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侯偉楠
職業:麻醉科住院醫生
籍貫:北京市
今年29歲的侯偉楠是個北京姑娘、咸寧媳婦。
2018年,她通過招碩引博來到咸寧,成為咸寧市中心醫院一名麻醉科住院醫生。
“在咸寧完成了入職、結婚、生孩子人生三件大事。”侯偉楠說。來咸寧兩年半,好像按下了人生的快進鍵,日子過得緊湊而充實。
醫生本就是個忙碌的職業,長期出入手術室的麻醉醫生更甚。
“平均一天一個人要跟3、4臺手術。中午很少休息,有時吃飯都是匆匆扒兩口,又趕回手術室。”侯偉楠說,業內有句話叫“開刀去病,麻醉保命”,麻醉醫生是手術過程中的“生命保護神”,需要全程關注病人狀態,一刻不能馬虎。
平時忙工作,春節本是難得的休息時間,但侯偉楠卻連續兩年不能回家和父母團聚。
“結婚的時候和老公說好了,平時在咸寧,過年回北京。沒想到去年碰上疫情。”侯偉楠說,她和丈夫都是醫生,去年春節,兩人在公婆家吃了一頓年飯,住了一晚,就回到崗位上抗疫。因為擔心把感染的風險帶給家人,夫妻倆在外租住,正在哺乳期的侯偉楠不得已斷了奶。
疫情期間,侯偉楠不能見寶寶,不能與家人團聚。遠在北京的父母記掛著女兒,天天問平安。
“去年他們天天跟我視頻,擔心我。今年倒過來了,我在這邊擔心他們。”侯偉楠說,不久前老家才從中風險降為低風險,這也是她今年不回家過年的原因。她說:“國內疫情零星散發,我們是醫務工作者,要注意防疫安全,以本職工作為重,對病人負責。所以我和老公決定不回北京,響應號召就地過年,參與醫院值班,不給單位、給國家添亂。”
“自從離家讀大學后,就與父母聚少離多。不能陪在父母身邊盡孝,其實心有愧疚。”侯偉楠說,今年,她為家里每個人準備了新年禮物,置辦了年貨,也給老家的父母發了紅包。“我很少表達對父母的愛。但這次想對爸媽說,這是第二個沒有你們一起過的春節,希望你們在北京好好的,也希望所有人都平安健康。”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萱 章文靜 通訊員 劉金艷)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沒有了家的我們,只是故鄉的客人,就算衣錦還鄉,也無人分享,無人真心替我們喜悅。父母在,人生尚有...
柯建斌最煩惱的時候,找誰聊天?最苦悶的時候,找誰傾訴?最不在狀態的時候,誰陪著您?誰就是寶。這是以父母五十年的教誨為遵循...
娘從臘月開始腌制臘肉臘魚,做各種丸子,有豆腐丸子、蘿卜丸子、藕丸子、北瓜丸子和綠豆丸子。弟弟拗不過父母,只要他們高興...
○王恬近日,在朋友的推薦下,我翻開了《讓我們一起讀懂孩子》這本書。很多情況下父母都是幫孩子打理好一切,只為讓孩子專注...
《放養孩子》作為父母,對孩子的一些活動常有一些放不下的擔憂心理:為什么我們不敢讓孩子自己走路或坐公交車去學校,而是必須...
“衣本兒屋場”,這是一句土家部落語言,土家人都知道是鳥兒的巢,我們的出生地。我依戀故鄉,就像鳥兒離不開它的老巢。年歲...
題:男護士黃雷:ICU病房的多面手新華社記者李偉每次工作下來汗如雨下,脫掉手套后雙手發白。作為第一批隊員,奔赴疫情救治最前...
為人父母大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不聽話真氣人,孩子頂嘴更氣人。在父母看來,目的是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圖行事,孩子頂嘴,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