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21專題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正文

力保安瀾 人民至上——抗洪精神述評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時間:2021-09-08 17:51

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

光明日報記者 李慧 姚亞奇 任歡

盛夏,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一張用紅字刻印的“生死牌”和六幅大照片,將人們帶回23年前那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抗洪現場:

官兵們赤膊跳入及胸的河里,用身軀搭起“人橋”與管涌殊死搏斗;從洪流圍堵的家中,接過嗷嗷待哺的嬰兒;在烈日的灼曬中,官兵們搬石料,壘堤壩,一身泥水一身汗……

連環畫《九八抗洪》陳勇、卓莎

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1998年,來勢洶洶的洪水肆虐大半個中國。一時間,2億多人受災,不少工廠、良田被滔滔洪水吞噬。

危難之際,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軍民一心嚴防死守、頑強戰斗,抒寫下一幕幕感天動地、可歌可泣的雄壯畫面。經此大考,我們不但戰勝了洪水,也形成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抗洪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新的精神豐碑。

時光無言,歲月有痕。融入民族血脈的抗洪精神,愈發厚重、歷久彌新,在一次次與滔天巨浪的搏斗中,迸發出支撐勇毅前行的磅礴偉力。近年來,我國多地經受洪澇災害考驗。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廣大黨員干部和受災群眾站在一起、干在一起,集結起萬眾一心,熔鑄成中國力量!

長纓在手蒼龍縛,何懼風高起濁流。無論洪水怎樣肆虐,無論多少艱難險峻,都無法阻擋中國人民同舟共濟、團結奮進的步伐。23年過去,偉大的抗洪精神巍然屹立,在風雨兼程中煥發出耀眼的時代光芒。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初秋的江西九江,天高云淡,惠風和暢。潯陽西路的長江之畔,一座四面鏤刻著“1998”的紀念碑,矗立在九八抗洪紀念廣場中央。廣場北側,寫著“甲21025”的船型建筑靜臥江邊。

這里,便是九江抗洪紀念館。這座鐫刻著時代精神的紀念館,承載著這座枕水而居的城市對那場洪水的記憶——

密密匝匝的木樁被巨浪剝蝕著,官兵們浸泡在及膝的洪流中,不停地把沙袋堆砌起來。沉重的沙袋將他們的手掌磨出了血,風吹日曬在那些稚嫩的面龐上劃出道道印痕,卻始終無法壓彎他們的脊梁……

“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20多年過去了,提起1998年的那場世紀大水,75歲的原九江市水利電力局局長程宣發,仍心有余悸。

1998年8月4日晚,高水位浸泡了39天的九江江洲鎮長江大堤,被肆虐的洪魔撕開一道裂口!頃刻之間,整個鄉鎮墜入一片白浪。8月7日下午,守護九江城區的長江干堤出現潰口!奔騰的江水以每秒400立方米的驚人流量,張牙舞爪地撲向九江城區。

沉船堵口控制險情!調遣部隊支援堵口搶險!一場勠力同心戰洪魔的“阻擊戰”迅即打響。

2020年7月16日,在重慶市萬州區五橋鎮,武警重慶總隊執勤第三支隊黨員突擊隊轉移受困群眾。新華社發

夜晚的長江大堤,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寬闊的江面波濤洶涌,水位線步步逼近警戒線。抗洪搶險的集結號一次次吹響,官兵們聽著號令一次次沖鋒——

“站在江岸遠遠望去,城防大堤旗幟如林、映紅天際,‘紅軍團’‘硬骨頭六連’‘紅色尖刀連’‘堅守英雄連’……英雄旗幟迎風獵獵,那一幕何等壯觀。”參與1998年抗洪的老兵葛羽哲回憶,在軍人眼里,那一面面旗幟是靈魂,是方向;在群眾心里,那一面面旗幟是信心,是希望。

“我們的戰士了不起!”擔任江西九江抗洪部隊前線總指揮的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董萬瑞感慨地說,“一看到在決口處大戰洪水的戰士,我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流了好幾次淚。”

由于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戰士們的腳爛了;有的戰士連續奮戰10多個小時都沒吃一口飯;高溫中,接連有官兵中暑暈倒……大江奔涌,危在旦夕。他們奮不顧身,以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保護江堤的銅墻鐵壁。

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能夠讓這些官兵不顧生死,勇往直前?

在湖北省洪湖市,緊鄰長江堤岸的一座磚木結構的吊腳樓靜靜矗立。步入吊腳樓,一張斑駁的老照片映入眼眸:小伙子們用獨輪車推土;婦女們挑著竹筐一筐一筐地運送石頭;連白發老人也提著草袋,讓年輕人往里鏟土……

吊腳樓的“主人”,是著名國際友人、新西蘭社會活動家路易·艾黎。這張拍攝于1932年的老照片,將蘇區土地上萬眾一心抗洪的景象刻入歷史風云。

“一幅幅令人動容的畫面展現在我面前,男女老少在被洪水沖毀的舊堤廢墟上日夜修建新堤,工程進展之快是我從沒見過的。”寫下這段感言的路易·艾黎,被獨輪車、竹筐、草袋背后的精神信仰深深震撼。

吊腳樓下,長江水滾滾向東。1932、1998,不同的時空坐標,蘊藏著同樣的精神力量。

這種力量,穿越時空,筑起了一道洪水沖不垮的堅強堤壩,激勵著人們一次次投入抗洪戰斗。

在人水對決中,有一種理念最寶貴,這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有一種力量最強大,這就是來自社會各方防災減災的強大合力。

2020年汛期,我國南方多地發生洪澇災害。習近平總書記連續兩次就防汛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實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強調“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充滿科學部署和深切關懷的批示之中,貫穿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彰顯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

聞“汛”而動、向水而行、齊心協力、通力合作,展現著群策群力的家國擔當。

2020年汛期,每日近20萬干部群眾在八百里洞庭的千里水線上巡查防守,不放過任何一個漏洞。網格員用腳步丈量出基層實情;人民軍隊聞令而動、向險而行,封決口、堵管涌、加固堤防、搶通道路、轉移群眾;水文“尖兵們”每日在數個測站之間奔波測報……每一份力量都匯聚成浩瀚之力,助力化險為夷。

洪水無情人有情!災害面前,黨群一心、干群一心、軍民一心、上下一心,共抗洪災、共渡難關。逸動的迷彩綠、太陽紅、火焰藍、志愿橙,各種平凡而艷麗的色彩,匯成一條條希望之舟,在滔滔浪涌中筑起堅而不摧的生命線。

不怕困難、頑強拼搏

中華民族向來是不怕困難、英勇無敵的民族,中國人民向來是直面挑戰、頑強奮斗的人民。

在抗洪救災一線,盡管洪魔肆虐,來勢洶洶,但人民群眾的士氣始終是高漲的,信心始終是飽滿的,腳步始終是堅定有力的。

這種信心和力量來自哪里?

信心來自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情懷。

2016年7月,我國北方遭遇暴雨襲擊,南方汛情同期持續。面對嚴峻的抗洪救災形勢,習近平總書記一個月三談抗洪,對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作出周密部署。“切實落實防汛抗洪責任制”“科學精準預測預報”“突出防御重點”“全力保障人員安全”“強化軍民聯防聯動機制”“抓緊謀劃災后水利建設”,六點要求科學精準聚焦防汛救災重點和難點,為高效防洪抗災提供了方向指引和行動指南。

信心來自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向死而生、向險而行的豪情和勇氣。

“洪水不退,我不離堤!”面對1998年的特大洪水,時任江西省九江市新港鎮江磯村黨支部書記的陳申桃鄭重許下諾言。

那一年,他和鄉親們一起奮斗百天,排除大小險情100多處,開挖人字溝400多條;那一年,他的兒子陳建14歲。

2020年,當洪水再度襲來,已經退休的陳申桃和兒子陳建一起,并肩加入到抗洪搶險的隊伍。22年前的諾言,父子倆攜手踐行。巡堤查險、加固堤壩、處理管涌……哪里有險情,父子倆就奔著哪里去……

在抗洪救災一線,更多的英雄人物涌現出來——時任空降兵某部少將馬殿圣,指揮戰役性堵涌搶險10余次,肩扛沙包沖鋒在前,在數百公里長的荊江與洪湖大堤上堅守了20多個晝夜;湖北嘉魚洲灣民垸決口中,空軍某高炮團指導員高建成,在洪水中奮力救下一個又一個百姓和戰友,自己卻終因體力不支,被洪流挾卷而去;原廣州軍區某部戰士李向群,在抗洪數日間參加了8次搶險戰斗,先后4次暈倒在大堤上,每次被送進醫院救醒后,又立即拔掉輸液針管上堤戰斗,終因勞累過度壯烈犧牲,年僅20歲……

正是這些抗洪英雄不怕犧牲、無私奉獻,極大地鼓舞了士氣,凝聚起抗洪搶險的偉大力量!

信心更來自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和文明,來自勇于抗擊一切災難、戰勝一切邪惡的精神偉力。

這種偉力,構筑在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上;構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蒸蒸日上的發展前景上;構筑在長期以來我們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抓出了巨大的精神儲備、隊伍儲備、綜合國力的儲備上。

滔滔洪水,見證著歷史的足跡。抗洪大堤,寫滿信念的力量、人民的力量。

2020年7月17日,武警江西總隊贛州支隊官兵在九江彭澤縣芙蓉墩圩堤搬運沙袋。新華社發

九州同風雨,患難見真情。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已經凝聚成激勵一代代中國人英勇奮斗的精神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成功應對了2013年東北地區嫩江、松花江、黑龍江大洪水,2016年長江、太湖等流域大洪水,2020年嚴重洪澇災害,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大中城市和重要基礎設施防洪安全。

今年7月,河南等地持續遭遇強降雨。面對來勢洶涌的洪水,來自四面八方的勇士們,迅速打響了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戰斗。截至7月底,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累計投入4.6萬人次,民兵6.1萬人次,參與到河南的抗洪搶險;應急管理部分三批次從12個省份調派消防救援力量約4000人,緊急馳援河南……

堅韌不拔、敢于勝利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

在湖北武漢龍王廟公園,一組巨型浮雕屹立其中,其中一幅“生死牌”雕塑,將駐足的游人拉回那個千鈞一發的時刻:1998年夏,素有“武漢防汛第一險段”之稱的龍王廟險段閘口面臨決堤之險。一時間,挾風裹雨,濁浪翻滾。

“當時我們就是在生死一線上,就是在那個閘口上,閘口亡我們也亡。”武漢市江漢區公安分局滿春派出所民警黃啟雁回憶。

“誓與大堤共存亡!”以黃啟雁為代表的16名黨員組成臨時黨支部,簽下?“生死牌”,用身體與洪水展開搏斗。

隨后,長江、漢江干堤及各支流大堤上的抗洪軍民紛紛豎立了“生死牌”,簽下“軍令狀”,組建“敢死隊”,向洪水宣戰。

如今,“生死牌”已經不再是一塊簡單的牌子,它已化作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象征,化作我們民族精神的寫照!

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廣大官兵以勇敢的氣魄和堅定的毅力誓與洪水決一死戰,迎著困難和危險奮力前進。越是情況危急,他們越是不屈不撓。他們在抗洪一線筑起一道道牢不可摧的血肉堤壩,一次又一次頑強地戰勝了洪峰,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闊詩篇。

歷史會永遠記住1998年9月15日。這一天,洶涌的長江水緩緩退去。洪魔面前,全體抗洪軍民和整個中華民族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展現了堅韌不拔的精神力量,形成了敢于勝利的不竭動力。

時光荏苒,“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抗洪精神,已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綻放出耀眼的時代光芒。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面對困難,中華兒女百折不撓,開拓進取,乘風破浪。

2003年,非典疫情襲來,各地區、各部門尤其是衛生系統的廣大干部職工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留下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2008年,四川省汶川縣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迅速打響了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戰斗;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襲而至。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展現出了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臨危不懼、視死如歸,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書寫下可歌可泣、蕩氣回腸的壯麗篇章。

朝陽初升,美麗的洪湖沐浴在片片金光之中。站在路易·艾黎當年曾登過多次的長江堤——官保堤,看波光粼粼,聽濤聲陣陣。驀然回首,路易·艾黎說過的那句話在記者耳畔久久回響:“中國人民有一種精神,有一種從長征、延安、洪湖、抗戰的革命斗爭中產生出來的精神。中國人民充滿這種高尚的精神,這種精神穿越時空,引領未來……”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07日?05版)



編輯:yangweijie

上一篇:
下一篇: 活用紅色資源,讓黨史學習教育更生動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