介紹了故事發生的地點:瑞金城外沙洲壩;主要人物:毛主席;事件:毛主席帶領戰士和鄉親們挖井,鄉親們立下石碑“吃水不忘挖井人”。其他內容,比如“毛主席怎樣尋找到水源”,“鄉親們為何不自己挖井”都可以忽略不講。借助要素法,學生自然理解了課文內容,隨著學習的深入,學生慢慢會理解“幸福生活不忘革命先輩”的道理,從而在心里種下一顆“革命”的種子。
二是標題法。中高年級的革命文化類文章篇幅略長,故事內涵更為豐富,人物形象更為立體,閱讀的深度、廣度、高度、復雜度進一步提高,借助標題法可以輕松化解文本帶來的學習“挑戰”。例如《小英雄雨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梅蘭芳蓄須》等等,通過取小標題的形式,可以清晰解構文本,梳理文本脈絡,讓學生迅速把握文本主旨。比如《小英雄雨來》一文,通過“游泳本領高——上夜校讀書——掩護李大叔——與鬼子斗爭——河沿上的槍聲——雨來沒有死”等小標題的形式,一個聰明、機智、敢于斗爭的小英雄形象就跳出來了,深深將學生吸引,文本教育的意義于無形中浸潤人心。
三是文眼法。龍以眼傳神,文以眼引人。革命故事類文本也是有眼睛的,扣住了“文眼”,就可以準確、迅速地讓學生把握住文本故事的靈魂和精神。例如《開國大典》一文,抓住文眼:“大典”,我們就能感知大典前的熱鬧,大典時的隆重,大典后游行的盛大。
聚焦革命文化類文本的故事講述,有助于讓學生在講述故事中受到英雄人物的感染和激勵,從而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 李杰斐
編輯:何珊
許愛瓊(嘉魚)2020年的6月,天空時有陽光,時有雨霧,云朵時凝聚在一塊,時被風吹散到四處。2015年,他的田野集團駐點觀音寺村...
胡喜榮(嘉魚)夏日,我的小村,是荷的天下。把藕帶掛在脖子上,或斜挎在肩膀上,邊走邊嚼,那甜津津的味道,和那股藕荷特有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貫徹黨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堅持農業...
本報記者龐革平張云河起個大早,全國人大代表劉入源直奔廣西博白縣江寧鎮道根村。不履職盡責,咋能對得起鄉親?”去年6月,道...
“鄉親們脫貧后,我最關心的是如何鞏固脫貧、防止返貧,確保鄉親們持續增收致富。不僅有黃花,還有寧夏肉牛、黑龍江藍莓、河...
“鄉親們,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是封建衙門的腐敗現象。朱晚照后來隨母回家,一生耕耘田疇。
石玉華希望旅澳鄉親繼續發揚愛國愛澳愛鄉優良傳統,促進咸澳深化交流合作、助推咸澳高質量發展,為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推進中...
“不管是人居環境整治、廁所革命,還是疫情防控,大咀頭都沒讓我們操過心!2017年,李記華組織成立紅白理事會,籌資26萬元,建...
他向總書記轉達了老人的心里話:“總書記十九大報告講了3個多小時,我是站著聽完報告的,我如果不站著聽完,我就感覺對不起總書記...
題:“總書記,您的囑托給我們溫暖和力量!百姓的急難愁盼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的牽掛事,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