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興則國運興,鄉村興則國家興。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緊迫任務,要深入挖掘、繼承、創新優秀傳統鄉土文化。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堅定的文化自信,推進荊楚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發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精神力量。
摸清底數,建立資源庫、故事庫、人才庫。要圍繞品牌摸底,建立鄉村文化資源庫。要科學把握各地差異和特點,注重地域特色,體現鄉土風情,特別要保護好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不搞層層加碼,杜絕“形象工程”,圍繞特色做文章、圍繞品牌做文章、走差異化發展路線。要挖掘文化底蘊,整理鄉村文化故事庫。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內生的,要立足尋覓鄉土的根脈,尋覓以多樣文化形式保存下來的鄉村故事,尋覓民間山歌戲曲、傳統習俗娛樂、民間工藝等特色文化形式,讓鄉村文化資源有形更有味。要發現鄉土人才,建立鄉村文化人才庫。要有意識地讓農民當“主角”,講述自己身邊有血有肉有溫度的文化故事,逐步培養一支懂文藝愛農村、專兼職結合的鄉村文化工作者隊伍,讓農民成為振興鄉村文化的傳承者和受益者。
科學規劃,推動市場化、特色化、差異化。要立足稟賦找準特色。各地要在摸清鄉村文化資源存量的基礎上,突出地域特色、品牌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地制宜,統一規劃,開發多樣化的鄉村文旅產品、文創產品,走好“專精特新”發展之路,避免千村一面、村村鋪開和城市化翻版、簡單化復制,避免低水平同質化競爭。要挖掘潛力豐富內涵。深入挖掘鄉村傳統文化和鄉俗風情,加強鄉村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吸收現代文明優秀成果,在保護傳承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搭乘鄉村旅游快車,將地域特色和鄉村文化元素融入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農業觀光,賦予鄉村旅游更多文化內涵。要內外聯動擴大銷路。用好“咸寧人游咸寧”活動,通過企事業單位廣泛組織、文旅部門主動策劃,讓咸寧人發現咸寧的美、宣傳咸寧的美,激發自我文化認可。鼓勵中小學與鄉村牽手開展研學旅游活動,引導青少年認識家鄉、培養青少年的鄉土情懷。借助長江中游三省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的契機,吸引周邊省份、周邊城市居民游咸寧看咸寧,發揮輻射帶動效應,逐步擴大市場份額。
共贏多贏,延長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培育鄉村文化原創力。堅持開放融合理念,整體推進鄉村文化資源有效整合和要素合理配置, 著力推動鄉村文化資源利用轉化向優質高效轉變,提高鄉村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大力提升方言、手工技藝、民俗活動、鄉村文物、歷史名鎮名村等鄉村文化遺產價值,讓鄉村文化資源“活”起來。發展鄉村文化新業態。 牢固樹立“文化+”理念, 大力推動發展鄉村文化的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拓展鄉村文化發展空間,創造鄉村文化消費新熱點,增加鄉村文化產品的有效供給, 全面體現鄉村文化在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帶動鄉村經濟轉型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鄉村文化生命力。堅持以農民為受益主體,以農業農村為基本依托,尊重農民意愿,注重農民的全過程參與,調動農民積極性與創造性,讓村民深度融入文化事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進而實現融合發展和共贏多贏。
(王遠遠?作者單位:中共咸寧市委黨校)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下一篇:
金土皓:讓建筑說話 慎用正子午向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見習記者吳文謹報道:11月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集中...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文會報道:20日,我市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培清“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寧志豐委員說,我市鄉村產業振興應加強產業規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志茹“鄉村振興應與大自然相結合、應與城市垃圾治理相結合、應與發展綠色農產品相結合、應于脫貧攻堅相...
通訊員楊惠春日前,嘉魚農商行簰洲灣支行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貸款1000萬元,解決了公司春節生產收購原材料資金缺口。...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記者王恬通訊員龍鈺山間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鄉味道、離別時父母的牽腸掛肚……每個人記憶中的鄉村各...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咸安建區20周年,也是咸安發展進程中極為關鍵、極不平凡的一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敏15日,我市收視收聽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丁小強指出,...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李瑞豐、張文會13日,全市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赤壁市召開,深入學習貫徹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