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在江西于都,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8.6萬多人在此集結出發,開始了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壯舉。于都百姓拆下了自家的房梁、門板,搭設浮橋送紅軍渡河。
近十年來,在中央多項政策支持下,于都富硒水稻、富硒蔬果種植產業茁壯發展,如今已經成為大灣區優質富硒產品的供應基地。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小山村“貸”來4300萬元的背后
下一篇:
福建:傳承紅色基因 推動高質量發展
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豐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全人類共同價值理念深植于中華文明大...
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女性運動員參與度創歷史之最,百年奧運史上將首次實現全部綠電供應……一組細節看中國如何兌現冬奧之諾↓↓。
湖北省通城縣積極開展農村聯合黨委試點工作,通過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建立起“強村帶動型”“產業互助型”“易地搬遷型...
盛夏的8月,熱浪襲人,走在崇陽縣石城鎮白螺村9組的鄉間小路上,蟬鳴鳥叫,瓜果飄香,讓人心曠神怡。路的盡頭,是一大片魚塘...
咸寧網訊特約記者胡劍芳報道:因遭受多輪強降雨襲擊,咸安區河湖庫堰高水位運行,造成部分地方內澇、漫水淹漬,給群眾生產生...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秈型雜交水稻培育背后的糧食安全故事光明日報記者禹愛華龍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 2020年全...
受前期強降雨影響,嘉魚縣渡普鎮部分農田遭受洪澇災害。據了解,截至7月15日,嘉魚縣渡普鎮農作物受災面積3401公頃,絕收面積...
7月17日,咸安區雙溪橋鎮浮橋村14組,農民在稻田里撒谷種,補種晚熟早稻品種。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袁燦通訊員王廣賢攝。
除了水稻、玉米以外, 2021年,在嘉魚縣農業農村局主導下,公司成立了嘉魚縣蔬菜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始從事蔬菜育種及技術研究...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柱通訊員張海燕袁俊8月22日,赤壁市赤壁鎮太平口村,在貧困戶劉建林的引路下,記者從村口出發,走了半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