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丁偉、特約記者黃茂盛、皮道琦報道:3月22日,在嘉魚縣湖北谷神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高光效和氣候模擬實驗室,科研人員譚軒正在觀察育種加速平臺上水稻的生長情況。何時抽穗,何時開花,他都在巡查日志上記得清清楚楚。
“一個水稻品種性狀的改良,一般要7到8代,經過反復的標記基因檢測和環境測試,最終才能篩選出優質的種質資源?!弊T軒介紹,整個科研過程需要花費2至3年的時間。
據了解,該公司是一家集水稻、玉米、油菜等農作物種子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3年在嘉魚新街鎮投資建設了湖北谷神科技園。園區現已建成生理生化、組織培養、分子標記等8個實驗室,擁有全自動種子加工生產線2條,自動包裝生產線4條,配套種子研發儀器設備上百臺套,建有種質資源庫、智能溫室、高光效和氣候模擬實驗室。
“該實驗室能夠模擬低溫寡照、高溫高濕、高溫干燥等各種氣候環境,可篩選出優異種質資源,挖掘、克隆其中的功能基因,再利用公司建成的育種加速器平臺,實現優異基因的快速聚合?!弊T軒說。
經過近8年耕耘,該公司每年能配置水稻新組合200多個、玉米新組合100多個,不斷有新品種進入國家和省級試驗。已有10多個品種通過國家和省級審定,有30多項專利獲得授權。
“去年,我們公司研發生產的兩雜種子銷售超200萬斤、產值有6000多萬元,為農民增產糧食超過2億斤!”該公司項目經理鄭華介說。
目前,該公司科研基地擁有30畝種質資源繁育田和200多畝育種科研用地。與全國9省市的大學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關系,在國內海南、湖南、廣西和國外越南、巴基斯坦等地建立了10個育種試驗站。
除了水稻、玉米以外,2021年,在嘉魚縣農業農村局主導下,公司成立了嘉魚縣蔬菜產業技術研究院,開始從事蔬菜育種及技術研究,搭建以“研究院+企業+專家”的組織架構,實現嘉魚縣蔬菜品種提檔次、種植提品質、加工提效益的目標。
編輯:hushaopeng
上一篇:
鄉村振興有哪些“金點子”?通城11個鄉鎮項目擂臺上見分曉
下一篇:
讓綠水青山成為“幸??可健?—— 看通山如何以林長制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皮道琦報道:12月19日,筆者從嘉魚縣政協獲悉,繼嘉魚大型人文專著《嘉魚名人》推出后,該縣繼續推...
日前有幸走進被稱為“神州第一組”的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官橋八組采訪,著實讓我:驚嘆!驚嘆不已! 官橋八組,即官橋鎮...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劉子川、通訊員熊瀟報告:16日,嘉魚縣委中心組召開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輔導報告會,市委宣講團應...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劉子川、通訊員王婷婷報道:“2016年,在政府支持下,我們企業順利掛牌新三板,今后融資有了更廣...
咸寧新聞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劉子川、通訊員熊鐵山報道:8月2日,在嘉魚縣潘家灣鎮四邑村花卉苗木基地,幾位農民正在大棚內育...
咸寧新聞網訊 通訊員熊鐵山報道:“往年怕水怕旱,地里的收成沒有保障;現在搞了高標準建設,旱澇保收。”4月12日,嘉魚縣三...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通訊員汪婷報道:6日,在華億通項目二期現場,再生膠生產線馬力全開,廠房車間內機器轟鳴,作業工...
咸寧新聞網訊 特約記者謝燕子報道:“元月底,武漢東湖學院工作隊帶著我們村30多人,到隨縣參觀考察了香菇產業發展情況...
咸寧新聞網訊 記者劉子川、通訊員汪婷報道:6日,在華億通項目二期現場,再生膠生產線馬力全開,廠房車間內機器轟鳴,作業工...
咸寧新聞網訊 特約記者謝燕子報道:“元月底,武漢東湖學院工作隊帶著我們村30多人,到隨縣參觀考察了香菇產業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