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放暑假了,可以增加一些書法類的書籍”“村里老人小孩以及留守婦女多,健康知識等科普類書籍用處很大”“法律常識類的書籍,讓大家學習到更多法律常識”……7月13日,通山縣廈鋪鎮雙河村,一場別出心裁的農家書屋“群眾點單”服務座談會正在進行。
為提升農家書屋效能,讓書屋接地氣、聚人氣,滿足群眾對書屋的需求。通山縣創新舉措,問計于民,問策于民,問需于民,現場發放農家書屋推薦表,讓群眾自己“點單”。
此次推薦表中包含政經類、科技類、文化類、少兒類等十個大類共3353種圖書可供選擇,能充分滿足不同人群的閱讀需求。
活動現場,針對農家書屋在運行過程中,需要提高和改善的地方,來自廈鋪、闖王、楊芳3個鄉鎮25個村的群眾代表和農家書屋管理員,暢所欲言,分別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據了解,通山縣現有187個農家書屋,總藏書量42余萬冊,平均每村2000冊左右。近兩年,該縣每年投入40余萬元資金,為各村農家書屋補充更新圖書報刊和建設農家書屋示范點。
可農家書屋在提高農民知識素養,優化鄉村鄉風的同時,也出現了廣大群眾“想看的書找不著,不想看的書有許多”的問題。
為解決供需不平衡的問題,讓農家書屋書單選擇從“送什么書看什么書”轉變為“看什么書送什么書”,通山縣委宣傳部前往全縣7個鄉鎮,進行農家書屋工作調研,發放農家書屋宣傳單2000份,并收集各類意見建議。
“在充分了解群眾需求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因需供給,讓更多內容健康、實用性強的書籍進入農家書屋,將惠民政策更好地落實到位,將好事做好。”通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曉丹說。
同時,為讓廣大群眾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享受高品質數字閱讀資源,讓閱讀夢從“田間”飄向“云端”。通山縣187個村已全部建起了數字農家書屋,覆蓋率達到100%,目前有5.68萬余人注冊使用,洪港鎮江源村使用人數達到3153人。
下一步,該縣將依托數字農家書屋平臺開展“百姓點單”選書、薦書活動,讓農民成為農家書屋出版物配備的主角,并注重為老人和留守兒童提供個性化服務,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形成鄉村文化振興聚人氣、有活力、可持續、能實用的新局面。(焦姣)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咸寧市林科院到崇陽桂花泉鎮送雷竹栽培管理技術
下一篇:
咸安紫潭村千余戶村民心氣順了
○胡慶華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在《戰時的書》里,有一段非常形象、精彩的話,是這樣描述文人與書的:“如果說梅和鶴是隱士的妻和...
○劉念我喜歡買書,但看書的速度比不上買書的速度,往往讓一些書籍束之高閣。最近搬家,書籍收拾了滿滿一大箱,驚覺自己買了...
○劉念去年底,我很苦惱,雖然有不少好友,但隨著年齡增長,各忙各的事業,很難相聚,也很難得有時間在QQ、微信上聊天。考慮...
○陳希子一本本飄逸墨香的書籍,陪伴懵懂無知的我成長。記得初次與書相識是在一個盛夏,我那時還小,身高不夠,站在椅子上,...
潮玩、動漫、科幻展混搭書香,在滬新開的“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透著濃濃的B站風。”蝸牛感慨, “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
○焦姣俗話說,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我們要懂得享受孤獨。確實,雖然有家人、朋友相伴,但父母會先于我們而走,朋友會天各一方...
○劉念最近,朋友小雅告訴我,她覺得自己的業余生活很無趣,每天一回家就拿著手機不放手,刷著網頁、看電視劇,時間匆匆而逝...
咸寧網訊通訊員胡陽、任陳萍報道:近日,筆者走訪蒲圻四小看到,校園有一個溫馨的小角落,散發著書香氣息,童話故事、名人傳記...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首次辦理借閱的市民朋友請先掃碼登記,并出示健康碼,謝謝。”近日,佳節剛過,記者和其他市民一起...
○焦姣讀書首先要愛讀書,其次是讀好書,最后是深讀書。但有些書我們看過就忘,但有的書卻會讓我們受益終生,一本經典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