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明
站在歲月之巔放牧心靈,蒼老的是凡塵煙火印記,深邃的是千年古鎮白霓橋的情懷。這座以人名為橋,又以橋為鎮,流傳許多膾炙人口的鄉土佳話。
時光落在江南古鎮,大市河與白石河碧水悠悠,滋潤了白霓群眾拼搏進取的傳承;石板街的旖旎迷人,沉醉古風古韻的詩夢鄉魂,恍惚聽到上世紀大市河畔出土的商朝銅鼓曾經的雄渾之風,秦漢硝煙融合在山歌俚語的質樸遺風,唐朝大軍南伐之聲猶似回響在遠陂堰、石枧堰的奔涌的濁浪洪濤,金城書院傳頌著宋代文學家黃庭堅讀書悟道留下金城墨沼的經典故事。
穿行在古鎮大街小巷,默默行走在閃爍的燈影里,細嗅時光的味道,靜靜享受著生活的情趣。那些傳統老店有白霓傳統豆腐,如金黃噴香的炸豆腐,清香細膩絲勻的千張,干子;香脆多味的小麻花、白糖酥、馓子;軟糯葷素多汁的小籠包、油條、豆皮;甜香悠長的海帶排骨湯、殺豬菜、紅薯粉,皆是鄉愁最膩味的飲食文化傳承。
古鎮五光十色的現代氣息眩暈淚目。農貿市場那些綠汁流淌的新鮮芥菜,滾滴露珠的菜薹蒜苗、土豆,不一而足。趕早集的大爺大媽用竹籃盛了滿滾圓的新鮮土雞蛋、土鴨蛋、土鵝蛋。瓶裝、壺裝、壇裝的農家糯米甜酒鋪擺一地。集市滿是本色樸素的本地商品,那些深諳人事的鄉音,始終難以丟脫鄉土特色,小吃店小籠包熱氣繚繞,小米粥一碗金黃,炸油條鍋油翻滾,白糖酥軟糯清香,饅頭熱乎香軟。市場里人聲鼎沸,看貨談價,裝車付款,聲音猶在,人影已遠,不亦樂乎。
古鎮白霓醉夢,生命若水,紅塵陌上季節蠟燭點亮古鎮流年驚濤駭浪。生命若夢,時光眉梢處依然巧笑嫣然。返程歸家欣然與明月同杯,臥榻同醉。春情不動聲色間將寂寞渲染成爬墻的緣分,編織煙雨裊繞綴滿蓮蔓的記憶。
夢里猶在傾聽古鎮繁華盛世里浪漫的聲音,喚醒人生旅途的初晨光曦。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塵世間的甜酸苦辣,總是演繹悲歡離合的凡塵風情。經年回眸,鞠一捧歲月,古鎮曾經的繁華之中的錦瑟,擦肩而過的痛苦彷徨,靜水流深地遇見過往里,點點滴滴淌過靈魂深處,凝練成生命的冷暖。
應該選擇一個寂寥的午夜,踏著星光散落的古鎮石板小巷,漫看燈火閃爍的寂靜,傾聽即將流逝的歲月幽靜悠綿的悠郁,品讀春天星月染心的文字。靜站街沿默看古鎮疏疏離離的光影,將靜夜剪輯成串,刻印在眼眸里收留。
灑落古鎮石板街的相思情愫。于春雨滂沱間,歌舞升平,繁華盛世,封存曾經的戰火硝煙,流淌抹不去的清愁離殤,穿行在古鎮石板街,紛飛的絮語,刻印那些清淡濃烈的俗事,淡化為一簾幽夢,靜心傾聽這繁華盛世界里的浪漫,溫暖漂泊已久的塵心。
江南小鎮蒼老的容顏,遮掩了曾經的風華正茂,小橋流水一場浪漫溫馨的邂逅,溫馨了光陰更換人世的憧憬。翻看風土故事里的鄉音散落一地,繽紛為人世間最溫馨的情韻。
回看流年,塵霜滿面。晚年遲暮之年,遠離俗世硝煙,珍惜享受人生一段歸隱田園的樂趣。若闊別已久的故人,相逢有期終成踏巷,逛街,靜坐,喝茶,養花,聽雨。安享時下閑逸的時光,收獲寂寞耕耘文字的恩賜。
編輯:但堂丹
■袁麗明(通山)與“泉”相關的名字,總是充滿泉特有的靈性與魅力。還沒去過下泉,便聽過下泉的鄉音,老人、孩子,男人、女人...
咸寧網訊通訊員廖勝楠報道: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外鄉人此間返鄉掃墓、尋根問脈已成心頭縈縈牽念,...
■耿慶魯只需一縷憂傷的秋風一絲惆悵的秋雨一片飄零的秋葉就輕易觸動秋日的鄉愁秋空高遠白云縹緲秋日回鄉的渴望把濃稠飽滿的...
在12年的時間,詹文峰通過對咸寧桂花和花農的沉浸式觀察、跟蹤式拍攝、對比式呈現,刷新了創作手法,擴寬了藝術風格,將桂花...
■周緒成(咸安)我是在家鄉山村長大奔古稀的人,對鄉村漸行漸遠的鄉土文化有著很深的印象,童年里那美好的往事就像一只風箏漫漫...
羅胸懷(赤壁)第一次到羊樓洞古鎮,大概是上世紀80年代的一個雨天。有朝一日,古鎮復興,我更愿把它當作是一種文化的復興,不...
8月27日傍晚,山谷中的坪阡古鎮,華燈初上,街心廣場上村民們演出自編自導的情景劇《鹽道往事》。”觀景臺偶遇,重慶游客吳喜...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祝寶成、甘青、黃柱、特約記者童金健報道:12月10至11日, 2020“一帶一路”赤壁青磚茶產業發展大...
金小衛(崇陽)古鎮白霓橋,我對她有著特殊的感情。這里歷史上是一片水田,因鎮北十里的大白劉家京官劉白川捐銀3000兩,在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