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焦姣報道:4月12日,走進通山縣通羊鎮港口村,別墅、庭院、觀景帶、古棧道等一應俱全,紅花綠葉,小橋流水,美不勝收。
“早知有港口,何必他鄉走。”港口村村主任徐唐次笑著說,這是在港口村廣為流傳的一句話。
通羊鎮港口村位于富水湖畔上游,本是一個典型的“小漁村”。近年來,通山縣實施庫區避險解困、漁民上岸、鄉村振興等各項政策,借著全域旅游東風,港口村積極改善人居環境,村民生活品質得到了全面提升。
“大家搬進了別墅一樣的新房,村里修了景觀路,新建了休閑廣場、文體活動中心。”說起村里的變化,村民阮長英滔滔不絕。
如今,漫步在新修的進村公路中,樹、石、路、池、廊,一步一景錯落有致,雪白的墻、青色的瓦、古樸的門窗,一條條石板小路通向一個個院落。漫步在清澈干凈的湖面步道上,幽靜又充滿詩情畫意的院落與周邊自然村貌融為一體,讓人身心愉悅。
港口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不僅村莊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更是突出特色,探索出了符合當地實際的漁業旅游發展新模式。
“觀魚、賞魚、捕魚、吃魚,在這里能享受一條龍服務。”徐唐次介紹,目前全村漁業養殖面積達到2000畝,通過一系列釣魚主題項目的設置,發展鄉村游、體驗游,打造獨具特色的“漁村”,延長漁業產業鏈條。
村民徐會明在家門口承包了300畝魚塘養魚,因為水質好、魚產量高、品質也好,不僅外地客商搶著來訂魚,周邊城鎮的居民更是經常特意開車過來垂釣,一年收益可達200萬元。
同時,港口村立足城郊、景區經濟圈范圍的地域優勢,形成了以漁業為基礎,以鄉村濱水田園旅游經濟為引擎,以鄉村美食經濟、民宿經濟為延伸的多種發展模式。建成茶亭、魚館、水上樂園、蘆葦濕地、旅游碼頭、風雨廊橋、游步長堤等十二景,讓漁文化充分融入鄉村建設,并通過招引港申航空營地等項目,不斷加快港口村的經濟發展,帶動更多村民實現增產增收。
編輯:hefan
上一篇:
通城單位聯合整治凈化校園環境
下一篇:
赤壁黨建引領文明創建 群眾反映:環境美了,心氣順了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見習記者吳文謹報道:11月8日,市委書記丁小強主持召開市委中心組專題學習會議,集中...
咸寧新聞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文會報道:20日,我市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貫徹...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杜培清“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寧志豐委員說,我市鄉村產業振興應加強產業規劃...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陳志茹“鄉村振興應與大自然相結合、應與城市垃圾治理相結合、應與發展綠色農產品相結合、應于脫貧攻堅相...
通訊員楊惠春日前,嘉魚農商行簰洲灣支行為湖北助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貸款1000萬元,解決了公司春節生產收購原材料資金缺口。...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記者王恬通訊員龍鈺山間的花香野果、餐桌上的家鄉味道、離別時父母的牽腸掛肚……每個人記憶中的鄉村各...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咸安建區20周年,也是咸安發展進程中極為關鍵、極不平凡的一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張敏15日,我市收視收聽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丁小強指出,...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通訊員李瑞豐、張文會13日,全市鄉村振興暨美麗鄉村建設現場推進會在赤壁市召開,深入學習貫徹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