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5月12日。“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是我國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提出的殷切期許。
“十四五”規劃實施已行進至關鍵一年,切實減輕災害風險,直接關系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是共享全面小康碩果、守護美好家園的重要基石。
身處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氣象部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聚焦風險源頭管控,充分發揮“消息樹”作用,助力把風險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摸清底數,下好風險防控“先手棋”
2021年7月23日,強臺風“煙花”登陸前一天,國家氣候中心發布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快報》已基于臺風災害風險評估模型,預估出此次臺風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0億元至200億元。該中心同時從覆蓋范圍及面積、影響人口數量和影響GDP值等維度,立體勾勒出這次臺風的“危險性”,為防災減災救災及災后定損理賠力量部署、資源調配等爭取“提前量”。
支撐災害風險評估前置的底氣,源自扎實推進的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中國氣象局黨組始終把普查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去抓,建立了橫向銜接、縱向協作的普查組織體系,組建了以國省為核心、市縣參與的普查骨干隊伍。
當前,全國氣象災害致災因子調查進度達100%,各級氣象部門制作危險性評估和風險評估圖件類成果1.7萬余件,制(修)訂10個災種20項普查調查和評估區劃技術規范,且不斷在業務實踐中見成效——
國家氣候中心初步建立針對重大災害事件的風險評估業務;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研發高速公路氣象災害風險預警產品;北京市氣象局開展冬奧賽區氣象災害風險評估,優化月度、季度自然災害風險形勢分析;天津市氣象局勾勒冰雹入侵路徑,完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站點布局;貴州省氣象局針對三大作物等開展風險評估,科學厘定農業政策保險賠率……氣象部門在強化氣候可行性論證、推進氣象災害大數據智能風險分析研究、構建城市內澇預警模型等方面取得成效。
暢通渠道,發出災前風險預警“最強音”
“12小時內我旗中南部地區降雪量將達4毫米以上,可能對交通及農牧業產生影響。”3月15日,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右翼中旗氣象臺發布的暴雪藍色預警,通過“村村響”應急廣播傳遞給巴彥呼舒鎮西日道卜嘎查所有村民。有關單位和人員及時防范,將災害風險降至最低。
對埋頭田間的農戶來說,廣播往往更能將氣象預警第一時間送達。內蒙古氣象和廣電部門聯合在農牧區安裝直播衛星應急廣播信號接收器,破解“最后一公里”難題,讓“村村響”應急廣播發出防災減災“最強音”。
這只是氣象部門深耕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精準發布工作的一個縮影。中國氣象局先后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合作,探索建立氣象預警信息應急廣播播發和短信精準靶向發布試點,在技術融合、數據對接、系統建設等方面取得成效,兼顧預警發布效率和網絡安全。
過去一年,內蒙古試點旗縣、安徽各試點國家級預警短信發布時效較常規基站提前約15分鐘;福建實現氣象預警信號分縣(區)屬地化發布,高級別預警信號可精細到鄉(鎮、街道);貴州試點地遵義通過應急廣播播發氣象預警,去年共幫助6283人提前轉移避險,因災死亡(失蹤)人口比上年減少96.3%。
中國氣象局(CMA)數值預報應用分析平臺 中國氣象局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供圖
凝聚合力,營造風險識別防范“大氛圍”
“未來10天小麥主產區農業干旱氣象風險高,其中淮北北部和東部為高風險……”5月6日,安徽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省農業氣象中心聯合發布冬小麥干旱災害氣象風險預警。清晰的災害風險等級判定、及時的部門聯動響應,為減輕旱情對小麥灌漿的不利影響提供支撐。
這樣的深度合作,正是在此前中國氣象局與農業農村部攜手推進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的背景下展開的。
減輕災害風險,不是某一地域、某一部門的單打獨斗,而是“全國一盤棋”。這局棋要走活,必須凝聚各方力量。
以機制為繩,密切與政府和相關部門合作聯動。氣象部門主動對接政府,結合地方實際全面融入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推動地方出臺加強氣象工作的政策文件,落實基層氣象現代化建設項目。同時,與發改委、公安、交通運輸、農業農村、體育、自然資源等部門密切合作,在疫情防控、交通應急聯動、農業防災減災、體育賽事活動安全監管、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等重要領域聯合發力,建立常態化會商和應急聯動機制。
以科普為翼,讓氣象防災減災知識飛入千家萬戶。一方面,及時發聲,充分利用氣象全媒體矩陣,遴選、培育氣象科普專家,在災害性天氣來襲前第一時間發出權威聲音,回應社會關切;另一方面,下沉一線,推動氣象科技和科普知識走進千鄉萬村,并在學校、企業、社區、機關播撒防災減災避災的意識火種。近年來,全國氣象科學知識普及率穩步提升,2022年達80.76%。
5月9日至10日,湖南省道縣普降暴雨到大暴雨。梅花鎮小學門口道路積水越來越深。“沒事,我們準備了船!”蔣莫村村民田治排說,“氣象局就給我們鎮黨委書記打了電話,我們早就做好了準備。”道縣氣象局供圖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湖北全力推進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數據復檢
下一篇:
全國防災減災日|火災襲來時 請這樣自救
咸寧網訊記者馬麗婭、通訊員吳玲燕報道:7月21日,華中區域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在位于崇陽縣境內的金沙國家大氣本底...
“站得高、看得遠”,浩瀚宇宙中的氣象衛星宛如地球家園守望者,全天24小時不間斷監測天氣和環境變化.為什么要發這么多顆衛星...
冬奧氣象服務網站可滿足公眾觀賽、出行的氣象服務需求。
此次向南海海域播發無線電氣象傳真產品,對增強國際履約能力、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氣象防災減災救災仍面臨大量難題面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當前我國氣象災害防御能力仍存在以下薄弱環節:一是氣象災...
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預計28~29日受冷空氣南下影響,我市有一次大到暴雪天氣過程,此次...
咸寧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受西南暖濕氣流和北方弱冷空氣影響, 2月7日0時后,我市各地普降大到暴雪, 6時咸安、...
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孫文劍24日表示,今年國慶節、中秋節假期,全國收費公路將繼續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免費時間為10月1日0時...
北京冬奧會13日進入開幕后第9個比賽日,賽程過半之際,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楊樹安在北京冬奧會主媒體中心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
3月7日,市氣象臺發布一周天氣預報,本周我市以晴好天氣為主,氣溫開啟上升模式,最高氣溫升至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