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行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夢想,勤勞勇敢的中華民族很早就開始了對飛行的探索,發明了竹蜻蜓、火箭等飛行器具,為人類實現航空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903年,美國的萊特兄弟“飛行者1號”成功飛行,把人類帶進了航空時代。1909年,年僅25歲的馮如駕駛著自己設計的“馮如1號”試飛成功,這是中國人首次駕駛自行研制的飛機飛上藍天。1911年2月,馮如拒絕了國外公司的邀請,帶著自制的兩架飛機和飛行器材回國建立了廣東飛行器公司,開始飛機的研制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以毛澤東、周恩來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高瞻遠矚,拿出60億斤小米開展航空建設,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發展航空工業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
1995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航空列入高技術領域。航空高技術是國家戰略定位的重新確立,對航空工業科技創新和行業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航空工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全局,發出了建設航空強國的偉大號召,親自擘畫航空工業跨越發展的宏偉藍圖,開啟了航空強國建設的偉大征程。
目前,中國航空裝備形成體系化、網絡化、數字化發展格局,民機形成“兩干”(C919和CR929)、“兩支”(ARJ21-700和新舟700)以及AG系列通用飛機、AC系列民用直升機整體騰飛之勢;全行業研發能力水平大幅提升,邁上自主創新之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聚焦主業、完善治理、提升管理,邁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
航空技術創新是國家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航空裝備功能、性能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航空工業是綜合性、戰略性、高技術產業;航空科技創新具有綜合性強、研發周期長、高風險、高投入、高社會效益等主要特點。美國曾統計,每向航空工業投資1萬美元,10年后航空工業會產出80萬美元的產值。這說明航空工業具有綜合性、高技術的特點。航空技術創新必須不斷引入新的技術元素,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人工智能、網電、量子技術、大數據、VR/A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為代表的新技術迅猛發展,這些技術的突破和其在航空界的應用,會對我國航空裝備的發展產生顛覆性的影響。近些年來,世界能源和航空界開發新能源的步伐明顯加快,如正在發展的氫燃料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能源;效能核動力裝置等革命性設想也被不斷提出。
電動飛機、太陽能飛機等新能源飛機蓬勃發展,以超材料、石墨烯、智能材料為代表的航空材料技術,為航空裝備效能提升開辟了廣闊的應用前景。以自主控制、腦機接口、智能無人系統等為主題的人工智能技術迎來了“第三個春天”,會對航空裝備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增材制造顛覆了現有的設計理念和制造模式,大幅降低研制成本和周期,實現了現場按需制造的后勤保障變革。
智能制造是一個數據感知與分析、信息處理與推送、知識共享與重用、智慧創造與升華的過程,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自動化和知識化進一步升維模型化。互聯、互感、互通、互知,自主和智慧,以涉流控制主動變形等離子體為代表的主流控制技術,以技藝融合為代表的氣動布局,以層流為代表的減阻放熱技術,已成為航空空氣動力學重要的創新方向。這些技術的應用使得我們的飛行器產生了質的飛躍,納米材料、智能材料、功能梯度材料、仿生材料等新材料不斷涌現,區別于傳統結構的多功能結構形式不斷涌現,并用于飛行器的結構設計。多功能一體化、大尺寸整體結構、變體結構將成為航空結構新技術的發展方向。在控制方面,自主式和非自主式的導航系統、先進的探測技術、能量優化技術、基于航跡飛行等成為機載新技術的發展方向。隨著生態問題的日趨嚴重,溫室效應、氣候變暖已影響到人們的生存和環境,抑制環境進一步惡化,將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責任。近年來,航空運輸產業迅猛發展,其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也日益加深,綠色航空已成為世界航空界關注的焦點,正對航空產業競爭和新技術的發展產生革命性的影響。
航空人的奮斗目標需要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建設航空強國的大藍圖中去定位,聚焦建設航空強國的發展需求。航空人要樹立強烈的緊迫感和危機意識,強化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力;要充分發揮高校、研究院、企業各方優勢,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力量,會聚海內外創新人才,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科技創新平臺;帶動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術、生物、人工智能等探索的先進技術與航空技術交叉融合的發展,開辟航空創新技術的源泉;要加快成果的應用轉化速度,確保有價值的科研成果能夠快速、順利地實現工程應用;要及時發現具有顛覆性潛力的新技術,開發原創性的飛行器。
(原載《北京日報》 作者:孫聰)
編輯:但堂丹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吳文謹14日下午和15日,省十三屆人大二次會議咸寧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和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政府工作...
至此,全縣8.3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實現“兩不愁、三保障”。抓實重點、補齊短板、做強弱項,加快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朱哲報道:24日至2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2019年一季度全市項目建設暨經濟形勢分析視頻會議。要在補...
李兵王小龍發展理念是發展行動的先導,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東西,是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
圖:新華保險2019年年中工作會議8月16-17日,新華保險2019年年中工作會議在合肥召開。加速構建發展競爭壁壘,科學合理編制年...
1“一城為核”堅持規劃引領形成全域空間“一張圖”,把好山好水、歷史文化融入城市建設,著力打造華中地區獨具特色、充滿活力...
9月23日,新華保險“贏在新華”大型組織發展活動啟動會在北京召開。活動深入貫徹公司2019年中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圍繞隊伍抓...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譚昌強5日至6日,嘉魚縣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圍繞報告談感受、談打算、謀發展,氣氛熱烈。要以“深...
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1月5日在咸寧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市長王遠鶴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
編者按:5月27日,我市舉行“六大”活動專題學習報告會,邀請三位國內著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建設特色產業增長極、轉型發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