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5月15日電?題:重返湘江畔,青春謀振興
新華社記者盧羨婷
千年古都,湘桂通衢,廣西全州縣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要塞。1934年底,湘江戰役在這里打響,面對數倍于己的敵人,紅軍將士浴血奮戰,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圍殲中央紅軍于湘江以東的企圖,為革命留下了寶貴的火種。
80多年來,偉大長征精神激勵著這里的人們艱苦奮斗,砥礪前行。昔日炮火紛飛的戰場,如今正描繪著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越來越多年輕人返鄉創業就業,在家鄉的紅土地上施展抱負、建功立業。
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因發展葡萄產業而聞名。過去20年,村民靠種植葡萄脫貧致富,每年夏天葡萄成熟的季節,一輛輛大貨車駛進毛竹山村,滿載葡萄而去。去年,這一情況有所變化,往來毛竹山村運輸葡萄的車輛不僅有采購商的貨車,還多了快遞物流車。
廣西全州縣才灣鎮毛竹山村村民王佳在大棚內給葡萄澆水(視頻截圖,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舜 攝
“90后”王佳回村直播帶貨,拓展了毛竹山葡萄的線上銷售渠道。“現在電商化、智能化已經非常普及了,但我們小山村還是以傳統銷售方式為主,老板進來批發我們的葡萄,再高價賣出去。我們能不能自己把葡萄通過電商平臺賣到全國各地?”王佳辭掉在桂林一家旅游公司的工作,回鄉發展葡萄產業。
返鄉青年為鄉村發展帶來創新理念,拓寬增收渠道。僅去年夏天,王佳就幫助村里銷售葡萄2萬多斤,每斤售價比批發價高2元左右。常年在城市生活,王佳敏銳感受到群眾消費觀念悄然發生的變化,陽光玫瑰等高端葡萄品種受到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青睞,而村里傳統種植的低端葡萄品種賣不出好價錢。
在返鄉青年帶領下,村里從改良葡萄品種入手,再探發展新路。沿著毛竹山村田埂走進葡萄園,一株株嫩綠的葡萄新藤拔地而起。去年,村子已改良葡萄品種36.7畝。通過科技賦能,毛竹山村正推動葡萄產業向高品質、高附加值發展。
毛竹山村的發展,帶動了整個行政村南一村的發展。過去一年,南一村接待旅游、觀光人數突破30萬人次,帶動全村戶均增收近萬元。越來越多年輕人看到家鄉發展前景,回鄉創業,目前全村已發展農家樂、小賣部30多家。
一大批返鄉青年充實到村兩委班子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和強勁動力。“80后”文藝青年王軍榮一開始只想回鄉創辦文化傳媒公司,通過送戲下鄉、組織鄉村文藝晚會等方式,提升鄉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他干事創業的熱情被群眾看在眼里,2021年村兩委換屆時,王軍榮當選南一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鄉村振興離不開強有力的人才支撐,以往村兩委班子年齡老化,活力不足、干勁不足,工作思維比較局限。年輕人來了之后,整個班子的凝聚力、戰斗力都提升了。”全州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周紅霞說。
近年來,全州縣大力吸引本土人才回流,創建全州縣大學生聯合會、全州鄉賢會等,宣傳推介家鄉、提供就業咨詢,打造人才工作服務中心,一村一冊建立本土人才工作臺賬,目前全縣已回引1400多名優秀本土人才回鄉創業就業。
桂林原心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精選槐米(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在鄉村振興的舞臺上,返鄉人才傾力付出、大展才華。去年12月第二屆廣西農民工創業大賽決賽上,“全州縣金槐種植產業示范區”奪得返鄉之星組冠軍,桂林原心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蔣愛明捧過沉甸甸的牌匾,這是他返鄉創業4載的見證。
2017年,蔣愛明放下廣東的生意,回鄉創辦企業。眼看家鄉特色樹種金槐被大量砍伐或撂荒,他將目光投向了陌生的生物科技領域,從零開始將全州優質金槐作為食品、飲品來研發,成功推出金槐茶、金槐面、金槐粽等系列產品。
樹立品牌、注冊商標、申請ISO認證……蔣愛明運用先進經營理念推動企業發展,去年公司總產值已達2000萬元,吸納300多名農民工就業,間接帶動6萬戶金槐種植戶增收致富。蔣愛明相信,基礎打好了,企業未來發展前景會更加光明。
人興則鄉村興,人旺則鄉村旺。全州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唐崇建說,鼓勵青年人才投身鄉村建設,最重要的是為人才搭建干事創業的平臺,制定完善人才和企業發展機制,千方百計為人才辦實事、解難事,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奮斗就是要堅持,就像紅軍長征一樣,爬雪山、過草地……我們創業肯定也會碰到困難,但是只要堅持下去,努力去做,相信肯定會做好!”蔣愛明說。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丨“組團式”醫療援藏:開創高原醫療新局面
下一篇:
老區新貌|海南萬寧:紅色七甲展新貌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見習記者吳文謹報道:11月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集中...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文會報道:20日,我市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培清“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寧志豐委員說,我市鄉村產業振興應加強產業規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志茹“鄉村振興應與大自然相結合、應與城市垃圾治理相結合、應與發展綠色農產品相結合、應于脫貧攻堅相...
通訊員楊惠春日前,嘉魚農商行簰洲灣支行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貸款1000萬元,解決了公司春節生產收購原材料資金缺口。...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記者王恬通訊員龍鈺山間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鄉味道、離別時父母的牽腸掛肚……每個人記憶中的鄉村各...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咸安建區20周年,也是咸安發展進程中極為關鍵、極不平凡的一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敏15日,我市收視收聽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丁小強指出,...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李瑞豐、張文會13日,全市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赤壁市召開,深入學習貫徹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