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什么?
作為全國文明校園——咸寧市實驗小學的學生們說,文明是一張張親切的笑臉,是一聲聲溫暖的問候,是一句句耐心的解答,是一聲聲的善意提醒。
咸寧市實驗小學的老師們說,文明是一次次的身體力行,是一個個的堅守重復,是一點點的觀念改變,一件件的參與執行。
在咸寧市實驗小學,每個人都是文明校園的宣傳者、踐行者、監督者。師生們用行動,捍衛校園的文明與神圣。
開文明窗
走進咸寧市實驗小學,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文明氣息:校園內文明標語隨處可見,教室走廊文化氣息濃郁,校園環境整潔優美,無不透出一種溫馨和諧感,無不充滿著積極向上的力量。
“文明之花開滿校,學生個個有禮貌”“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4月18日,在學校創建文明校園宣傳櫥窗前,幾名五年級的學生利用課間十分鐘時間,圍在一起認真學習手抄報內容。
櫥窗里,展示的正是各個不同班級學生們創作的“創建文明城市”“創建文明校園”的優秀手抄報。
“他們寫的可真好……我也要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學生。”305班的費一涵同學認真地說。
“雅致的校園文化能在不知不覺中浸潤學生內心,讓文明行為內化于心。”學校黨總支書記黃建軍介紹。
順著教學樓一路前行,“明德書屋”四個大字映入眼簾。木質書架上,各類書籍擺放齊全;書桌前,幾位不同年級的學生正在認真閱讀。書屋由學校原本的車庫改造而成,像這樣的書屋全校共有6個。
學校的裝飾石頭上,鐫刻著令人奮發和警醒的字句,啟迪師生;學校大門口處的雕像,底座上鑲著的“愛、思、雅、正”,是學校辦學理念的高度濃縮,也是學校文化精神的精髓;學校走廊、墻壁處,張貼著促進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格言名句。
校園內每一棵奇樹,每一株名花下面都豎有一塊精致的標示牌,每棵樹上都貼有班級標簽,并且有創意的班級宣言,像一個個小窗口,彰顯班級文化,散發濃濃的書香氣息。
做文明人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都應樹立和踐行對自己健康負責的健康管理理念,主動學習健康知識,提高健康素養……”4月17日,星期一,市實驗小學操場鮮艷的五星紅旗下,514中隊的施昱希同學正在國旗下宣講,向大家發起愛護衛生保護環境的倡議。
像這樣的國旗下的宣講活動,始于1990年。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市實驗小學持續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滲透品德教育,培育孩子們“心向黨、愛勞動、有禮貌”的良好文明風尚。
學校教學樓的墻上,掛著一條紅色的長長橫幅,是該校評選出來的2022年新時代好少年。
“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號召大家向身邊的榜樣學習。”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李思琪介紹,創建文明校園是一個長遠且艱難的過程,持續推進創文的各項工作,才能讓創文發揮出益處,讓學生收獲成長能量。
505中隊的韓樂童同學是今年的學校新時代好少年,她不僅品學兼優,熱愛讀書,更是一名充滿愛心的“公益小天使”,多次參與九九重陽節愛老敬老等公益活動;305班的李方睿同學是今年學校評選出來的104位雷鋒俠之一,生活中他爭當環保小衛士,經常參加社區組織的垃圾分類活動。
在實驗小學師生看來,學校是傳授知識的課堂,也是立德樹人的圣地。學校通過“五德”“十個好習慣”等一系列活動,先后培養出全國少代會代表戚穎、李忱、陳慶,世界跆拳道冠軍羅嘉寧等大批優秀學生。
鑄文明魂
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3月2日,市實驗小學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開展疊被子比賽。
比賽現場,69名學生將一床床厚薄不一的被子疊成了“豆腐塊”,加油吶喊聲、歡呼聲,響徹整個校園。
該校校務委員張俊波說,在立德樹人的基礎上,市實驗小學深化文明創建工作,制定“全國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實施方案,致力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將活動育人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抓,每個季度都要開展勞動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環保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校園文化“5+1”活動。
今年以來,實驗小學先后開展了“學習二十大·爭做好隊員”主題隊日,“節約用水”知識講座,傳承紅色精神研學活動,學雷鋒活動做美德少年,培養文明習慣爭做文明學生主題教育活動,紅領巾爭當促成長爭做新時代好少年活動,文明共創你我同行教育活動,黨員志愿服務助創文踐行雷鋒精神暖民心等16場活動。
校園文化建設中,市實驗小學推行“學校有特色,班級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三特”方針,推進惠及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成功舉辦了16屆金鑰匙美育節,著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共編寫了校本課程教材119本,校本課程共6大類,56門課程,111個班同時走班上課,讓學生在課堂生長,促進學生多元發展。
在課外時間,市實驗小學大力開展“陽光體育”活動,持續開展社會實踐,讓學生走向戶外,組織學生去農村割谷子、搖水車,挖紅薯、摘板栗;到工廠、農場、博物館感受現代科技和本土歷史等。
如今,文明之花盛開在市實驗小學的校園內,文明在這里扎根、發芽、開花、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滋潤著每一位學子的心田。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朱亞平 通訊員 蘇海波
編輯:何珊
實現鄉村振興,農家書屋的作用不可小視!
實現鄉村振興,農家書屋的作用不可小視!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劉潔阮紫薇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農家書屋,有助于進一步推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讓讀書、...
圖/文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特約記者胡劍芳2022年開春,對咸安區橫溝橋鎮甘魯村的父老鄉親們來說,是個值得慶賀的日子,...
7萬冊圖書隨身攜帶, 3萬集讀物隨時可聽,數字農家書屋正成為農民致富的學堂、農村文化的殿堂、農村學生的第二課堂。
下一步,咸安區將用好用活書屋資源,引領全民閱讀活動向縱深發展,通過“書屋+宣講”“學習+分享”“線上+線下”等多種形...
咸寧網訊通訊員石林報道:11月1日,省委黨史研究室到崇陽縣白霓鎮開展黨史宣講“七進”活動,并為該鎮大市村“黨史書屋”舉行...
”咸安區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各參訓人員將積極配合數字農家書屋建設,全力保證141家數字農家書屋按時按質完成內容資源優...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田明報道:11月1日,省委黨史研究室主任何光耀到崇陽縣調研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情況,宣講習近平總書記“七一...
洪山高中住校生進門先消毒武大附中校園消殺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的測溫通道楚天都市報記者柯稱郭會橋揭明玥肖楊張裕通訊員董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