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紅菊攝
咸寧網訊 記者黃柱報道:教育數字化是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近年來,嘉魚縣廣泛匯聚智慧,有效凝聚共識,共商共建共享共創,全力打造數字教育新引擎,為推進教育現代化、實現該縣城市和產業集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廣聚資源,提升試點平臺供給能力。嘉魚縣教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湖北省“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已覆蓋全縣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各階段,涵蓋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優質資源供給不斷增加。
該縣建強試點平臺。加大投入。前期已投入1787萬元,今年計劃投入4600萬元在三年內完成8個信息化建設項目。加大推進。2022年11月嘉魚縣成功申報省“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整省試點縣”,制定試點實施方案,并按方案全面推進試點工作。五所試點學校在內的全縣師生平臺注冊率達100%,平臺網絡培訓5180人次。加大培訓。通過線上線下各類培訓,加大全體教師對平臺使用能力。堅持“用得好是真本事、離不開是硬道理”,通過教師專題培訓、典型案例選樹、考核激勵、評價改革等措施,將平臺使用變成師生的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和學習方法。
該縣廣推應用,提升優質數字資源覆蓋面。由教研員引導全縣各學科教師,征集熱點、疑點教研問題,線上交流確定教研重難點菜單,根據學情,組織開展線下送教教研研討活動。通過“教研工作坊”平臺,使全縣各學科教師形成一個教研共同體,實現縣域內優質教學資源的共享。
應用好“學科工作坊”。為改變師資不足、城鄉教育不均衡現狀,以學校為單位,聯校、聯片建立各學科“學科工作坊”,在工作坊內組織開展線上集體備課、校本教研、區域教研等活動;全縣各學科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在網上當坊主,對青年教師進行校內或跨校合作幫扶。通過城鎮幫農村,名師帶新秀的方式,促進不同區域、不同學科、不同年齡之間教師的均衡發展。
目前,全縣有1736名教師建立網絡備課本2355個,建立學科工作坊513個,網絡備課65164節次,教研活動2581次,活躍度一直位于全省前列。湖北好教研、湖北好課堂、基礎教育精品課等上傳8519節,2023年國省市縣各級獲獎709節。
同時,探求創新,提升信息化賦能教育現代化。該縣實驗中學利用平臺資源開展智慧作業應用探索,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縣實驗小學使用課后服務功能開展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縣第一初級中學依托平臺“心理健康公開課”,加強了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監測與針對性輔導疏解。探索支教創新試驗。立足推進鄉村振興,2023年啟動首期數字支教創新試驗,對于鄉鎮缺乏美術教師,縣實驗小學的一節美術優質課,可以通過平臺與高鐵中學學生,共同分享優質課堂。“三個課堂”(名校網絡課堂、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嘉魚正在實踐摸索試驗。數字教育正讓更多優質資源突破時空、聯通城鄉、跨越山海,以教育公平增進社會正義。
獨行快,眾行遠。面向未來,嘉魚縣將讓應用跨越時空的阻隔,讓共享超越觀念的分歧,讓創新穿越思維的桎梏,以希望之門開啟變革之路,以數字之光點亮前行之途,以教育之力厚植幸福之本,努力實現教育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綠色化發展,共同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編輯:何珊
咸寧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汪洋。
此次鄂南高中教師再次入選“楚天名師”,是學校在“學術治校”理念指引下,大力實施教師發展三大工程,教師業務能力和專業素...
○通訊員黃二甫從普通教師到咸寧名師,他從未停下思考研究的腳步.近兩年,黎老師和成員一起開展送教下鄉、教學比賽、課題研究...
近日, 2019年度“湖北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名單正式公布,鄂南高中朱旋農老師榜上有名。據悉,該校專門制定了《鄂南高中名師工...
6月3日召開的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上,我市通報了2019年度人才工作創新項目評選結果,市教育局申報的項目——名師工...
我市各級工會將健全完善產業工人職業發展機制和措施,培養更多社會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荊楚工匠,以工匠精神激勵廣大...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通訊員譚璐報道:為促進教師業務能力提升,逐步打造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同時為新學期的教育教學聚力,為孩...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孔老師引導我們向上向善,開啟我們的智慧之門。孔首珍說,跟以前的去圖書館學習相比,現...
近年來,嘉魚縣實驗小學教師程靜獲得湖北省特級教師、省教科院“課題研究先進教師”、省教育學會“優秀班主任”、市教育局“...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咸寧這片熱土上,用汗水澆灌花朵,以平凡孕育偉大,他們就是——陳婭蘭名師工作室的老師們,他們展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