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見博報道:近日,漫步在咸安區高橋鎮澄水洞村大屋萬,這里綠樹成蔭,道路平坦,路燈明亮,村容整潔,村里的電線桿和墻壁上沒有一處牛皮癬和小廣告。村里的廣場健身設施齊全,村民們正在廣場中央排練廣場舞節目,呈現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
村民張華清每日閑暇之余最喜歡在村里遛彎,這幾年,她眼看著村里環境變美,空氣變新鮮,道路變通暢,心里很自豪。“公路由土路變成馬路,又搞了硬化、綠化,現在人心齊,環境美,衛生也搞得好。”張華清說。
而在四年前,這里卻還是處處黃土、污水橫流、一到夜晚就黑燈瞎火的村灣。從之前的“臟亂差”搖身一變如今的省級美麗村灣,村里的民間理事會功不可沒。
2018年,澄水洞村大屋萬在高橋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率先自發地在全鎮成立民間理事會。民間理事會共有7人,由黨員和群眾組成,成員都是村灣里有一定聲望的村民,協助村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在民間理事會的帶領下,村民們自覺愛護環境衛生,守護鄉風文明。
在村廣場旁的一處衛生之家評比公示欄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公示欄上將所有在住村民的名單列在其中,紅旗為“優秀衛生之家”、藍旗為“基本衛生之家”、黃旗為“不衛生之家”。記者發現,其中“優秀衛生之家”和“基本衛生之家”居多,沒有“不衛生之家”。
“評比欄剛成立的時候,還是有不少不衛生之家呢!”民間理事會副組長萬禧桂告訴記者。2018年民間理事會成立后,衛生之家評比公示欄也應運而生,民間理事會通過每個月不定期對房前屋后、雞圈菜地等抽查,結果在公示欄上公之于眾。
“時間長了,大家都能看到自己得的什么旗,得了‘黃旗’當然覺得臉上無光。慢慢的就再也沒有不衛生之家了。”萬禧桂說。
“有什么事,在村里吼一嗓子,就會有人來幫忙了!”村民李解華說。理事會成員既是監督員,更是協調員。前段時間的暴雨,導致地勢較低的李解華家門口排水管道被堵,萬禧桂二話沒說,穿上膠鞋,拿上工具,主動幫忙疏通管道。
“村里基本沒啥大事,都是一些家長里短的小事。”民間理事會成員萬志軍告訴記者。一旦有什么“小事”,民間理事會的成員就會主動出面為村民提供服務。
理事會成員既是協調員,又是宣傳員和保潔員。在他們的帶動下,村民文明意識由無到有,從弱變強,形成了“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的良性機制。同時,理事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設置村灣夜話、脫貧攻堅、文明新風等貼近群眾生產生活的多種活動,為群眾提供精準、便利、高效、多元化的服務,豐富群眾生活、調解鄰里糾紛、化解家庭矛盾、塑造文明鄉風,建設文明美麗鄉村。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咸安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培訓班
下一篇:
“霸道”線桿拆了 老百姓安心了
環境臟亂差、車輛亂停亂放、公益氛圍淡、牛皮癬多……老舊小區治理面臨諸多“難點”。”濱河社區黨委書記韓小華介紹,電力香...
咸寧網訊通訊員趙流男、汪駿報道:“村里‘五議五公開’情況在黨群服務中心公示欄上及時公開,不僅消除了群眾的疑慮,更激發...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希子通訊員謝志美藕塘村,地處嘉魚縣南部、陸溪鎮北大門,全村版圖面積3.2平方公里,人口334戶、1678人...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敏日前,咸安區浮山辦事處龍潭村十組村民劉先生反映:因航空站工程施工,毀壞原進村小路,卻沒有給村民...
全國人大代表“小桔”,今年全國兩會又一次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在她的帶領下,村里新建了400多平方米的光伏發電基地、百畝綠...
編者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必須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丁偉通訊員鄧志高“疫情不散,我們不退”,鎮守在村組一線的農村黨員干部始終保持著激昂的斗志。在走訪過...
記者饒敏程昌宗特約記者孔帆升4日,通山縣在我市率先成為“低風險區”。該鄉村民歷來有打工和經商傳統,臘月底紛紛返鄉過年,...
講述人:劉輝(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駐官仕坳村工作隊員)我是赤壁市新店鎮官仕坳村的一名駐村工作隊員。疫情期間,村里老百姓吃...
題:貧困村成了“幸福大院”——全國人大代表王艷鳳的履職故事新華社記者薛欽峰正值東北耕種時節,在吉林省榆樹市永生村,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