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十堰市群藝館副館長馬小飛。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建議加強武當武術、武當山宮觀道樂、武當山廟會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讓非遺‘活’起來‘火’起來‘走’出去。”1月31日,省人大代表、十堰市群藝館副館長馬小飛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時說。
馬小飛建議,出臺激勵扶持政策,扶持發展非遺工坊、非遺體驗館、非遺基地、非遺街區等,推動非遺與科技、旅游、工業、創意設計深度融合。加強宣傳推介,將武當非遺項目作為湖北文化的重要標志,加強宣傳,提升武當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加強非遺傳承人才隊伍建設,完善激勵措施,搭建有效平臺,吸引更多人才加入非遺傳承事業。
馬小飛說,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力量之“根”、發展之“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不斷加強鄉村文化建設,增強鄉村文化自信,以文化振興為鄉村的全面振興提供持續精神動力和道德浸潤。她建議,真正落實文化振興的“決策共謀”,在鄉村文化建設項目的醞釀和文化活動的開展中,讓群眾成為決策的主體,尤其對村級文化內涵、文化特色的提煉和表現形式上,要讓群眾和文化名人參與謀劃。
其次,要引導群眾尤其是鄉土文化名人擔當“主人翁”,探索將鄉村文化的管理權和使用權交給群眾,通過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等形式建立文化設施管、用長效機制,提高鄉村文化設施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同時,政府出臺政策,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力量投身鄉土文化的挖掘、宣傳、幫扶工作,整合文化人才、資金、項目等資源,引導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人員深入鄉村進行文化結對幫扶。
另外,可探索建立文化振興“以獎代補”機制,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社會團體參與鄉村文化旅游開發,通過資源投入拿“租金”、就地務工“掙薪水”、集體入股“分紅”等方式,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增強鄉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和“輸血”功能,實現鄉村文化旅游產業共建、發展成果共享、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共進的生動局面。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省政協委員談春光: 借“機”起飛 激活航空物流
下一篇:
【讀報告 強信心 促先行】供需協同發力 統籌投資消費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志茹“鄉村振興應與大自然相結合、應與城市垃圾治理相結合、應與發展綠色農產品相結合、應于脫貧攻堅相...
促進優秀鄉村文化資源數字化轉化和開發,傳承和利用好鄉村文化遺產,推動優秀農耕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增強農村居民...
堅持以農民為受益主體,以農業農村為基本依托,尊重農民意愿,注重農民的全過程參與,調動農民積極性與創造性,讓村民深度融...
據了解,車埠鎮將以黨建引領鄉村文化建設,盤活鄉村公共文化資源,通過文藝演出、鄉村文化墻、政策宣講等形式將黨的好政策傳...
赤壁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魏運濤表示,該集團將不定期開展送文化下基層助力鄉村振興活動,通過挖掘鄉村文化、弘揚傳統文...
咸安區將以“鄉村記憶館”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觀光、田園康養等新業態模...
下一步,高鐵嶺鎮將繼續通過“電影下鄉”活動,把精神食糧送到群眾家門口,著力豐富群眾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文化需求,打造觸手...
白水畈的古橋民居、大白蘿卜樹起知名品牌……近日,記者在咸安采訪時發現,該區在推進鄉村振興中,大力挖掘傳統鄉土文化,不...
客觀地說,我們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并非沒有開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而是“精神振興”明顯滯后于“物質振興”,從而產生...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印發《2021年度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支持項目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我市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