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5歲的譚璐,是一位年輕的女校長,亦是一位育才專家。
2016年,她的論文獲省教育技術裝備處評選一等獎,2020年,她參與教育部課題研究工作。2016年被評為市優秀共青團干部,2018年獲咸安區教育局先進工作者。
3月30日,咸寧市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譚璐接受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她說,學校圍繞打造一支優秀學習型的團隊,致力于點亮每個孩子的星空,讓每個孩子都能閃閃發出屬于自己的光芒。
記者:學校建得很精致,處處都有亮點。關于打造最美校園,分享一下您的經驗。
譚璐:打造人民滿意的學校是我們全校師生的共同夢想。
2017年,咸安區政府和區教育局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讓這里從一座普通建筑物成長為一所溫馨校園。2018年9月,學校正式開學。
在老師的眼里,孩子的每一面都很精彩。所以學校大門處,我們用1200個不同種顏色的魔方,每周一個主題,表現各個班級、各個年級乃至整個學校的文化魅力;黃金屋里、麥笠書院里存滿了孩子們喜歡看的書籍,孩子們可以通過學籍號自由借閱。
教學樓一至三樓走廊上,分別以天文知識開發孩子們的想象,以核心價格觀規范孩子們的日常行為,以科學常識豐富孩子們的視野。我們采用孩子們能聽得懂易接受的話,配以孩子們喜歡的卡通圖規范學生行為;我們利用樓梯角打造琴棋書畫角,讓更多孩子懂藝術愛藝術;在每個教師辦公室、班級教室都有一個特色文化主題。每個班級都有一面文化墻,上面寫滿了老師的教育理念,掛滿了孩子們的優秀作品。
作為國家級視力防控示范學校,學校建有學生視力健康管理校長工作室,每個教室都安有標準的護眼燈,并對在校學生一個學期進行兩次的視力監測和篩查,孩子每天有2個小時的護眼運動時間;三樓設計了“遠眺大中國”的視力表,督促孩子養成健康用眼的好習慣。
學校里每本書、每個角落、每個教室的布置,都傾注了老師團隊們大量的心血。我的想法是,一定要讓每位老師和孩子在學校里都能找到歸屬感。
記者:做為校長,隊伍建設很重要。您是怎么打造學校師資隊伍的?
譚璐:學校共有43名優秀的年輕老師。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團隊一直都是學校努力的方向。
這兩年,學校不斷開展老師的專業培訓、素養培訓、綜合能力培訓,以“同課異構”的模式和校內比教學的方式,打造高效課堂,促進教學、教研質量不斷提升。
為讓老師們快速成長起來,學校長年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的教師職業發展培訓活動。今年正月初八開始,學校先后將全市的語文、數學等咸寧名師請到學校來講課;在學校里開設公開課環節,校內老師互相取長補短;每一周學校都有教研活動,每次活動都有教學反思環節,教師在點點滴滴中積累成長力量。
這一周開始,學校正在對全校老師做一份教師成長學習需求調查問卷,為接下來成立老師成長讀書會做準備。我們第一階段對全校老師進行調查,詢問老師迫切想要學的內容,第二階段是成立學校教師成長讀書會,對老師做有針對性的培訓。第三階段是給老師創設分享舞臺,讓大家見證老師的成長。
教師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只有老師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才能承擔起不同時代交付老師的育人重擔。
記者:家校教育不分家,面對現在的家庭教育問題,學校都做了哪些工作?
譚璐:家庭教育很重要,關系著每個孩子的未來,學校一直非常關注家庭教育,致力于培養科學育兒有智慧的家長。只有家長育兒的素質提高,才能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培養好每位孩子。
學校每年的開學第一課就是先給家長上課。因為18歲前,決定孩子命運、決定孩子學習的是家長。學校長年開設了“爸爸家長會”、“爸爸接送日”、“家長課堂”、“家長學校”活動,獲得家長一致好評。這些活動很大程度地調動了更多人關注教育,讓更多爸爸也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
當今對教育的重視變成了家家戶戶對教育的焦慮,我們作為老師要慮但不能焦。“家長學校”是我們今年重點打造的活動,學校將邀請家長們來校學習,幫助他們解決育兒當中遇到的難題。
記者:學校如何培養“五育并舉”的學生?
譚璐:在全國脫貧的大形式下,社會對于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考驗。未來社會更需要內心愉悅而強大的人和有幸福感的人才。我們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孩子,而不僅僅是分數、一張名牌大學畢業證那么簡單。
我們要求一二年級的學生回家只做體育、勞動作業。孩子的健康用眼、科學鍛煉遠比中考、高考的分數重要,讓孩子做體育、勞動作業也遠比讓他回家刷題、寫字要重要。同時,我們在課程里開始給孩子們注入“誠實、守信、孝順,愛家、愛校、愛勞動”的價值觀念,讓孩子從小就規范自己的言行。三年級以上的孩子,主要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我們要求學生晚9點以后不做任何功課,保證充足睡眠,保護好眼睛。
我們讓孩子學習琴棋書畫,不單是讓孩子掌握技能,我們希望孩子懂得如何用音樂表達情緒,以及讓孩子在藝術里獲得“技能”之外的東西。
我們開設勞動教育課,從最簡單的掃地拖地等小事培養孩子們的勞動意識,在學校后面開設了一塊勞動實踐活動基地,“開心農場”活動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學校教育中愛國教育是一門必修課,而且要從娃娃抓起。培養青少年愛國,從小增強國家意識,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感和行為,十分必要,意義深遠。
市實驗二小是一個年輕的學校,是一個有活力的學校,是一個可以創造優秀人才的學校。今天我們所有的努力,都著眼于未來孩子長遠的教育,我們的目標是孩子們思想健康、身體健康,面向未來、適應未來。
相關鏈接:
2018年,咸寧市第二小學成為國家級近視防治示范校。學校老師覃淋琳、胡柳、方婷、王春霞、錢群升、汪雙、陳歡、黃新亮等在省、市、區級舉辦的教師專業技能比賽中獲得好成績。學校學生在老師們的指點下,在我市青少年科技創新等大賽中獲得佳績。
編輯:胡慧娟
上一篇:
點一盞燈,照亮學生前行路 ——記嘉魚縣官橋鎮舒橋中學教師何昌武
下一篇:
咸寧教科院副院長夏康全 教而不研則淺做有深度的教育課題研究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王恬通訊員賀越珊2月27日下午,咸寧市少兒圖書館以“迎接開學季”為主題,開展了“悅·讀”繪本分享活動...
《鋤禾》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唐詩,雖然它被收入小學一年級課本,但很多孩子在牙牙學語的啟蒙階段就在家長的引導下背誦過這首詩...
?夫妻到了中年,以下三點非常重要的:?教育出懂事的孩子?孩子是什么??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家庭的傳承,孩子是夫妻...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近日,嘉魚縣蒲公英社工中心聯合新加坡紅十字會走進該縣陸溪鎮中心小學,開展“校園減災計劃”暨科普...
周建民(溫泉)以前看過別人的一篇文章,有句話,孩子是一面鏡子!雖然我們內心有些不忍,但也告誡自己,孩子的毅力,不能半途而...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兒科主任吳力群“十一”長假歸來,醫院門診感冒、咳嗽的孩子逐漸多了起來。很多家長問:“都說‘春捂...
除了愧疚于自己在孩子擇業上的無能為力,更多的是擔心孩子的選擇是否恰當。孩子在公司里勤學實干四年,從孩子的話語里,從網...
咸寧網訊全媒體記者王勃、甘源、通訊員丁小波、譚陽清報道:臨近開學,崇陽縣各學校采取最為嚴密的防控措施保障師生健康安全,...
洪山高中住校生進門先消毒武大附中校園消殺武漢市第四十九中學的測溫通道楚天都市報記者柯稱郭會橋揭明玥肖楊張裕通訊員董綴...
通山縣實驗高級中學在全市率先推進的“一臉通”智慧校園系統在網上火了,這讓全市其他學校羨慕不已,不少學校慕名前來參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