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21專題 >>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 譜寫新篇·開局 >> 正文

高質量發展在咸寧系列報道②造一方人間桃源 —— 崇陽鄉村振興路徑探析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1-06-07 09:37

曾經,城鄉差別兩重天,泥腿紛紛跳龍門;

如今,錦繡河田似仙境,高智高端進鄉村……

這是崇陽縣天城鎮河田村群眾打心底里的感慨。

走進崇陽的人都說,這里,既看得見青山,又望得見碧水,還記得住鄉愁。

這座天然大公園,在“能工巧匠”的精心裝扮下,生機勃勃,新美如畫。

文化為魂——

建設有靈魂的鄉村,就要植入“智能”芯片

5月28日,天城鎮河田村,一場女性公益課堂在這里舉辦,旅韓教授鄒佳素,給該村近百名婦女講授《我愛我家,為愛學習》第一課,為鄉村振興植入“智識”的芯片。

“聽了公益課堂之后,深感一個女人對家庭和社會的價值,深感知識文化的重要……”村民們感慨不已。

要改變落后的生活,先改變落后的思想。鄒佳素說,她們開辦公益課堂,邀請武漢高校教授、心理咨詢師、律師等,引導農村婦女改變思維模式,使村民成為有“智識”的人。

沒有靈魂的振興是浮腫的振興,沒有文化的土地是貧血的土地。崇陽人意識到,鄉村振興必須打入文化楔子,植入“精神”芯片。

白霓鎮大市村90后女孩程桔,24歲回村當支書,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故事被各級媒體爭相報道。在人民大會堂,程桔利用全國兩會的平臺,讓崇陽銅鼓蜚聲中外,也讓大市村走進國人的視野。

一面銅鼓敲響了鄉村振興的鼓角,“文化芯片”作用不可低估。崇陽出土的商代銅鼓作為我國青銅文化的瑰寶,品牌價值不可估量。

如今,大市村致力于圍繞銅鼓做旅游文化名村,村里建起了石藝工坊,生產各種銅鼓石雕供游客選購。

灣灣蘊傳說,村村藏經典。為挖掘文化金礦,早在2019年,崇陽組織全縣的文人墨客,對每個村的村情概述、人文歷史、故事傳說、地理風貌、文藝作品、旅游資源進行深度挖掘。每村編制一本文化宣傳冊,吸引全國各地的企業家、游客都來投資興業、旅游觀光,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石城鎮以繩武周家御賜牡丹的歷史文化為背景,引進湖北西莊旅游度假村有限公司,投資1.2億元,在西莊村打造中國牡丹小鎮,一時引得賓客如云。

石城鎮已建起了200畝的西莊牡丹園、打造了一座牡丹文化歷史館,另建有牡丹亭、牡丹仙子雕塑、具有牡丹元素的觀光步道等景觀點,配套完善了相關的基礎設施,初步建成餐飲住宿中心、垂釣中心和1200畝的農業綜合種植觀光基地。

相關負責人預計,西莊牡丹小鎮建成后,可以就近帶動農民務工就業500人左右,每年帶動群眾人均創收約2萬元,帶動旅游觀光10萬人次以上,文化旅游、產業經濟效益年總產值可達5億元以上,為西莊村集體經濟發展增收10萬元左右。

牡丹花節、櫻花節、白茶節、提琴戲劇節……一個個文化主題節會,招來投資不斷,引得人氣爆棚。

文化自信不僅為鄉村振興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精神動能,更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崇陽,這塊被文化浸潤的土地,鄉村振興之路,一定會有滿滿的“智能”,不竭的“動力”。

生態為本——

“先天”稟賦,是“兩山”理論的天然試驗田

對崇陽人而言,生態是自然造化,也是鄉村振興的最大本錢。

60.76%的森林覆蓋率,空氣優良天數300天以上,多個國字號生態金字招牌,稟賦優異,物華天寶。

港口鄉是崇陽縣版圖面積最大的鄉鎮,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這一山清水秀之地,曾被塑料垃圾圍困。

2018年該鄉在全省鄉鎮率先“禁塑”。不僅鄉機關、鄉直部門、醫院學校帶頭使用環保餐具,鄉政府還出錢購買環保用品置換出超市、農戶家中一次性塑料制品,給流動廚師、餐館發放獎補資金,購置不銹鋼餐具…… 

如今全鄉已形成環保共識,很難再尋到一次性用品的蹤影。該鄉堅持滅荒造林,甚至給1.5萬余畝的石漠化荒山披上了綠裝。同時緊盯楠竹、中藥材、瓜果等綠色產業謀發展,帶動5000余農戶增產增收。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最大優勢和綠色銀行,崇陽人倍加珍惜和呵護金不換的綠水青山。

?“十三五”期間,崇陽舉全縣之力打好碧水藍天保衛戰。近三年斥資2.8億元,在全縣11個鄉鎮建起污水處理廠;關停復綠了29座非煤礦山;六大生態領域35項指標全部達到或者高于國家標準。

全縣有130萬畝天然林,45萬畝重點生態公益林,有國家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濕地公園1個,省級濕地公園1個,省級自然保護小區5個,森林面積達到120015公頃。

近年來崇陽先后成功摘得全國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中國天然氧吧”“國家園林縣城”“湖北省綠化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他們依托山、水、林、泉、園優勢生態資源,著力打造以浪口溫泉度假區為龍頭的休閑度假系列產品,建成柃蜜小鎮、野櫻天堂小鎮、雷竹小鎮等一批特色旅游名鎮。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崇陽進入“賣風景”時代,天城茅井、銅鐘大嶺、金塘畈上、青山南林等村引入市場機制,農戶以閑置農房、宅基地入股分紅,實現產業、民居、旅游三級跳,使村民在發展中受益。

產業為要——

“花旅游”“竹經濟”“藥養生”,振興有了硬支撐

鮮花道路,精致莊園;南山東籬,田園悠耕,這是多少人向往的詩意棲居和品質生活圖畫。

崇陽人正一描一摹,讓它變成現實。

“連片面積在1000畝以上的產業基地,除按照相關獎補標準對種植品種進行獎補外,同時對中藥材基地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實行‘一事一議’獎補。”

這只是崇陽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產業發展2021年扶持辦法的其中一條細則。今年,該縣優先支持中藥材、茶葉、雷竹、油茶、水果、蔬菜產業基地建設,鼓勵因地制宜發展其它特色產業。

鄉村振興,產業是重要支撐。

如今,雷竹特色產業建設,在鄉村振興中“破土冒尖”。

在桂花泉鎮,雷竹以每年3000余畝的速度增長,崇趙線一條長達20公里的“雷竹畫廊”基本形成。該鎮已成為全縣雷竹核心產區,建成雷竹面積1.5萬畝,一個以雷竹小鎮為核心,集生態農業開發、農產品加工銷售和旅游休閑等為一體的三產融合產業園初具雛形。

?“竹種植”,“筍加工”,“竹旅游”。一根雷竹串起三大產業,撐起強鎮富民一片天。

有人說,崇陽鄉村振興之路,是從公路上起步騰飛的。

農業示范基地建到哪,公路就修到哪;旅游景點開發到哪,路就美化到哪……為了助力鄉村振興,崇陽縣交通部門著力完善交通網絡,全縣農村通車公路里程達3100多公里,先后獲評全省、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高枧曾經是崇陽縣最窮最偏遠的鄉鎮,隨著幕阜山旅游公路的修通,村民到縣城從兩個半小時縮短至40分鐘, 鄉里的炸豆腐、油茶、藥材等產業逐步發展起來,昔日貧困村,村民人均收入增長率一度躍升至全市第二。

一條條寬闊平坦的公路,通到鄉鎮村組戶,連接著星羅棋布的產業基地園區。

“十三五”期間,崇陽縣以竹茶藥為代表的現代農業漸成規模,全縣共建成農業示范基地2245個,總面積近60萬畝,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主產區、省級農業產業化示范園區、國家重點產茶縣、全國最大小麻花生產基地。以鄉村游為特色的旅游產業迅猛發展,畈上柃蜜小鎮、大嶺野櫻天堂等景區每逢節假日游客爆滿。

今年,該縣又規劃了800公里產業路,包括優質水果茶葉基地、中藥材、健康糧油、綠色水產養殖、優秀傳統文化和生態田園康養旅游旅居等六大產業環線。

產城一體,農旅融合,三產并舉,崇陽鄉村振興,有著廣闊的平臺和誘人的前景。(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文景 王莉敏 特約記者 胡向輝 汪佳)


編輯:hefan

上一篇:
下一篇: 高質量發展在咸寧系列報道①山通水富新畫卷——通山全力推進綠色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