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9月1日電 題:從“老三送”到“新三送”——天津呵護“最美夕陽紅”
新華社記者王井懷、白佳麗、劉惟真
老年人需要什么?以前是送煤、送菜、送爐具,現在是送快樂、送便利、送健康。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記者在老齡化程度較高的天津市走訪了解到,天津近年來打造老年友好型社會,全方位呵護“最美夕陽紅”:老年人“快樂指數”提升,生活“便利地圖”展開,“健康指標”上揚。從“老三送”到“新三送”,折射出“銀發族”生活質量的轉變。
8月20日,在天津市南開區養老中心內的康養基地里,醫護人員幫助老人進行康復訓練。新華社記者 劉惟真 攝
8月20日,天津市河西區天塔街道富源里社區的老人們參加社區組織的“暖心餃子宴”活動。新華社記者 白佳麗 攝
“快樂指數”提升
今年,養老金又漲了。
天津市人社局一名負責人算了筆賬:一位1949年出生的天津企業退休女工,2020年每月養老金多拿約180元。根據人社部、財政部發布的通知,2020年我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實現16連漲,總體漲幅為5%。
農村老人手頭也越來越寬裕。在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付村,村民劉興財80多歲的父母務農一輩子,現在兩人每年可從村里拿到2萬元左右的福利,“老兩口日子過得特別舒心。”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天津市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占到全市總人口的23.4%。自天津市出臺養老服務促進條例以來,老年友好型社會逐步形成。
“現在過了愁吃愁穿的年代,我們心里的小康,就是開心生活。”天津市河西區友誼路街道誼景村社區66歲的沈金芳邊學習制作手工皂邊說,“做好后送給家人和朋友。”
老年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記者在誼景村社區看到,社區有乒乓球社團、京劇社團等16個社團,全年有19次定期節日活動。河西區天塔街道富源里社區開通直播課程,為老年人講授養生等知識。“最多時約有2萬名老人在線參與培訓。”富源里社區黨委書記郭新娜說。
不少老年人還加入志愿者團隊。天津市和平區新興街道朝陽里社區是全國第一個社區志愿者組織發祥地,70歲的小區居民楊建華擔任一家志愿者協會分會會長。“照顧別人,快樂自己。”老楊樂呵呵地說,“燈泡壞了我們去換,老人病了我們去看,還會召集老人一起吃飯。”
在天津市南開區學府街道,部分老樓已加裝了電梯,方便老人出行(8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惟真 攝
“便利地圖”展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一張“養老便利地圖”正在老年人面前徐徐展開。衣食住行、醫養玩學,基本可以在步行15分鐘的路程內實現。
老年人打開“便利地圖”的第一步是走出家門。天津市老舊小區多,安裝電梯的少。“平時不常出門,幾天才下一次樓。”家住老小區5樓的75歲老人方志良說。為緩解“望樓卻步”的痛,天津市印發《天津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指導意見》,為老年人便利生活“提提速”。
“老年餐桌”也端到了家門口。今年6月,約900平方米的付村老人家食堂正式營業。“年滿60周歲的老人用餐時可讓社區網格員送到家中。”付村黨群服務中心干部葛洪雙說。富源里社區從9月1日起把午餐補貼調整為午餐或晚餐任選一餐補貼,購餐老年人享受補貼比例從40%提升到80%。
記者實地走訪幾家社區看到,便利老人的基礎設施一應俱全,風雨連廊、慢行步道、休息椅等分布于小區的顯眼位置。一些小區不僅能提供膳食加工、就餐和配送餐服務,還可滿足健康咨詢、便捷購物、健身休閑等需求。
為讓老年人更好地享受惠老政策,天津市河西區發放7600多張居家養老服務卡。河西區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科長傅遴文說,居家養老服務卡有服務結算、補貼發放、安全儲值等功能,讓老年人享受便捷服務。
8月20日,在天津市河西區天塔街道富源里社區便民驛站,工作人員為老人們提供便民咨詢服務。新華社記者 白佳麗 攝
“健康指標”上揚
健康,是老年人最關心的事。
在中新天津生態城首個智慧小區吉寶·季景峰閣,記者看到,老人不出小區就可以體驗自助血壓測量、體測一體機等。
“有了遠程視頻問診功能和SOS報警按鈕,老人獨居時子女就不會太擔心了。”小區居民田華高興地說。
智慧產業全面影響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南開區民政局局長王潔介紹說,南開區“智慧養老云平臺”將通過物聯網技術將智能養老服務覆蓋到全區12個街道、170個社區,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專業化需求。
智慧養老也正走進村莊。最近,60歲的付村村民劉松賞剛剛學會撥弄黑色智能腕表。劉老漢說,遇到緊急情況,腕表不僅能幫他聯系親人,還能聯系平臺管理員,“戴著它,走到哪都放心。”
老年人開始主動擁抱智能社會。富源里社區開辦了“智能手機培訓班”后,88歲的社區居民梁冰終于扔掉了“老年機”。“現在大多數老人都會用智能手機了。”梁冰說,細致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讓大家成了“鐵粉”。
河西區還為年滿60周歲的該區戶籍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老年人可以免費享受最高15000元的意外傷害賠付保額。推出三個月來,保險公司受理報案約400件,預計賠付80余萬元。
老年人的健康生活離不開基層干部的細致工作。河西區推出以志愿者結對幫扶探訪為補充,社區網格員入戶走訪為兜底,電話訪、助訪、走訪相結合的全天候立體化“三維防護”保障機制,目前已為1400多名獨居老人開通該項服務。
“我們就是想把關懷送到家,讓老年人安度晚年。”郭新娜說。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習近平總書記這樣說
下一篇: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艾草品牌價值達百億 蘄春3萬人傍著蘄艾產業鏈脫貧
:家住溫泉城區岔路口附近的劉女士詢問,老年人在夏季該如何預防熱中風?溫泉浮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夏季,人體...
防控疫情,老年人該怎么做?合理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名醫講堂)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間,很多重癥患者都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徐浪、通訊員佘華澤報道:12月5日,咸寧市地方金融局就日前民政部、銀保監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
提出把咸寧打造成為全域養老公園,主要基于“三個高度契合”。養老服務業是一個與眾多行業相關聯的產業,產業鏈延伸甚廣,包...
合理補鈣避免兩大誤區誤區1短期補鈣提高骨密度55歲的王阿姨門診看病問醫生:“醫生您看,我已經吃了兩個月鈣片了,怎么查了骨...
合理補鈣避免兩大誤區誤區1短期補鈣提高骨密度55歲的王阿姨門診看病問醫生:“醫生您看,我已經吃了兩個月鈣片了,怎么查了骨...
過度倚重政府購買優質服務供給不足虛擬養老院隱痛:有“潛力”但缺“活力”在手機上輕輕一點,杭州市西湖區雙浦鎮的鄭奶奶就...
文/娛樂圈探長1956年出生的張豐毅今年已經64歲了。1978年,已經有6年工齡的22歲的張豐毅考入北京電影學院成為表演系新生,后...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亞平20日下午,來自教育、醫衛界的委員們,就市委書記丁小強的致辭和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展開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