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應來
一直喜歡在閑暇之余走進大自然,卸掉紅塵喧囂,習慣于在山水之間,尋找心靈的歸宿和生命的真諦。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我相信緣份,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否則,我怎會在千萬次徜徉與尋找之中,遇見龍潭,遇見夢中的神圣與美麗。正如席絹在《生命不曾閑》中所說:生命中的緣份,向來是由許多不經意拼湊而成,也讓模糊的印象逐漸銘刻上心頭,鮮明得不可忽略。
藍天白云,花草樹木,青山綠水,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風景真真實實地展現于眼前的時候,原來,龍潭已經在我的生活中棲居很多年。那如畫卷一般的美麗,是融合了聽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鳥鳴啾啾,流水潺潺,風吹動柳條,柳條拂動在我的臉龐與肩頭,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觸摸這真實的遇見。龍潭,我們終于相遇了。
初遇龍潭,我是靜靜地站在它面前很久不敢移步的,生怕我的冒昧驚擾到它,驚擾到這仿若世外桃源一般的美麗。有些失去是注定的,但是,有些遇見也是注定的。有些緣份永遠沒有結果,有些緣份也永遠都是心底最難忘的銘刻。
清晨的陽光格外明媚而潤澤,柔柔散散地照在大地上,連呼吸都令人沉醉。鳥鳴是從龍潭岸堤上的垂柳間傳遞過來的,輕盈,干凈,一聲接連一聲,似乎在向我呼喚:你終于來了!又似乎在獨自歌唱,獨自享受大自然的美麗。遠處有山,并不是很高,晨霧尚未散盡,朦朦朧朧的山峰很是令人向往,剝開一層層薄紗,我沿著龍潭岸堤,一路行進。
龍潭的水很清,清澈見底。偶有微風輕輕拂過,水面上立刻蕩起層層漣漪,最令人凝目的,是陽光灑在水波上,龍潭的水便活了。如一張剛剛謄寫過的宣紙,在水面浸濕著,漂浮著,紙上寥寥數語,盡是對緣份的釋義。陽光細碎,波光瀲滟,我只想伸出雙手,以春風做筆,在龍潭巨大的鋪蓋上,寫下相思與遇見,畫下大自然最美的寧靜與自由。
龍潭的水很綠。是的,龍潭的水是綠色的,被垂柳倒映,被枝枝葉葉與花花草草倒映,一起倒映在水面上的,還有眾人的身影。身心立刻就澄澈了,水聲潺潺,如同悠揚的琴聲,讓人心曠神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刻,我在龍潭美景之中,呼吸著龍潭的清新,擁抱著龍潭的微風,聆聽著龍潭的蟲啾鳥鳴,“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人生千回百轉,真的沒有哪一刻比相遇龍潭更令人感動和心曠神怡了。
如果時光允許,真的好想做龍潭的一棵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如果歲月允許,真的好想做龍潭的一滴水,“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不是西湖,勝似西湖,西子不在,眾人皆西子。那些用石塊堆砌成的棧道,古色古香的亭臺,輾轉迂回的廊橋,不知名的花草,暢游的魚兒,好一幅流淌著生命活力的畫卷。忍不住撿拾一粒石子,迎著陽光拋入水中:龍潭,我來了,龍潭,千萬次夢回,我們終于真實相見。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相看兩不厭,只有龍潭水。遇見龍潭,我才真正體驗到古人的胸懷,那些不經意間的邂逅,其實早已是三生注定。
編輯:但堂丹
陳鴻章(通山)用一個站名和另一個站名連成游子的歸途一站之始,眾人之始一站之見,眾人之見不是迎接便是送別裝滿鄉愁的月光...
梓山湖又名斧頭湖,相傳吳剛醉酒,錯把桂花砍,嫦娥將玉兔向吳剛砸去,吳剛驚慌,將手中斧頭丟落長江邊,砸出深坑,日積月累...
咸安農民在筑塘、壘堰、修壩、填屋基時,將圓臺形石磙大頭朝上,把4根長木棒呈“井”字型扎在中上部外圍。大硪12個人抬,其中...
徐大發(通山)兩只嶄新的龍船從湖南遠運到了家鄉,各家各戶都自發買來鞭炮蜂擁到富水湖邊迎接觀看。孩童時,故鄉就有了龍舟。...
若是女人善解人意,會非常理解體諒男人,不管他做什么事情都會默默支持,會在意男人的感受,這樣男人會覺得很輕松,自然會更...
針對“在哪協商”“何時協商”“怎么協商”問題,該村創設了協商議事平臺,通過敲門行動、群眾說事會、一線協商、村口議事、...
建行咸寧分行實施消防改造遇到難題,市直5部門迅速行動,用精準、貼心服務,在最短時間內破解了難題,贏得一片點贊,用實際行...
是冷酷的但每一朵都自帶光芒它喜歡在深夜里降臨仿佛一個秘密總是在你的夢中盛大演出早春律動總是從微小的細部開始雨滴滑到墻...
牧童擰一截柳梢春分就變成俏皮的哨音春柳垂柳,讓嘰嘰喳喳的鳥鳴喊醒探出鵝黃的目光好奇地打量著眼前這個清新的世界過河的春...
云中湖畔,高低錯落的樓閣燈火通明,光照湖水,與月色星光交織爭輝,像天宮般碧光閃耀,讓游人分不清天上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