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久久久_美女网站黄页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_91精品国产高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片 要聞 聚焦 縣域 專題 文娛 科教 旅游 財經 論壇 名醫 招聘 數字報 新媒體 返回
首頁 >> 文化 >> 心靈驛站 >> 正文

白霓橋記憶

來源:咸寧網 時間:2021-01-11 15:10

金小衛(崇陽)

古鎮白霓橋,我對她有著特殊的感情。因外婆家在白霓橋,我童年時總是常隨父母往那里跑。去外婆家一次,就像穿過一條時光隧道,置身于明清時代小鎮市民生活。

那條青石板彎彎小街,是清一色的馬頭墻木板門的老店鋪。老街兩頭有段較寬的街,叫上新街和下街頭,是民國年間建的。這兩條街上有供銷社的百貨店、日雜店、餐館、旅社。私營的熟食店有汪記小籠包、胡記牛肉面、孫記藥號。新街中間狹窄的老街上,有米塘坊,麻花廠,鐵匠鋪,鋁業店。這些前店后廠的副食小作坊,制作的大麻花、小京果、脆桃酥,色澤金黃,香氣誘人。小街上還有做篾器、做雨傘、纏藤椅、編棕床、扎靈屋的各種手工藝人。街上那一塊塊被山民草鞋磨得光溜溜的石板,像一串膠卷,記錄著古代市井生活。

從小街南進口約200米拐彎的地方,有一座橫跨圳水的石拱橋,圳水來自三四里外的古堰。穿鎮而過的圳水,灌溉著鎮西幾千畝良田。此橋是明宣德年間孫、張二位地方名士倡修,初名為白泥橋,嘉靖40年(1561年)重修,改名白霓橋。

白霓鎮是大市、高堤兩河環繞的一方寶地。白霓橋古鎮因水而生,因橋而名。市民白天在清澈的圳水洗濯,夜晚枕著水聲入夢。我舅舅一家住在白霓橋老街。記得上小學二年級時,我跟哥哥到舅舅家玩,看見圳對面人家院內有棵柿樹,我們不敢從人家正門進去,只好涉水爬院墻摘人家未成熟的柿子。圳水僅二尺多深,水中有扁長葉子的水草,水中有撒歡的魚蝦,我和表兄弟還在圳里抓到了一只小烏龜。大家愛不釋手。還用網兜網了幾條小鯽魚。在淺水的碎磚爛石中,掰到七八只螃蟹。這些可愛的小生靈,都被舅媽做成了餐桌上的美味。我們幾個小不點吃得砸著嘴,高興得手舞足蹈。

也許是命運安排,新千年第二春,我從縣城郊的一所初中考入了白霓高中,得到錄取通知時,我很開心。因為以后,可以常見到舅媽、小姨和表兄弟他們。他們家都住在白霓橋。開學不久,我邀班上幾個同學游覽白霓橋小街。那一天,我們在小街一棟古屋門口,遇到位看書的八旬太婆。老人給我們介紹了白霓橋老街的歷史。她說,小街是明末清初興盛的。這里歷史上是一片水田,因鎮北十里的大白劉家京官劉白川捐銀3000兩,在鎮南北兩端河上修起了“余恩、余耕”兩橋,交通的便捷,才遂漸形成了古鎮。

古鎮在明清兩代出過不少進士和舉人。清末農民起義頭領鐘九就出生于此。清末舉人劉桪,曾任直隸道員,官至京漢鐵路局長。石板小街及古橋維修,都是劉家捐資。老人還說我就讀的白霓高中后面的金城山,是宋代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又名山谷道人,就讀的金城書院。后人紀念他稱為山谷書院。我頓時肅然起敬。原來,我在白霓生活幾年的古鎮,是一塊浸透著儒家文化,及民風強悍的熱土。

今年四月下旬,肆虐幾月的疫情基本消除,縣內封了很久的路早已撤卡,我去看舅媽時有幸再到白霓老街一游。

幾年不見,古鎮白霓橋面貌大變。那座默默無聞的石拱橋上,建了一座木質的橋亭,四米見方的橋亭內設有護欄,兩邊長椅上游人正在橋上聊天。相信,在國家美麗鄉村建設春風勁吹下,這條歷史文化老街,舊貌換新顏,不但喚醒了我心中久違的鄉愁,也承載著古鎮日新月異發展變化的故事……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雪被里的故鄉
下一篇: 人生綠茵場

相關新聞

咸寧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咸寧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咸寧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咸寧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咸寧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新媒體

  •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
    打好組合拳,跑出加速度!?咸寧工業經濟奮戰開門紅
  •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喜訊!咸寧多了一個“中國天然氧吧”
  •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投資26億元!嘉魚縣官橋八組把大學辦到家門口
  •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咸寧一地入選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
    省級名單揭曉,咸寧這戶家庭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