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婉瑩 聶瑩穎
|
??
采訪時間:11月11日
采訪地點:湖北科技學院
悅讀分享人:陳美玲
本月初,湖北科技學院舉行了“尋找湖科最美讀書人”的活動,她在最終的評選中脫穎而出。她叫陳美玲,學院的一名大二在讀醫學生,課余兼職著學校微信公眾號的編輯工作。在校生活繁忙緊張,可供她自己支配的時間變得少之又少,可即便如此,她還是會擠出時間用來閱讀。她有一本“枕邊書”,一直被帶在身邊時常翻閱,這本書就是當代作家李娟的長篇紀實散文《冬牧場》。
閱讀的習慣是從我很小的時候就培養起來的,回想起那時家教很嚴,看電視、玩游戲統統不被允許,家里唯一能為我提供的就是讀不完的書,一個人的時候自己安靜地讀,表哥表姐們在的時候就跟他們一起讀,那時候的我怎能意識到正是日積月累地重復這一件事,讓閱讀從習慣變成了熱愛,并影響我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冬牧場》是我讀到的李娟作家的第一本書,第一次讀它是在兩年前,我正讀高三。
一次模擬考中,語文試卷上的一篇閱讀選文“我們的裁縫店”讓我認識了李娟和她的寫作風格,來自文字的強大吸引力誘使我買了她的第一本書——《冬牧場》。
高三某天課間,我正饒有興致地捧著這本“閑書”讀,不巧被班主任撞個正著,原以為迎面而來的會是疾風驟雨,但他竟一點也沒有批評我的意思,只是意味深長地說:讀吧,可能今后你很難有機會像現在這樣沉浸在一本書中了……
《冬牧場》里,李娟跟隨新疆哈薩克牧民居麻一家深入冬牧場生活,荒丘的大雪、晚歸的羊群、寥寥的路人……擠奶放羊、鏟屎筑墻,李娟體驗著牧民生活的艱苦單調,也感受著這稀松平常的日子中透著的美好。
高三的學習生活充實中滲著壓力,“冬牧場”的風、雪、人、畜……帶著我走向了一片神秘的曠遠之地。文風清新、質樸的《冬牧場》就這樣悄然間成為了班級“團寵”,在同學間來回傳閱。
現在我手中的這一本是后來新買的,曾經的哪本早已被同學們私下里傳閱翻爛。那一年,是我的“閱讀豐收年”,估摸算下來,我應該讀了有近三十本課外書,這些“閑書”平衡了高中緊張的學習節奏,在書中適時“小憩”讓我能更精力充沛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
關于高三那年的閱讀記憶至今令我回味無窮,那種閱讀的體驗就好像是讓我也走進了一個獨立于世事外的“冬牧場”,在那個“牧場”里我呼吸著最新鮮的空氣,享受著那里難得的陽光,感受著那里的一切美好。
然而現在,就像曾經班主任“預言”的那樣,因為大學生活被填得滿滿當當,我很難再空出時間和心境完全沉浸在一本書中了。
從大一開始,我擔任了學校微信公眾號的采寫編輯工作,以往的閱讀積累給了我勇氣,可是在親身的工作實踐中,我仍會感覺有些底氣不足,寫好一篇推文、排好一個圖文版式并不是僅靠對文字最單純的熱愛就能行的,想要更好地勝任這份工作,就必須更專業地做事。偶而會碰到即便絞盡腦汁但仍無頭緒的時候,我就會有目標地去查閱相關的信息和關注公眾號推文,這能讓我很快地獲取即時需要的素材,更自如地應對這份新媒體的工作。
仔細想想,就像這本隨身攜帶的《冬牧場》一樣,閱讀其實也一直都在伴隨著我。從一個人讀到多個人讀,從沉浸式的閱讀變成了目標式的閱讀,從完整地讀到零碎地讀。縱然閱讀的方式形式變了,可對文字的那份敏感、欣喜和熱愛,那種強烈的內在情感,那種發自內心的驅動力怎么都不會變。
編輯:但堂丹
上一篇:
新書薦讀
下一篇:
從小城看大國 這只雄獅已經覺醒
咸寧網訊記者姜明助報道:5月11日下午,市委書記孟祥偉到湖北科技學院調研,實地了解學院發展、校園建設、師資力量等方面的情...
咸寧網訊記者王恬報道:7月15日晚,湖北科技學院核化生學院通過“慧報考高考直播間”面向全網舉辦2020年高考公益專場講座,解...
正當9月開學季,咸寧職業技術學院的18級電子、工業機器人等專業現代學徒制班級學生并沒有留在學校上課,而是根據校企聯合培養...
咸寧網訊?記者朱亞平、通訊員田麗報道:11月10日,記者從湖北科技學院獲悉,在中國輻射防護學會公布第六屆高校學生課外“核+...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榮華報道:5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王遠鶴率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調研市區項目建設。冒著炎炎烈...
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簡稱“網安基地”)是國內首個“網絡安全學院+創新產業谷”基地,網絡安全學院是基地內規劃建設...
據了解,根據省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有關精神,湖北科技學院從2020年6月15日起安排現居住境內的全校本專科、研究生畢業生,分期...
2019年12月,武漢東湖學院再赴崇陽縣肖嶺鄉中學,為崇陽縣中小學教育工作者舉辦大型講座,培訓教師200余名,其中肖嶺小學受訓...
市委書記丁小強談咸寧飲食:讓游客在咸寧吃出品味“有人形容咸寧的菜‘黑乎乎、油乎乎、辣乎乎、甜乎乎’,長期吃這些油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