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赤壁)
袁隆平院士離開我們已近2周年,作為袁氏家族的一員,時時刻刻在心底緬懷他“稻亦可為道”的傳奇人生。最有意義的事回想起來還是袁氏宗親理事會組織宗親在長沙唐人萬壽園為袁隆平院士舉辦的周年祭活動。
去年的一天,同族哥哥與我聯系,邀我前往,我欣然答應。當日凌晨6時,我們從赤壁出發,驅車210余公里路程,經過2個多小時的車程,準時趕到湖南長沙唐人萬壽園。
樹高千丈不忘根,天下袁氏一家親。活動的舉辦方湘鄂陜十縣市袁氏宗親理事會雖是民間組織,把參加活動人員、祭典儀式、活動地點、后勤保障等細節都組織得井井有條。
天雖下著小雨,袁氏宗親依舊在廣場整齊地排成了排。淅淅瀝瀝的小雨,穿過我寒顫的軀體,匯集在我的心房,匯成了一條思念的河。
當天,來自湖南、江西、重慶、湖北共54名袁氏宗親代表準時趕到長沙唐人萬壽園袁隆平院士紀念墓園參加祭典活動。
細雨,一滴一滴,滲透人心,漫天飛雨,紛如花絮,一瓣瓣,寸斷柔腸,墓碑依舊,天人永隔,不忍回憶,滿腹凄涼。
細雨,一陣一陣,打濕心田,雨纏綿,風哀泣。
一封封明信片,將思念寄往天堂;一株株五彩稻,拼出另一種思念。在袁隆平墓前,一個舉著“袁”字大旗的隊伍特別引人注目。
祭典活動在細雨中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祭典活動有十多項議程,每位袁氏宗親均以不同的方式從內心表達對袁隆平院士深切的懷念之情。
一宗親發文:“風正瀟瀟,雨亦茫茫。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先生辭世,巨星殞殤。長街送別,萬人空巷。白發老者,熱淚盈眶,青蔥少年,發文悼亡。其情切切,舉世悲傷。今逢周年忌日,墓前肅立雙十行。緬懷豐功偉績,盡瘁忠魂志似鋼。世界偉人,國士無雙……”
一宗親詩云:“功名震寰宇,丹心照日月。碧血染山河,矢志興農業。新星九天笑,雜交豐萬國。人人能飽飯,從不居功竭。巨榮不驕傲,大獎從不接。弘揚汝南史,彰顯袁族德。舉世深懷念,雄才著立說。一代精英顯,萬世耀史冊。”
一宗親挽聯:“中國工程院士,人間當代神農,培糧育種建豐功。歷史豐碑高聳。記得去年五月,長沙苦雨凄風。萬人灑淚送袁公。可謂天驚地慟。”
一宗親對聯:“當代神農,培育雜交水稻,養活全球人億萬;科壇巨擘,筑牢天下糧倉,贏來舉世福無邊。”
這正是:細雨綿綿落人間,捧花默立在墓前;雨滴當知離人哀,猶如淚水灑地面;一杯清酒敬院士,但愿天國人平安;生者當知族人愿,珍惜生活每一天。
一行行發自內心的詩文,一簇簇白菊、黃菊、康乃馨鮮花及稻穗,均寄托著對傳奇人物袁隆平的無限思念之情。
袁隆平的墓碑上,鐫刻著他生前寫下的這句話:人就像種子,要做一粒好種子。
同根同源同宗生,天下袁氏一家親。祭典活動是一種形式,讓袁氏宗親把雜交水稻精神發揚光大才是目的。但愿袁氏宗親都能做一粒好種子,秉承無私奉獻的雜交水稻精神,在各地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袁隆平院士離開我們已近2周年,他就是一顆星,他的遠行,只不過是巨星歸座,他的熠熠星輝將永遠閃耀蒼穹,他將永遠俯瞰世界,看人們在禾下乘涼、看雜交水稻覆蓋全球。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中國式古典生活的找尋 ——陳尚君和他認識的唐朝詩人
下一篇:
清明感懷
致富脫貧圓綺夢,小康火映九州紅。
余在咸寧工作三十有四年矣,期間認識一位麻塘宗親志超先生,這是一位有宗族情懷,熱心宗族事業的人,每每談及他們的宗族,一...
余在咸寧工作三十有四年矣,期間認識一位麻塘宗親志超先生,這是一位有宗族情懷,熱心宗族事業的人,每每談及他們的宗族,一...
? ? ? ?余研究譜學多年,收有全國各地宗親提供的朱氏參考資料。美勝宗親是一位有宗族情懷,熱心家族事業,且有能力為家族...
聽明了我的來意,族中幾位老年人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并翻箱倒柜搬出了存放多年的族譜,從幾十本族譜中找到了伯雷公的介紹,我...
聽明了我的來意,族中幾位老年人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并翻箱倒柜搬出了存放多年的族譜,從幾十本族譜中找到了伯雷公的介紹,我...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秈型雜交水稻培育背后的糧食安全故事光明日報記者禹愛華龍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 2020年全...
從雜交水稻的揚帆出海、援非醫生的無私奉獻,到人工智能的技術攻堅、國潮設計的驚艷世界,越來越多值得分享的“中國方案”,...
《袁隆平畫傳》,辛業蕓、毛昌祥、王精敏著,人民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
夸父逐日、木蘭替父從軍、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故事、美麗的咸寧……元旦前夕,咸寧實驗外國語學校第五屆英語文化節之用英語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