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是師生讀書的好地方。
咸安區馬橋中學在廣大師生中倡導“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的理念,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后榮獲咸寧市書香校園,咸安區教育質量優勝單位等多項榮譽。
書香校園建設已經成為馬橋中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抓手,有力促進了該校人文風氣的形成。
班班都是圖書館,人人都是管理員
4月7日,記者走進咸安區馬橋中學,深刻感受到,書香氣息成為校園主旋律。教室走廊有名家名言,班級有“讀書角”“移動書吧”,學生可以隨時享受讀書帶來的樂趣與益處。
閱讀對學生的作用有多大?馬橋中學八年級六班的徐思博深有感觸。
剛上初中時,徐思博的成績總是“灰不溜秋”。盡管如此,老師和家長并沒有阻止他閱讀,更不會打擊他的積極性,要求“少讀無用的書,把時間都花在學習上”,而是讓徐思博在努力學習的前提下,繼續保持自己的閱讀節奏。
“徐思博,你的思辨能力很好,閱讀表達也很有條理,加油!”向慧媛老師發現了徐思博的閃光點,鼓勵他多讀經典書籍,向書中的閃光人物學習。
得到了老師的真誠鼓勵和鞭策,徐思博仿佛換了個人,他再也不是不愛用功的“小淘氣”了,而是沉下心來刻苦學習,不僅成績突飛猛進,還成為了班級的“閱讀標兵”。
通過層層選拔,徐思博參加了校園“閱讀小明星”競賽,取得了優秀的名次,為班級贏得了榮譽。
這個暖心的故事,是該校建設書香校園的鏡頭之一。為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該校堅持引領學生開展優秀經典誦讀,經典誦讀有檢查、有評比,有競賽,并把好文章推薦學生,培養閱讀習慣,陶冶學生情操。
“學校推行圖書到班制度,讓圖書館的圖書流進班級,每個班級都有閱讀書目推介。”指導老師張向華介紹,學校利用每間教室的面積布局,精心設計,添置上靈活實用的書架,點綴精致可愛的盆栽,形成開放式圖書角。
圖書角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擺放了各類經典讀物,并由同學們輪流擔任“小小圖書管理員”,負責管理圖書角的圖書和衛生。
下一步,該校還將逐步完善圖書角閱讀服務功能。“班班都是圖書館,人人都是管理員”,儼然成為了校園的一道亮麗風景。
濃郁書香因閱讀,浸潤成長緣思考
“孫悟空為什么三打白骨精?不僅僅是白骨精幻化了三次,而是唐僧一次次被表象迷惑了雙眼。”在每周工作日午后開展的教師閱讀分享會上,張向華讀到經典神話小說《西游記》時,結合實際,從《西游記》章節主要內容、讀后感受、受到的啟發等方面暢談讀書帶來的好處與收獲。
為了培養教師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構建特色校園文化,營造書香校園底蘊,形成濃厚的校園讀書氛圍,馬橋中學結合校園實際,引導教師群體陸續開展了“朝讀經典”“閱讀分享會”等特色活動。
“書是一縷陽光,它能融化心間的冰涼;書是一縷春風,它能消除你內心的浮躁;書是一支蠟燭,它能使黑暗的心變得明朗……”分享會上,各科老師們充分利用時間間隙,開展“思維大碰撞”。相互交流了讀書的經驗,讀書的方法,大家紛紛點贊,感慨從中受到了啟發和教育。
不僅如此,該校還注重搭建閱讀寫作的平臺,不定期開展教師“閱讀·思考·分享”活動,鼓勵教師積極踴躍投稿教育、文學、科普類期刊雜志,激勵老師開展讀書寫作專題內容,鼓勵老師們堅持以閱讀寫作引領學生,讓書香伴隨著師生共同成長進步。
例如,在“三八”婦女節,鼓勵女性教師們開展誦讀演講;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舉辦教師“抗擊疫情”主題征文展示活動;在世界讀書日,向全體教師發出讀書的倡議,號召老師們“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
“濃郁書香,浸潤成長”,讓每一位教師都親近書本,喜愛讀書,學會讀書;在讀書活動中沐浴文化的恩澤,接受知識的洗禮,享受閱讀的快樂。馬橋中學多措并舉,精心打造書香校園,不僅促進了學生綜合成長,也助力了該校教師專業發展。
親子伴讀萬卷書,家校共筑千里路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夜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清明》王禹偁(北宋)……”清明節假期過后,馬橋中學親子伴讀活動現場,傳來朗朗書聲。
教務處里,一面“親子伴讀萬卷書,家校共筑千里路”的錦旗特別顯眼,專程贈送錦旗到校園的學生李駿軒家長王忠霞女士介紹:“這句話源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寓意就是鼓勵家長常伴讀,學校多推廣,共建書香校園、書香家庭、書香社區,推動全民閱讀。”
針對學生家長文化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家庭教育缺位的現象,馬橋中學陸續開展了“家校共建書香校園”系列特色活動,充分調動家長參與閱讀的積極性,讓家長認識到家校共育的重要性,提升他們的家校合作共育意識。
假日閑暇時間,馬橋中學的學生與家長一起,閱讀了《小蘿卜頭》故事繪本,校方引導不同年級的12戶親子家庭對繪本內容講述、點評、勤寫閱讀筆記。
為了達到精讀效果,校方還拓展組織學生和家長觀看電影《小蘿卜頭的故事》、布置作文《小蘿卜頭,我想對你說說話》等讀+寫活動,活動過程中,家長全程放下手機、孩子放下書包,深度閱讀,自由互動,精彩紛呈。
家校共建書香校園活動開展以來,家長參與家校共讀活動的熱情高漲,對活動的開展給予了很大的認可與支持。學生們也在閱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不僅開闊了自己視野,增長了知識,也樹立了鮮明正確的“三觀”,自律、自尊、自強的意識得到普遍增強,更懂得了理解、感恩父母。
“家庭是人生成長的第一課堂”,馬橋中學校長黎昌紅介紹,為了培育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的“小手”成為家庭的領讀人,拉著家長的“大手”一起走,以家庭閱讀、親子閱讀為紐帶,在交流與互動中促進了家庭的融洽與和諧,使閱讀在校園蔚然成風。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查生輝 陳希子
編輯:何珊
上一篇:
減負不減質 赤壁黨員教師義教進社區
下一篇:
咸寧職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動
咸寧市最美鄉村教師(20名)黃建華咸安區何功偉中學熊開劍咸安區官埠橋鎮張公中小學馬新意咸安區賀勝中小學佘賢萬咸安區大幕鄉...
咸寧市最美鄉村教師(20名)黃建華咸安區何功偉中學熊開劍咸安區官埠橋鎮張公中小學馬新意咸安區賀勝中小學佘賢萬咸安區大幕鄉...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通訊員周豪報道:受疫情影響,本學期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亂,尤其是畢業年級備考時間大為壓縮,為提高畢業班...
赤壁市政府撥付專項資金為赤壁市蒲紡一中、車埠鎮中學、官塘驛鎮中學、趙李橋鎮中學、新店鎮中學等鄉鎮學校中考考點新安裝空...
咸寧網訊通訊員饒德斌報道:8月27日,崇陽縣大集中學二分校彭嘉豪通過空軍招飛局定選、政審,先后接到湖北省空軍青少年航空學...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遠杰、陳才添、汪延煜報道:“要是沒有通山縣鎮南中學黨員送教小組周國慶老師的精心輔導,我這名剛入職的數學...
“校園文化建設不僅能提高辦學層次,豐富校園文化內涵,更主要的是陶冶師生情操,對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具有...
武漢中學校史館里,董必武回憶辦學經歷的手稿。春日融融,走進位于武漢市武昌區糧道街27號的武漢中學,賢琮樓、潭秋樓、漢俊樓...
大集中學始終堅持以校園足球特色發展為契機,全力保障人力、物力、財力、人才等方面的輸出,落實“四個堅持”和“五項保障”...
近年來,溫泉中學以傳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為突破口,全方位打造茶文化教育實踐基地,著力打造學校的品牌特色,圍繞茶采摘、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