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陽縣石城鎮方山村雞鳴峰是湖北省白芨主產地及發源地,村民們都有種植白芨的傳統。”成世清代表說,白芨是傳統中藥,塊莖可入藥,還可用于生產化妝品。白芨生長速度快,三年即可豐產,形成規模后產量會成倍增長。石城鎮的白芨是紫花三叉白芨,屬于白芨里面的“天花板”,品質很好。
成世清代表舉了兩個例子,說明種植白芨給村民們帶來的實實在在好處:方山村村民葉某某是一名貨車司機,妻子在家務農,種植5.5畝白芨。夫妻倆利用空閑時間學習白芨種植技術,進行精細化管理。葉家的白芨每畝平均產量達8200斤,共計賣了68萬元,除掉人工等開支,畝均純利10萬元左右。西莊村黃某某是個門外漢,他看到村里發展集體經濟,村民們都種植白芨且賺到了錢,他也在自家種了7畝地的白芨,進行粗放式管理,請工人除草、起挖。最后,黃某某的白芨賣了7.2萬元,還留了2000斤種苗。除開價值3萬元的種苗之外,黃某某還賺了3.44萬元。
“不管是精細化管理,還是粗放式管理,老百姓種植白芨,都或多或少能賺到錢。現在大家的種植積極性很高,房前屋后的空地上都種上了白芨。2023年,我們爭取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在石城鎮新建白芨育苗基地,建成白芨數字化育苗基地、白芨展銷中心以及白芨加工廠,實現白芨全產業鏈發展。”成世清代表說,白芨是石城鎮的“一鄉一品”工程,是鎮上最大的富民產業。建議加大對白芨等中藥材種植的獎補政策,調動村民種植的積極性,把石城鎮打造為白芨華中第一鎮。
(記者?龐赟)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通城代表團?培育制造產業發展領頭雁
下一篇:
袁江代表:做強蔬菜富民產業
咸寧網訊通訊員徐世聰、曹恒報道:“想不到在通山還能看到這么多老祖宗留下來文化瑰寶,讓我們中醫藥文化愛好者全面了解我國...
咸寧網訊?記者盛勇報道:近日,省財政廳向我市下達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資金的通知,...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謝志美藕塘村,地處嘉魚縣南部、陸溪鎮北大門,全村版圖面積3.2平方公里,人口334戶、1678人...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敏日前,咸安區浮山辦事處龍潭村十組村民劉先生反映:因航空站工程施工,毀壞原進村小路,卻沒有給村民...
全國人大代表“小桔”,今年全國兩會又一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在她的帶領下,村里新建了400多平方米的光伏發電基地、百畝綠...
編者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丁偉通訊員鄧志高“疫情不散,我們不退”,鎮守在村組一線的農村黨員干部始終保持著激昂的斗志。在走訪過...
記者饒敏程昌宗特約記者孔帆升4日,通山縣在我市率先成為“低風險區”。該鄉村民歷來有打工和經商傳統,臘月底紛紛返鄉過年,...
講述人:劉輝(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駐官仕坳村工作隊員)我是赤壁市新店鎮官仕坳村的一名駐村工作隊員。疫情期間,村里老百姓吃...
題:貧困村成了“幸福大院”——全國人大代表王艷鳳的履職故事新華社記者薛欽峰正值東北耕種時節,在吉林省榆樹市永生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