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專題報道 >> 2019專題 >> 文明創建進行時 >> 縣市行動 >> 正文

咸安區汀泗橋鎮洪口村 文明鄉風潤沃野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3-08-31 17:27

記者 張敏 通訊員 朱華芮 李雪


一棟棟房屋干凈整潔,一條條道路筆直平坦,一盞盞路燈溫暖明亮,一幅幅楹聯生動傳神……

8月17日,走進咸安區汀泗橋鎮洪口村,所到之處,目之所及的是干凈整潔的村容村貌,感受到的是文明友善的新氣象。

巧用詩聯書畫,引領新風尚

來到洪口村熊家灣,雖然整潔的巷道、綠意盎然的庭院令人眼前一亮,但最吸引人的,還是家家戶戶門口兩側懸掛的楹聯。

這些楹聯風格不一、字體也不同。據悉,是由市、區詩詞楹聯學會成員和村楹聯創作隊伍共同創作,區書法家協會的書法家們揮毫潑墨而成。

68歲的程漢金,家門口的楹聯上寫的是:情耕學海寫山河錦繡,心系家國保社稷安康。他解釋,家中兒孫輩中既有讀書的,也有參軍的,楹聯中的“一文一武”是對家風傳承的生動寫照。

和程漢金家一樣,這里每家每戶的楹聯,都是根據各家的特點定制的。

洪口村人杰地靈,自古文風鼎盛,詩聯文化源遠流長。近年來,村里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底蘊,將傳統詩聯書畫文化植入美麗鄉村建設,引導村民不滿足于“柴米油鹽”的生活瑣碎,更向往“琴棋書畫”的精神生活,走出一條從自然風景美到文化風尚美的新路子。

在村民共同的努力下,僅僅兩年時間,村里建起了詩聯文化標識門樓、百米詩聯長廊,楹聯示范小組,實現了戶戶掛楹聯、處處見楹聯、村民談楹聯、孩子學楹聯的濃郁文化氛圍。

6月27日,洪口村獲“湖北省楹聯文化村”授牌。悠久的中華詩詞楹聯文化,在這里綻放出獨特的魅力與風采。

“傳統文化駐足我們的村莊、楹聯文化溫暖我們的農戶、書畫藝術點亮我們的鄉村。”洪口村黨總支書記程雅介紹,受詩聯書畫文化氛圍的影響和熏陶,村子里孝敬老人、樂于助人、誠實守信的人更多了,村容村貌也更美了。

深化志愿服務,激發新氣象

這個暑假,洪口村“五老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們很忙碌。

他們穿梭在洪口村的村灣、街道,河、湖、庫的堤岸上,挨家挨戶發放著暑期安全的宣傳單頁,并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和專業知識,用生動的案例和耐心的講述,為學生和家長強調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防溺水、防雷防電等方面的防范知識。

“娃娃假期安全方面有幾個‘不’,你一定要多叮囑啊,不碰電、不玩火、不去水邊、不給陌生人開門、不吃不衛生或過期的食物……”老干部龍中岳結合真實案例,語重心長地講解著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面對一系列安全事件時的應急措施。

老教師汪福云在“四點半”課堂上,耐心地教導小朋友寫書法;老藝人龍中禮精心講解,讓孩子在剪紙中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老黨員、老軍人金慶全利用自己的社會資源,多方聯系為困難孩子送去社會關懷……

“善行義舉不只是年輕人的追求,也可以是老年人的光彩。”汪福云笑著說,退休后能繼續發光發熱,很有意義,也很開心。

由“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專家、老模范”組成的“五老志愿服務隊”,是洪口村志愿服務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們用農家語、家鄉話,以集中宣講、聊天談話等方式呼吁大家踐行村規民約,破除陳規陋習,推進移風易俗;他們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話語,讓黨的理論飛入千家萬戶,讓新時代文明新風吹遍山間地頭。

在這支特殊的志愿服務隊的帶領下,村里自發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人多了,“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蔚然成風。

深耕文明實踐,勁吹文明風

7月10日,洪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八個最美”評選活動,對最美榜樣進行表彰。

活動中,表彰了樸實敦厚的“最美鄉賢”、清新雅致的“最美庭院”、勤耕善種的“最美組長”、立黨為公的“最美黨員”、勤儉持家的“最美媳婦”、耕讀傳家的“最美家庭”、發家致富的“最美致富帶頭人”和秀外慧中的“最美服務員”。

“最美鄉賢”獲獎者肖文亞說:“作為洪口村的一員,我也想為家鄉發展出點力。今后將參與家鄉文化振興建設,挖掘特色文化資源,打造洪口村文化亮點。”

程雅表示,這些受表彰者,積極參與村灣整治、產業發展、村莊建設、扶貧幫困等志愿服務,彰顯了文明新風尚,文明的村風也為洪口村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通過先進典型的事跡展示、宣傳,褒獎先進模范,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以身邊人帶動身邊人,逐步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社會氛圍。

這是洪口村深耕文明實踐,通過榜樣引領,提升村民文明素養的一個縮影。

該村以文化文藝志愿服務為媒,把黨的方針政策、核心價值觀、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內容改編成膾炙人口的歌曲、順口溜,以快板、三句半的形式進行展演,潛移默化中提升廣大群眾的文明素養。

近年來,洪口村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盤活陣地資源,組建志愿服務隊伍,圍繞鄉村振興、孝善敬老、移風易俗、資貧助困等重點工作,常態化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確保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

村民們感慨,如今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美好。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共享泳池”歡樂多多
下一篇: 咸寧市級文明單位·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 讓文明之花盡情綻放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