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鈺霆(嘉魚)
小時候因為體弱多病,跑的最多的地方是一個叫“四方嶺”的地方,那是一個孤零零的四方形土坡,面積大約數百平方,上面是唯一一棟那個年代最洋氣的兩層青磚樓房,樓板都是木質的,里面有兩個機構在方圓幾十里赫赫有名,一個是供銷社,一個就是衛生所。我三叔就在衛生所里,他是遠近聞名的“赤腳醫生”,我們小時候最害怕的人,只要聽說方醫生來了,能起到止哭的作用。
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暑假,三叔搶救溺水同學的事。因老家地處江南,池塘多水,小孩大多處于放養,導致每年夏季均有小孩溺水。只記得那天看見很多大人和小孩都往衛生所跑,我也跟著跑去才得知,有兩位女生在水塘邊采蓮蓬,其中一位不慎掉進水里,另一位伸手去拉,不曾想兩個都掉下去了,等大人們發現,打撈了半個多小時才拉起來。趕緊送到衛生所,三叔和另一位姓劉的醫生搶救了一個多小時,做按壓、人工呼吸等,終于救活了一人,另一位則不幸溺亡,直到現在我還記得她們的名字。
記得那時實行的是人民公社制,公社下設大隊,因為衛生防疫的需要,公社決定每個大隊選派兩個初小畢業的年輕人集中學習基本的醫學知識,回村后當赤腳醫生。三叔那時大約十七八歲,被選派到馬家堡學醫半年即回村。他醫術雖不高,但服務態度特別的好。常背著一個印有四四方方的紅十字藥箱,穿著白褂,挨家串戶走訪群眾。尤其是流感時期或流腦時期,他不但走家串戶發藥,還得講解預防知識,通常一天吃不上一頓飯,睡不上一次安穩覺。
鄉村里的小孩怕打針,他便會千方百計哄小孩,或是講故事,或是為他們唱歌,有時甚至買上一顆糖送給小孩,待小孩的注意力分散時,一針落去,還未等孩子“哇”的一聲哭叫,針又拔出來了。這般一來,村里的小孩見了他,既愛又怕,大都會縮進母親的身后,伸出頭來,怔怔地盯著他身上的紅十字藥箱——那里面,既有糖果,更有針筒。
赤腳醫生沒有固定工資,初期只是以生產隊記工分代酬,后來每月可以拿大隊一些補貼。即便如此,三叔依然得到村民的敬重,大家的印象里都認為他是村里的大知識分子,是救命恩人。不管深夜還是風雨交加或雨雪交加的日子,只要有病人,他就會赴診,認真地為病人看病打針服藥。自己治得了的,就一心一意盡力去治。自己治不了的,就建議送醫院治,有時還親自陪著送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赤腳醫生的醫術雖沒有大醫院里的醫生高明,但有時大醫院里的醫生治不了的病,赤腳醫生反而治得了。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外公腦溢血導致半身不遂,縣醫院治療了一個多月不見好轉,三叔就讓拉到我家,然后自己鼓搗一個電療儀每天理療和吃中藥,大約三個月后自己就走回家了。我母親的慢性腿肌肉痙攣也是通過這臺自創的電療儀治好的,那個時代就有了現代醫學的理療概念可以說非常了不起了。
“四方嶺”衛生所大約保留了十多年,里面只有我三叔和“劉家河”的劉醫生兩個人,后來因撤鄉并鎮,衛生所一度遷至三叔自己家里,再后來遷到方家鋪,但其性質一直沒變。 隨著時代的變遷,衛生所曾培養過幾個學徒,后來都考上執業醫師離開了,只有他們兩個一直干到現在。
雖然科技教育不斷向前發展,許多鄉村都建立了醫院,醫生都規范化了,赤腳醫生漸漸地被醫科大學的畢業生取代了。但偏遠鄉村醫務所還是那些赤腳醫生擔綱,我三叔現已年逾七旬,卻依然活躍在鄉村,用他不太靈敏的雙手去除鄉親的病痛……
編輯:但堂丹
方鈺霆(嘉魚)在我的記憶中,父親和他的老牛才是最親密的伙伴。老牛邁開步子,使勁地拉著爬犁,父親埋著頭使勁得把穩梨尾,尖...
記者漆兵攝影毛亞軒?通訊員?謝天宏18歲背起藥箱,鄧佩勛走村串戶看病送藥.從45平方米的診所到138平方米的衛生室,為了方便...
今年6月,網劇《隱秘的角落》成功出圈,盡管劇已播完,但由此引發的原生家庭、親子關系等討論一直未曾停歇。圖片來源:《隱秘的...
如果戀愛是風花雪月,那婚姻就是柴米油鹽。常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難道步入婚姻,愛情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嗎?當然不是。...
咸寧網訊(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方達星)“現在提倡減負,可我們每天在完成家庭作業之后,還要參加很多補習班,大家都覺得很累。劉...
父母還早準備了一些過年的臘肉、臘腸、腌制的豬頭、咸魚……我們兄弟妹每天打門前過的時候,總是禁不住朝它多看幾眼,然后掰...
每到冬季的早晨,送孩子上學的車輛都會堵在玉泉小學門口,導致整條街道來往的車輛行駛緩慢,遇到下雨天就更是水泄不通,讓過...
孔帆升(通山)涉過千山萬水的風,起初肯定有些暴躁猛烈,或是如雷霆萬鈞,長途奔突之后,就再也稱不起英雄漢了。風來到村灣時...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世界預防兒童傷害報告》顯示,全球每天約有480個孩子死于溺水。快告訴孩子落水后這樣...
在日常教學中,經常聽到有同事老師說:這個小孩好像突然開了竅一樣,學習習慣一改常態,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好像換了個人一樣散...