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內涵的教育
專項資金。
一種會“說話”的環境能夠感染學生思想、陶冶學生情操。按照“以德樹人”的校園文化理念,肖嶺小學以“校園之窗”、“文化長廊”、“德育園地”等模塊進行文化打造,使校園里的每一面墻,每一塊草地乃至每一株花木都會“說話”,營造出一種能夠產生教育作用的“氛圍”。
崇陽縣肖嶺小學位于幕阜山脈腹地,于2015年秋季整體搬遷入新校,在校學生1200余人。當時除教學樓、食堂配套用房等建筑外,整個校園一片空曠,墻壁上沒有文化,教室里缺少現代設備。
精準扶貧,教育先行。2016年,武漢東湖學院積極響應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號召,開啟了與崇陽縣肖嶺小學“大手牽小手”式的教育扶貧征程。
打造有靈魂的教育
支教隊伍除正常授課外,還融入到學校各科教研小組,將武漢東湖學院的教學模式、教研教改與肖嶺小學進行有機融合。同時,4名教師還與肖嶺小學青年教師開展了“1+X”結對帶“徒弟”活動,營造一種“比學趕幫超”的氛圍,有效促進了肖嶺小學青年教師專業化成長。
2019年12月,武漢東湖學院再赴崇陽縣肖嶺鄉中學,為崇陽縣中小學教育工作者舉辦大型講座,培訓教師200余名,其中肖嶺小學受訓20余人。
經過幾輪打磨,肖嶺小學一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在省、市、縣近三年優質課、微課競賽中,獲獎人數達10多人。學生在各級競技活動中捷報頻傳,在全縣各類競賽活動中,獲獎學生10余人。
打造有品味的教育
2016年3月,武漢東湖學院考察團隊對肖嶺小學的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綠色發展、生態發展,環境育人”的理念。按照這一理念,考察團隊為肖嶺小學制訂校園文化的設計方案、校園綠化方案等規劃,并撥付肖嶺小學10萬專項校園綠化資金,組織實施校園綠化工程。今年5月中旬,武漢東湖學院再為肖嶺小學撥付4.27萬元校園文化建設
教師才是教育的第一資源。武漢東湖學院為了做到“授人以漁”,建設一支永不撤離的扶貧隊伍,傾力將肖嶺小學打造成一個名師基地。
2018年7月,武漢東湖學院領導帶領專業團隊赴崇陽縣大集中學,圍繞“如何提高中小學課堂教學效果”這一主題舉辦了三場講座,培訓教師300余名,其中肖嶺小學受訓20余人。
2019年4月,武漢東湖學院選派4名專業教師前往肖嶺小學開展支教活動。
也沒有跟上教改的步伐。孩子的閱讀資源缺乏,閱讀習慣也缺乏。
“如何讓閱讀成為肖嶺小學師生一種良好的習慣?”武漢東湖學院領導班子成員一道在思考著。肖嶺小學“師生閱覽室建設”項目又獲批準。2019年4月10日,1050余冊涵蓋課內、外知識的愛心圖書被送到了肖嶺小學。
如今,閱覽室內,你會看到安靜的閱讀師生;操場的草坪上,你會看到成群閱讀的孩子。師生在品讀中提升,學校的品味也在提升。
校園美了,資源優了,師生樂了。肖嶺小學似乎經歷了一次破繭成蝶的蛻變。今秋武漢東湖學院將又有一批支教隊伍將進駐肖嶺小學,又有一批愛心圖書運至閱覽室。
在武漢東湖學院的幫扶下,肖嶺小學借此東風,走內涵發展道路,緊按發展的快進鍵,優環境、強隊伍、抓內涵、提品味,讓山區的孩子齊翔于均衡教育的藍天。
肖嶺小學閱覽室里的圖書不多,大都是學校搬遷帶過來的,各類不齊全、內容不豐富,甚至還有一些與教材配套的讀物
編輯:胡慧娟
習近平給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全體社區工作者的回信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全體社區工作者:你們好,來信收悉。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
會員們紛紛表示,官橋鎮近年來鄉村面貌日新月異,有很多值得寫的人和事,激發了他們的靈感,今后會多開展同類活動,以詩為媒...
聯播+近日,武漢東湖新城社區全體社區工作者收到了一封來自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近兩個月,習近平接連發出多封與新冠肺炎疫情...
是留守在城內的武漢人和馳援武漢的八方力量,共同筑起了最強的防線,遏制住了病毒蔓延。當春的氣息溢滿全城,武漢漸漸復蘇,...
楊燕(嘉魚)水從城中繞,城在水一方,綠的海洋,水的名片——嘉魚,一座令人魂牽夢繞的美麗小城。我錯過了嘉魚這座小城的成長...
咸寧網訊(通訊員?樂瑋熊丹)為全面貫徹落實區教育局關于統籌城鄉教育改革和發展要求,加快學校義務教育優質化、均衡化進程,...
咸寧網訊記者陳希子報道:近日,通城縣馬港鎮金山村石源小學60多名“山里娃”終于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教室,開始了新學期。經...
咸寧網訊通訊員張遠杰、陳才添報道:“沒有廈鋪小學黨員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哪能有今天的家庭幸福、孫子的快樂上學!該校5年來,...
“團結有愛永不言敗,競速時代我們最帥”“發型高貴氣質到位,早起早睡鍛煉萬歲”“低調低調我們駕到,不要掌聲只要尖叫,不苦...
咸寧網訊記者焦姣、通訊員王楓報道:近日,咸安區汀泗橋鎮花紋小學、聽力康復中心、咸寧市第三小學和咸寧市第七小學,收到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